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三道圣旨
不一会儿,杨守春脚步匆匆地从外面进来,他的衣摆随着步伐摆动,带起一阵轻微的风。一进屋,便瞧见堵胤锡带着十多人整整齐齐地跪了一地,那场面,庄严肃穆得如同古老庙宇中的祭祀仪式。 杨守春神色一凛,当即从怀中郑重其事地取出圣旨,清了清嗓子,扯着那鸭公般的喉咙大声道:“陛下有旨,袁宗第、刘芳亮、刘体纯接旨。” 袁宗第、刘芳亮、刘体纯三人听闻,先是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们彼此对视一眼,那眼神中似乎有不甘的情绪在暗流涌动,但还是齐声说道:“在下接旨……”声音在这静谧的空间里回荡,带着一丝复杂的韵味。 杨守春缓缓展开圣旨,那明黄色的绸缎在光线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威严。 他字正腔圆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乱世出豪杰,今袁宗第、刘芳亮、刘体纯者,皆为世之雄,愿归附朝廷,朕心甚喜,如获珍宝,愿与诸君共话家常。 “袁宗第,汝之勇,如雷贯耳,朕知汝乃性情中人。今朕封汝为绵侯,授总兵官之职,此非虚位,乃朕之信任。汝可将朕之军,当作汝之军,守护大汉疆土,朕信汝定不辱使命。 “刘芳亮,汝之能,仿若璀璨之星。朕封汝为磁侯,亦任总兵官,从此你我一心。这大明的疆土,有你守护,朕无忧矣。汝之所为,皆为家国,朕视汝为手足。 “刘体纯,汝之才,朕亦赞赏有加。朕封汝为光山伯,任副将官,归于总兵官陈友龙麾下。汝二人齐心协力,必能成就大业。朕知汝等过往艰辛,今入吾朝,即为吾之亲人,再无隔阂。朕愿与汝等共对艰难,共享荣华。日后若有难处,直言于朕,朕必为汝等排忧。望汝等安心为朝廷效力,朕绝不相负。钦此!” 这道圣旨一出,在场的闯军旧部先是面面相觑,而后窃窃私语起来。而对闯军比较了解的堵胤锡,更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愕。 “绵侯”,“磁侯” 和 “光山伯” 这都是当初李自成当初加封他们的爵位啊! 大明皇帝竟然将这些爵位原封不动,一字不改地都 “还” 给了他们。 这就像是一阵春风,轻轻拂过他们那曾经饱受创伤的心。 他们的眼神渐渐变得柔和,心中那一丝不甘也如冰雪遇暖阳般消融。 由此可见,当今的皇帝确实没有将他们当作 “流寇” 看待。“还” 给他们当初的爵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大顺皇帝李自成的一种肯定,是一种跨越阵营的尊重,宛如在历史的长河上架起了一座理解的桥梁。 杨守春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亲切:“三位将军,领旨谢恩吧。” 袁宗第、刘芳亮、刘体纯当即叩首行礼,额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是在向皇帝诉说着他们的忠诚:“微臣谢陛下隆恩。” 接着,杨守春又取出一道圣旨,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视一圈,最后落在李来亨身上,朗声道:“李来亨接旨。” 李来亨一下子懵了,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他没接过大明王朝的旨啊,在他的认知里,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完全没有想到。 高一功见状,连忙小声提醒道:“来亨,接旨!”声音虽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来亨这才回过神来,赶忙道:“在…… 微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观麾下李来亨,忠勇可嘉,才略出众,为朕之肱股,护国安邦之能臣。今特加封李来亨为兴国子,授统领御营都督之职,仪同驸马。望汝殚精竭虑,统领御营,扞卫皇室之安全,保我汉土之安宁。忠君爱国,不可有负圣恩,钦此!” 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也是子爵加统领御营都督加仪同驸马,李来亨也是,显然,朱由榔这既是在平衡各方力量,如同精巧的棋手在棋盘上布局,也是在团结各方力量,让这盘大明的棋局更加稳固。 李来亨叩首行礼,那动作干脆利落,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感激:“微臣谢陛下隆恩。” 杨畏知听了这两道圣旨,每一个字都像是一粒石子,投入他内心那原本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复杂的涟漪,使他心中既感欣慰,又更为忐忑。 陛下能够善待闯军余部,那就也应当能善待献军余部,只是不知听了孙可望要求封王的条件,陛下当作何感想? 就在杨畏知胡思乱想时,杨守春又宣读的第三道圣旨:“罗开绳接旨。” 罗开绳急忙上前,脚步匆忙却不失稳重,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微臣恭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罗开绳者,于讨虏之战中,英勇非凡,功绩卓着。其忠勇尽显,为家国之安宁,不辞辛劳,奋勇当先,力挫虏寇,扬我大明之威。鉴于此,朕心甚慰,特擢升罗开绳为参将,望其日后继续尽忠职守,护我大明疆土,不负圣恩。钦此!” 罗开绳连连叩头,额头在地面上撞击出有节奏的声响,每一下都饱含着他对皇帝的感恩:“微臣谢主隆恩!” 杨守春宣完圣旨之后,清了清嗓子,环视一圈,对所有人道:“陛下口谕,召高太后、堵胤锡、杨畏知、王夫之、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刘体纯、李来亨、周培公进京。皇后已经在应天为高太后备下宫室,所有供奉依照本朝太后规制。堵胤锡、杨畏知、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刘体纯先进宫见驾,届时朕将与诸君共商国是,聆听诸君之高见。王夫之、周培公、李来亨次日召见。总兵官陈友龙率所部人马返回应天。采石矶防务由张先璧全面接管,望张先璧不负圣望,严守此兵家必争之地。” 当即众人谢恩,那谢恩之声此起彼伏,在屋中久久回荡。 喜欢重生大明:打造华夏文明共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