“啧啧啧!杨大哥,还是你聪明!” “不愧是我的革命同志!” 赵小妹也是冰雪聪明的人,杨庆稍加提点,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立马开心的点点头。 想起捉蛙时轻松的样子,嘴角露出一丝极为满意的笑容。 “走!咱俩今天搞它半麻袋!抓它三十斤!” 赵小妹兴奋的喊道,接着一马当先就往深山里钻。 黄泥蛙这种林蛙,可不会离人类聚集地很近,通常至少得走四五里山路,才能在大山里的稻田里寻到它们的踪迹。 “咕咕咕!” 杨庆和赵小妹深入山里五六里,才第一次听见黄泥蛙的求偶叫声。 和普通青蛙‘呱呱呱’的叫声不同,黄泥蛙的音色格外悦耳。 “附近有黄泥蛙!” 杨庆和赵小妹立马警觉的立起耳朵,跟着叫声的方向迅速朝附近的农田走去。 “可惜了!这丘田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了!” 看着山道下稻田里的人影,杨庆叹了一口气。 大家抓黄泥蛙都有默契,一丘田有了人,第二个人就不会再往下走。 田壁下的社员,已经搜寻完满是黄泥蛙的夹渠,正眼巴巴的往立起来的草垛去寻,这才是能捉的多的地方。 夹渠里面的黄泥蛙看着蛮多,但是却最是难抓。 一移开稻草堆,就能看见聚在一起的一大团黄泥蛙猛的散开,山下的社员就算再怎么厉害,也只能抓到个两三只,其他的立马一蹦一跳的逃进树林杂草之中。 “靠!” “这黄泥蛙好吃是好吃,就是爱跑的很!” 山下传来一句抱怨的话。 “杨大哥,别看了,咱快点去找其他的水田。” 赵小妹一阵催促,杨庆连忙行动起来,没过多久就在另一丘田里找到了这些精灵的身影。 去捉黄泥蛙,自然是先捉显眼的田,再去捉不显眼的田,那些不好寻的自留地,自然是最后才去寻摸的。 这丘田里的黄泥蛙已经交配过,水渠里和水洼中到处都是一团一团透明的蛙卵,杨庆赶到的时候,正是蛙父蛙母办完事正准备分道扬镳的时候。 只是浅浅的听见杨庆和赵小妹的脚步声,还在水里的黄泥蛙就是一阵疯狂跳跃逃生,就像腾起了一团黄色烟雾。 粗粗一看,怕是有着上百只,场面一度非常壮观。 杨庆赶忙就是飞扑上去,眼疾手快的往水渠里蛙多的地方一捞,接着两手张开,左右开弓,以期望多抓几只黄泥蛙。 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就这样一番折腾,杨庆抄网里捞了六只,手上只抓到三只。 赵小妹更惨,两只手一只手抓着一只黄泥蛙的大腿,脸上欲哭无泪。 这些山间的精灵可不是那么容易捕捉的,在田里追过蛤蟆的人应该都懂,蛤蟆看着挺笨拙,但是蹦起来想捉到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等水渠的黄泥蛙抓完,杨庆和赵小妹立马把眼神看向了那些立着的稻草堆。 只要是以前出过黄泥蛙的水田,大伙秋收都不会立刻把稻草堆归成拢,而是会故意留着。 哪怕是耕过田以后,大家也会默契的把草堆重新放回田里,为的就是抓黄泥蛙。 “照我们之前商量的,你去移开稻草,我把网盖下去。” 把刚刚捉到的黄泥蛙放进麻袋,杨庆指了指赵小妹,再指指稻草堆,接着做了一个挥网的动作。 黄泥蛙对声音比较敏感,所以抓黄泥蛙的时候一定要轻手轻脚,千万不能大肆喧哗,否则蛙儿双腿一蹬,就只能捉个空气了。 赵小妹对着杨庆做了一个点头的动作,接着蹑手蹑脚的走到一个草堆附近,用手比着数字。 “一” “二” “三!” 三字刚比完,赵小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掉了第一个稻草堆。 停在草堆下面的黄泥蛙突然见光还有点懵,过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正想弹跳起身,却迎面撞上了杨庆的抄网。 除了两三只漏网之蛙,其他的绝大部分都被罩在了抄网之内。 赵小妹兴奋的举起大拇指,疯狂给杨庆比划。 两人轻轻松松就将十来只黄泥蛙装入麻袋。 捉完最后一只黄泥蛙,赵小妹把手指向另一个草堆,轻手轻脚的慢慢移了过去。 “嘿嘿嘿!” 接下来两人的配合更为默契,一个移草,一个往下盖抄网,一丘田下来,轻轻松松捉了四五斤。 毕竟草堆下面的黄泥蛙,可不像夹渠里的黄泥蛙,只要你不动草,不大喊大叫,它是真不会乱跑的。 “嬲他娘!这玩意又跑了!” “这黄泥蛙跳的当真是快?” “看着蛮多的,一下就不见了!” …… 走在田基上,杨庆和赵小妹听着社员们的抱怨,险些笑出声来。 又在另外几丘田搞了十来斤黄泥蛙,见上山捉黄泥蛙的人越来越多,赵小妹便带着杨庆去了她的那几块自留地。 跟着赵小妹歪歪斜斜的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堪堪到达她口中的那几块宝地。 为了这点吃的,小这姑娘是真的不怕辛苦和走路,这么远的山路,打个来回可是要不少的时间。 听着田中此起彼伏的‘咕咕咕’蛙鸣之声,杨庆和赵小妹的眼睛都在发光。 “算了吧!也给蛙儿留点种,咱两一人整了五十斤,也差不多够了!” 捉完最后一只抄网里的黄泥蛙,看样看着还有些意犹未尽的赵小妹,轻轻在她头顶赏了‘一粒尖栗子’,这才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现在的政策不明朗,黄泥蛙又不能拿着去镇上卖钱,每人五十斤肯定够吃了。 “好吧!” 听了杨庆的话,赵小妹才恋恋不舍的站起了身子,看着杨庆手里的大麻袋,掰着手指盘算这么多的黄泥蛙怎么吃才合适。 “回去以后我要二姐先煮一道黄泥蛙炖汤,那甜汤用来泡饭最好吃了!” “剩下的黄泥蛙也可以做成干货,过年的时候来上一道爆炒黄泥蛙,味道最是香辣可口不过了!” “……” 赵小妹掰着手指,开始在盘算这么多黄泥蛙到底怎么吃才合适。 “杨老三,你这袋里鼓鼓囊囊的,到底装了多少黄泥蛙?” 下山的路上,杨庆把抄网头卸下放进麻袋,用抄网竿子做扁担,担着一担东西走在归程的路上,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平日里抓黄泥蛙,哪怕手脚极快的人,一天最多也就抓个三十来斤,但是杨庆的这一担黄泥蛙,可不像是只有个五六十斤重的样子,而且现在连中午都不到,时间还早着呢。 “害!只是运气好,刚好找的那几丘田里面的黄泥蛙多,所以多抓了点!” “再说了,这黄泥蛙又不是我一个人抓的,赵小妹也有一半的功劳呢!” 田里的黄泥蛙还是多点好,所以杨庆并不想暴露抄网的作用。 “哦!原来如此!” 问话的社员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脸上的表情分明写着: “信你个鬼!你个小年轻就会来骗,来蒙我们这样的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