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提前知道。”长孙赞同的点点头道。 “危机危机!危险伴随着机遇,果然是没错的,操作得当,这也是一场巨大的机遇。”李世民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有些兴奋的说道。 见李世民转变如此之快,长孙并不觉得意外,一直以来,任何困难在他面前都是如此,即便没有好办法,他也能用高昂的斗志去拼搏,任何困难他都能从容的面对,这就是他的男人,天底下最厉害的男人。 长孙美目流转,含情脉脉的问道:“陛下您如何处理国内的危机呢?” “一道政令而已,耕地严禁用于放牧,中原的土地有限,尤其是平地,想要放牧就去山上,至于大的牧场,想要的话,就去草原建立吧。”李世民看着奏折说道。 他从奏折中看到了不少解决的办法,也想到了这些办法的好处,只不过还需要具体整理一下思路,推演一下过程和结果。 “草原建立牧场,种植苎麻,苜蓿,圈养羊群,这意味着草原再也不是无用之地。”李世民嘴里喃喃说道。 一直以来,中原即便打下草原,都不会安排大军驻守,因为这里天气寒冷,河流很少,不适合耕种。 但是种植苜蓿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毕竟这玩意就是牧草啊! 还有苎麻,以草原的降雨量,苎麻能够存活,叶子能喂养牲口,根可以磨淀粉,杆能做柴火,麻布,麻绳。 想到这里,李世民再次打开奏折,手指放到一列字上面。 “雁门关附近有煤矿,在此驻军,无需担心柴火问题,关内屯田,关外放牧,开设纺织作坊,制作的羊毛布匹,返销草原。”李世民念了一遍,随即眼睛一亮。 这一年来,他最头疼,最担忧的就是突厥人安置问题,结合奏折,他已经想到了办法。 用突厥人来帮着放牧,种地,采矿,甚至修路。这些人还会没有地方安置吗? 驻军屯田,本就是为了军队自己养活自己,如果有了足够的收入,那么这驻军数量,就可以增加。 突厥的女人!突厥的女人可以嫁给驻守边关的府兵。 李世民越想越兴奋,他从来没想过,驻守边关的府兵,有一天可以不是朝廷的负担。 驻守边关,一是粮草,二是柴火,第三才是武器盔甲。 柴火用煤炭,这让边军最大的麻烦少了一个,屯田,养殖,这让朝廷压力大减,以前只是屯田种地,那是因为府兵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要巡逻驻守,要寻找柴火,根本没有很多时间来种地。 军队驻守,每天都要安排大量人员去砍伐柴火,煤炭就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冬天也不用担心烤火的柴火不足了。而且有了羊毛布匹,驻军御寒的问题同样解决了。 李世民越想越兴奋,身体都有些颤抖。 等李玉燕出来,李世民才压制住兴奋的神色,温和的说道:“玉燕,辛苦你了,好好准备成亲,到时候我给你准备一份嫁妆。” 李玉燕微微一愣,随即高兴的行礼道谢。 “多谢陛下。” “这是你应得的,天色不早了,我让人送你回去。” “是,玉燕告退!” 李玉燕一走,李世民目光再次落在奏折上面,拿起来再次看了一遍,在大殿来回走动,思索着还有那些地方能操作的。 “一人计短,多人计长,陛下不如和群臣商议一下,总能拿出一个完美的办法。”长孙提醒道。 “观音婢你说得对,我这就召集人商量。”李世民拥抱了一下长孙,吧唧一口道。 长孙轻轻拍了一下李世民,拉着他的手臂劝说道:“现在天已经黑了,陛下不如明天再商量,今天还能多斟酌斟酌。” 李世民看看外面已经昏暗的天色,点点头道:“你说得对,不急着这一晚上。” “那里还有一份奏折,陛下不先看看吗?”为了转移李世民兴奋的心情,长孙指着茶台说道。 “嘿嘿!我都忘了还有一份奏折。”李世民坐回茶台,喝了一口茶,又把壶放到松木炭火上面,这才靠在沙发上,拿起奏折。 放松不到十秒,李世民的神色再次变得严肃起来,很快,他的呼吸都变得急促,目光不断左右打量,分明是在结合前文思考后文。 “摊丁入亩!”李世民呢喃一句,随后揉揉眉心,这份奏折他有些看不懂。 不,应该说他无法判断是否和奏折中说的一样,几种制度在脑子里反复出现,让他脑子有些混乱。 坐直身体,轻轻敲着茶台,李世民再次开始推演。 按照奏折所写进行推演,李世民很快就满头大汗。 均田令虽然限制土地买卖、占田过限,但随着人口增多,均田农民土地不足,经济力量脆弱,赋役负担沉重,稍遇天灾人祸就出卖土地,破产逃亡。最终,地主兼并土地是必然要发生的。 这种情况李世民自然知道,只是一直没有面对,毕竟他才继位五年,大多数时候还在处理各地战乱,天灾等等情况,还没来得及思考这方面是否有改进的空间。 其实李世民也知道,如果不是这份奏折,自己可能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前朝就已经使用的制度,也没有多大的问题,他要解决的是其他问题,例如官员贪污。 