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碟中谍
“对呀对呀,司令,我们愿意将功赎罪。”其中一个间谍鼓起勇气开口,“只要能帮您解决一些问题。” “嗯?”王石头挑眉,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说说看,你们打算怎么做?” “我们知道自已的处境很危险,”另一个间谍插话道,“但是可以我们可以为大帅提供虚假情报给我们上级或代理人。” “这样一来,”他继续解释,“可以误导他们对局势产生误判,并为我们争取时间进行反击。” 王石头心中赞叹间谍果然都是人精,他意味深长的看了看间谍:“不错,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但是如果事情败露,你们必死无疑难道你们不怕嘛。” “请放心,司令,”间谍急忙保证,“我们会用最严谨的方式操作。司令只需要提供一部分真实情报加以掩饰,以免引起鬼子怀疑就行。” “好,”王石头终于拍板定论,“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们所说行事吧。” 在昏黄灯光映照下,王石头凝视着面前两个面容各异的间谍,脸上带着微妙笑容。他的目光似乎能洞察人心深处秘密。 离开了审讯室,王参谋对王石头提醒道,“司令,您确定这样做没问题吗?万一他们是碟中谍怎么办?” “确实,正因如此,”王石头淡然一笑,“我才想提出双重措施——派遣精锐监视小组跟踪监督,并给予少量可操控情报进行初步检验甚至反谍中谍。” 他解释道:“这样一来,即便有所闪失也可及时止损。” 王参谋点点头又补充道:“司令,那么我建议情报数量与质量严格把控,足以判断真假而不泄露核心机密。再者,持续监测并随时调整战术以防万一。” “善!” 几日后傍晚,两名间谍漫步至沈阳城中心的一家老字号茶馆。这里环境幽静而古典,四周装饰着精美挂画和陶瓷花瓶。 两位男士步入大门后,衣衫笔挺,帽沿压低。他们径直走向店内衣架,将各自的帽子悬挂起来作为接头信号。 不久之后,一名装扮朴素却目光犀利的男子步入茶馆,环顾四周确认安全后走向八号桌。他从容不迫地落座于早已等候在此的两名间谍对面。 侍应生轻声问候,“先生要点什么?” “一壶铁观音。”他淡淡吩咐道,随后转向同伴们,“天气不错,适合品茶聊天。” 待茶水沏好,众人举杯致意。 其中一名间谍缓缓开口:“王匪那边有新动作,打算近期调动兵力前往黑龙江边界,目标似乎是齐齐哈尔。” 另一名间谍点了点头,“与此同时,还要做出一副进攻长春的姿态,以此分散我大日本皇军的注意力。” “吆西,你们滴做得非常出色,”日本人赞许地拍了拍桌面,“这样的情报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我相信大本营一定会给予丰厚回报。” 间谍们谦逊地笑了笑,“都是为了效忠陛下和皇军嘛,哪里谈得上功劳呢。” 话音刚落,间谍之一继续拉开皮夹克拉链,从中取出一份皱巴巴的图纸。他轻轻地放到桌上,并摊平展开。“太君,这是我们经过千辛万苦从王石头那里窃取到的步枪设计图。” 日本人眼睛一亮,急忙凑过来仔细观察。只见上面绘有许多复杂零件结构及装配说明。“这...这令人心悸的新式武器?”他惊叹道。 间谍缓缓摇了摇头,“对,这是王石头部队的机密,我们废了好大劲才偷到。” “呦西,你滴大大滴良民!”太君说。 “多谢多谢太君。” 与此同时,王石头办公室内。 “王参谋,你看看这个,”王石头指着图纸的一处细节说道,“我刻意设置了一些隐蔽陷阱,足以迷惑任何粗心大意之人。” 王参谋专注地审视着那些线条与符号,“确实如此,如果不仔细检查,很容易忽略掉这些巧妙伪装。日本人应该不会想到我们会在核心部位动手脚。” “但这并不是全部,”王石头继续说道,“我还故意加入了更多诱惑元素。比如改进版瞄准系统、快速装填装置等等,每一样都能让敌人垂涎欲滴。” “司令英明啊,”王参谋附和道,“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掌握这些先进技术。而这正是我们期望达到效果——引诱他们跳进火坑。” “不过如果日本人发现了这些瑕疵怎么办?”燕双鹰提问。 “那更好,这本来就是个无解的图纸。如果我让他们直接交出完整无缺的技术资料,那只会让日本人更加警觉。他们会质疑其真实性,并可能采取防范措施。 但如果让他们看到了瑕疵,误认为得到了真货,便会加以改进,随后急于投入生产。” “真是天才之作,”燕双鹰轻轻敲击着桌子边缘,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赞赏之情,“司令你不仅考虑到了敌方的心理状态,还充分利用了人性弱点来布置陷阱。这样巧妙布局,简直令人叹服。” 王参谋则拿起图纸细细品味一番,“确实,通过展示明显缺点而非完美无瑕样貌,更容易激发他人占有欲望。他们迫切想证明自已能够完善别人未能完成之事,从而忽略了潜在风险。” 王石头听到同事们的夸奖,显得颇为自豪,“老夫天下第一。” 不久后,当日本人收到这份由王石头精心炮制的步枪设计图时,他们的反应是充满惊喜和好奇。在大本营内,高级官员聚首一堂,围绕着那份所谓的重要情报展开激烈讨论。 首先,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们对图纸进行了细致分析。他们注意到其中一些看似新颖而独特的设计元素,比如弹匣容量、瞄准镜集成度以及扳机触发机制等。起初,大家都对这项突破性发明赞叹不已,仿佛看到了未来战场上的优势利器。 然而,在深入研究过程中,几位资深技术人员开始察觉到某些异常之处。例如,某些部件之间的尺寸比例明显不合理,以至于可能导致整体性能下降或者根本无法组装成稳定可靠武器。此外,还有一些材料选择上存在着明显逻辑漏洞,让人难以置信为何会有如此高明设计师犯下低级失误。 尽管部分声音表达了疑虑,但在高度保密状态下缺乏足够外部参考点进行对比验证的情况下,大部分人仍倾向于相信这份资料来源可靠性极高。毕竟,在此前多次成功获取敌人内部情报基础上,加之当前紧迫需求促使他们渴望抓住任何可能改变战局机会。 因此,基于初步判断和政治压力考量下,决策层决定冒一定风险尝试制作样品进行实地测试。于是乎,大批优秀工匠被召集起来连夜赶制模型。工厂机器轰鸣声不断响起,在紧张氛围中彰显着国家意志。 然而,当首批原型机完工后,所有参与人员无不震惊与失望。步枪外观粗糙不堪,各部件松动且配合不良;射击试验结果更是惨不忍睹——要么卡壳频繁,要么射偏严重。显然,所谓的“创新”实际上是一堆废铁。 面对失败现实,高层意识到自已可能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骗局。愤怒之余,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每一个环节是否存在漏洞,并加强情报收集与筛选机制避免今后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