大唐官员成分复杂,有前朝官员,有世家大户,也有普通百姓拼杀起来的,甚至有不少人,以前就是混混,罪犯。 人员多种多样,如果李世民知道素质这个词,他一定会说官员做官的素质太差,不少人都在上下其手,为自己捞取好处。 李世民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来处理这种事情,一方面要把不称职的官员拿下,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官职落在世家手里。 好嘛!现在一份奏折,提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李世民万万没想到,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有如此大的隐患。 等百姓没了土地,土地都集中到了世家手里,李世民很清楚结果如何。 摊丁入亩确实解决了这个隐患,没有土地可以做工,反正不需要交税。 突然!李世民眼睛一亮,一把抓起奏折,疯狂的打开,迅速的寻找着一段话。 “摊丁入亩,人头税取消,以土地多少征收税,占用土地越多,税收越高,如果有人喜欢,给他百万亩又如何。” 反复看着奏折里面这段话,李世民忍不住仰天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 见到李世民如此失态的大笑,长孙好奇心再次被勾引起来,想问又不好问,毕竟可能关系到政务。 李世民停下大笑,坐到长孙旁边,打开奏折,指着那段话道:“观音婢,你看看这段话。” 长孙皇后低头看了两遍,琢磨片刻,震惊的捂住嘴巴。 “观音婢你看出来了吧?”李世民问道。 长孙用力点点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你说说看,是何难题?”李世民笑容满面的问道。 “按照这摊丁入亩的办法实行,取消人头税,以后这些世家,哪怕占据再多的土地,朝廷都没有多大的影响,而且他们再也没有必要,像如今一般隐藏人口。”长孙指着奏折道。 “没错,取消人头税,隐藏人口也就没了意义,这土地是没有办法隐藏的,一个县城多少耕地,就需要多少税收,一但少了,那肯定就有问题。 朕都不用派人查看,只要翻一翻以前的土地数量,就知道税收有没有变少。”李世民嘴角上扬,高兴的说道。 “没了人头税,好像百姓就能放心的生娃,只要有吃的,就能养活,不用担心又增加了税。不过这多出的人,哪里去种地呢?”长孙歪着脑袋,思索着道。 “你没看完,继续看后面,他称没有土地的人叫自由百姓,这些人可以做工,甚至去外地做工。 种地的人安心种地,作坊不担心没人做工,这事一件好事。”李世民指着另外一段文字说道。 “这还是有个问题,哪有那么多作坊来容留做工的人。”长孙摇摇头道。 “你看这里,建立大规模的作坊,瓷器,纺织,茶叶;除此之外,矿区有足够的人挖矿,炼铁,制盐,修路,这些地方需要的人手非常多;还可以开辟新的产业,例如药材种植,养鱼,养家禽。 薛子义说得没错,天下缺少太多的人才,就像医者,如果能保证每个村子都有医者,百姓就会得到很好的治疗。 不止是医者,工匠,挖矿的人,朕也觉得,相差极大,一直不能大量征用民夫,就是怕担心种地。”李世民一边讲解,一边在感叹道。 “种地的人不需要动,自由百姓则做其它事情,如果有足够的人,朝廷就有很多煤炭,铁锭,布匹。”长孙也有些激动的说道。 “是啊,不过这个制度虽然好,却不能马上执行啊。”李世民苦着脸道。 “啊!为啥?这么好的制度,陛下您不打算用吗?”长孙惊讶的问道。 “不是不用,而是现在不敢用,你想一下,如今才多少税收?如果取消人头税,朝廷的收入就会少许多。”李世民惆怅的说道。 “这到也是啊。”长孙眉头一皱,点点头附和道。 “陛下,你有没有考虑过,如今人口不多,取消人头税虽然有损失,但是比起以后人口多了再取消,损失会更小。”长孙想了一下问道。 李世民眉头一皱,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这上面说,人头税取消,土地税就会增多,会不会因此税收增加呢?”长孙指着奏折再次问道。 李世民向后一仰,感觉有些头疼,这奏折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了,必须反复琢磨。 “妾身胡说的,陛下不用放在心上,还是明天和群臣商议吧。”长孙掩嘴而笑道。 “罢了,罢了!想着头疼,明天再说。”李世民收起奏折,摇摇头道。 李世民慎重的把奏折放到枕头边上,这才上床休息。 李世民再次体会到辗转反侧的意思,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三份奏折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交替的浮现。 明明字写得不怎么样,偏偏记忆深刻,甚至薛云的样貌都出现在他脑海,仿佛在面对面的念着。 李世民坐起身来,开始穿衣服。 长孙跟着坐起,从架子上拿起大氅,帮着他披上。 “我睡不着,你先睡吧。”李世民温柔的说道。 “冬天寒冷,陛下不如就坐在床榻上观看。”长孙劝说道。 “我要把这奏折,从新誊写一遍。”李世民解释道。 长孙顿时明白,李世民是要隐藏一些东西,毕竟上面写了一些针对世家的话,被人看去不好。 誊写一遍,李世民再次看了几遍,这才上床休息。 第二天天没亮,李世民就精神饱满的起床,和其他有为的人一样,李世民的精神比大多数都要充沛,即便每天只睡三个时辰,他都不觉得累。 冬天的政务,主要是各地有没有受灾,边关守卫的粮草有没有及时补充。 或许是因为天气冷,冬天很少有大臣发生争执,三两句直指要害,解决了问题,随后散朝。 今天散朝很奇怪,李世民让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侍郎等全部到两仪殿议事。 这都占据小朝会三分之一的人了,不少人都在惊愕,这到底出了什么事情,需要整个大唐高层商议。 来到两仪殿,众人惊讶的发现,甚少上朝的李靖也在,还有闲职在家的宇文士及,去年被罢相的萧瑀。 众人面面相窥,都知道今天的事情,恐怕非同小可。 “嘎吱!”一声,两仪殿大门居然被关上,外面甲兵响起,显然已经布防,百米之内是没人能靠近的。 也就是说,今天的会议不但重要,还得保密,这让所有人心里一震,凝神看向李世民,等他说话。 “诸位爱卿坐吧,这份奏折你们先传看,等会再议事。”李世民说着,让内侍把一叠纸传了下去。 一看这纸,大家就明白,这是誊写下来的,所以才有好几份。 萧瑀等人老神在在的坐着,应该是已经提前看过。 两仪殿里面,虽然有三十多人,但是没有多少声响,气氛有些沉闷,又有些严肃。 没有轮到的人都在观察正在看的人,见到他们无一例外的皱着眉头,心里不由有些焦急,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幸好两仪殿采用了长桌议事,不是以前的案几跪坐,挨着的人可以一起看。 纸张在人群中传递,见到最后一人拿起,李世民敲敲书桌,清理了一下嗓子问道:“咳咳!诸位爱卿都已经看过了,那么现在就议一议吧,先说这羊吃人。” “陛下,这羊毛真的可以织布吗?”侍中王珪行礼问道。 目前的侍中,从地位上来说,与左右仆射差不多,都被看做宰相,只不过他们没有权力去管六部,这也是李世民为了掌控朝廷,特意提高了他们的地位。 尚书令、尚书省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均为宰相之职。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如果加封了这个头衔,同样属于宰相。 李世民上位的时候,掌控朝廷的官员,都是李渊任命的,他想要掌控天下,自然要提拔自己心腹,但是前面的老臣怎么办?总不能降职挪开吧?所以他就加封参知政事,同平章事来提高地位,逐渐的把关键部位,换成了自己人。 后来李世民一看,嘿!这个办法居然可以分散宰相的权力,于是就决定保留,给予一些老臣加封,不但能彰显自己爱才之心,还能给更多的大臣一种期待。 就像如今病重躺在家里,眼看时日无多的李纲,头上同样顶着参知政事的名头。 “此事已经确认,羊毛不但可以织布,织毛毯,做成羊毛线来织衣服,围巾,手套,袜子,保暖效果,远胜丝绸,不输于皮裘。”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羊毛有此用途,日后再无冻死之人。”王珪高兴的说道。 “羊毛价格便宜,如今甚至是无用之物,诸位爱卿觉得,这羊吃人之事,可会发生。”李世民抬手一压,免得其他人跟着道喜。 这是喜事他当然知道,不过已经过了最初的兴奋劲,毕竟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羊毛线织成的衣服,正穿在里面呢。 “臣以为很有可能发生,比丝绸还保暖的东西,就算没有丝绸那么贵,但是成本很低,为了更多的羊毛,必然要大量养殖羊群。”御史大夫韦挺起身行礼道。 率先开口的两人,都是世家之人,李世民不由露出满意的神色。 “臣附议!”萧瑀沉声说道。 “臣附议!”其他人跟着应声道。 “很好,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隐患呢?”李世民问道。 “这奏折上说,想要制作羊毛布匹售卖,一是收购羊毛,自己不养羊,二是在关外建立牧场,臣觉得此举就能解决隐患。”王珪拿起一张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