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这太子就我来当吧!
“到底发生了何事?” “天色已晚,恐怕朝廷有变啊!” 群臣们从马车上走下来,聚集在一起,面面相觑。 朱元璋很喜欢朝议,有时候深夜批改奏章,若是遇到不明白的事情,还会让太监喊起来大臣,命其在一个时辰内赶到皇宫,与朱元璋面谈。 可是,在这个时候命六部前来,还有宗室勋贵,几乎是全都来了,这样的场景,几乎是从来都没有遇见过。 当群臣们进入皇宫后,才惊恐的发现,皇宫城墙上站满了甲士,全副武装,那高大的李文忠站在城墙上,犹如皇城的守护神灵,看着群臣进入其内。 此刻,群臣们心中有了不好的念头。 他们被当做牛羊一般,被驱赶着进入大殿。 李景隆站在李文忠身旁,感慨道:“爹,咱们真要帮助宁王吗?说起来,我与当今皇太孙的关系更加亲密啊!” 闻言,李文忠瞪了李景隆一眼。 他对这个儿子并不满意。 自古以来,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 要想当个万人景仰的大将军,必须经历血与火的历练,可自家儿子呢,虽熟读兵法,又从小在军营中历练,但是这半辈子过得太顺利了,没有经历过挫折。 “皇太孙与宁王如何争雄,你我父子二人不用理会。你要明白,咱们是大明的兵将,大明是陛下的,我等军人,只需要依令行事!” 李景隆撇了撇嘴。 自家老爹还真是迂腐啊,说话干巴巴的,没有半点人情味。 “等这次事情后,你便去地方任职吧,北方近几年不会打仗了,要不你去南方吧,前几日听宁王说,他有意组建舰队,你就去当个船长吧。” 李景隆目瞪口呆,他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搞水军? 水军有什么搞头? 他急忙道:“爹您是在开玩笑吧,我不会掌舵啊,更何况是个旱鸭子,这要是入了海,哪还有什么性命呢?” 李文忠脸上涌出怒意,呵斥道:“我在入伍前,会打仗吗?会用兵法吗?你个顽固不化的竖子,让你去训练水军,是在磨炼你,懂不懂?” 李景隆耷拉着脑袋,不敢反驳。 此时,群臣们已经抵达大殿,他们发现,几位藩王全都站在殿内,秦王、燕王、宁王、湘王……最前方的乃是朱允炆,跪在地上,身形一动不动。 群臣们急忙行礼,朱元璋坐在最上方的龙椅,熏香缭绕,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蒋瓛带着锦衣卫守住大门,虎视眈眈。 朱允炆脸色难看到了极致。 他亲自推辞皇太孙之位,就是为了打造受害者的人设。可朱元璋的手段更强硬,直接召来群臣议事,让他们推举皇太子。 立太子乃国之重事,关乎社稷之根本,江山之永固,务必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使四海之内,万民心悦诚服。 不能因为朱元璋的权力大,谁要是敢反驳朱权,他就杀谁。 杀来杀去,朱权的名声不就烂大街了? 所以,立太子应公之于朝堂,示之于万民。 礼部尚书陈迪率先询问道:“陛下,今日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朱元璋毫无感情的开口道:“咱的好大孙已不愿当储君了,诸位爱卿今日议议,务必拿出个决定,咱的这些儿子中,谁可担任储君!” 说罢,朱元璋指了指一旁,那边放着一张椅子。 群臣瞬间大惊,面面相觑,皆不敢置信。 群臣们相互对视,想要交头接耳,却又因天威难测,不敢高声议论。 朱元璋浑浊的眼睛扫视群臣,沙哑道:“国不可无储君,朕之皇子众多,皆有贤能之才,众卿可畅所欲言,相互商议,为朕分忧,为社稷谋定。” 大殿先是一片沉默,继而有御史开口道:“当立长,懿文太子朱标已逝,二皇子晋王谋逆被诛……当立秦王朱樉……” 殿内的朱樉听闻后,一阵窃喜。 看来自己还是很有存在感的。 有官员站出来反驳道:“谁说没有嫡子的?太孙朱允熥便是,我观太孙朱允熥待人仁厚,临事决断,有储君之相,诸位以为如何?” 朱允熥也在殿中,当即喜不自胜。 话音刚落,便听到有人不满的说道:“呵,十余岁的稚子,何以治天下?寸功未立,又如何能服众?” “年龄不是问题,有的人虚活百岁,而有的人却能在二十岁的年龄,封狼居胥。你发表如此言论,是不是在诽议圣上!” 群臣们的反应很快,他们要么支持朱允炆,要么支持朱允熥……毕竟皇位只要在二人手中,就可以保证藩王的权力不会太大。 不过有些官员,因为与藩王有姻亲关系,于是开口支持藩王。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或言辞恳切,或据理力争,各抒己见。 礼部尚书陈迪终于开口道:“臣认为宁王仁厚宽慈,聪慧勤勉,心怀家国黎民,其德其行皆有储君之范,还望陛下深思!” “宁王非长非嫡,在朝堂无半点根基,如何能服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即有人提出质疑,陈迪便不再开口。 朱允熥愈发欣喜,他忽然觉得,惊喜实在来的太突然了,让他有点措手不及。群臣们突然改变了口风,大部分都在支持他……难道他真的要当皇太孙了? 其实群臣们支持他,只是为了防备藩王当储君! 藩王一旦当储君,那些跟随藩王的臣子们就会受益,至于朝堂上的群臣,或许有一半遭到冷落贬黜,一朝天子一朝臣,向来就是这般冷酷。 就在群臣争论不休时,宁王朱权忽然走了出来,吸引了群臣们的注意。 朱权径直走到湘王朱柏面前,朗声询问道:“十二哥,你有意当太子吗?” 湘王朱柏一愣,刚才朝臣们议论时,完全没有提起他的名字,这说明他的根基浅薄,只不过他为人宽厚,又有才学,在仕林中赢得了不少美誉。 可是名声又不能拿来当太子。 要不然当年的曹植,早就被立为太子了。 “我无意于此。” “好。”朱权露出了笑容,走到朱植面前,询问道:“十五哥,你呢?” 朱植讪讪一笑,诸位皇子之中,他是对皇位最没想法的,他就是个咸鱼皇子,压根没有什么进取心,更何况也当不上储君。 “不愿。” 朱权点点头,郑重的走到朱棣面前,缓声道:“四哥,平日里我敬重你,如今将晋地作为你的藩地,今后控制蒙古,还需要你多多出力啊!” 朱棣是有实力争夺皇位的,可是看着朱权诚恳的目光,这么多年来,两个藩地相互发展,朱棣自认为,自己是比不过朱权的。 “十七弟,放心吧,我不会争夺皇位的。” 朱权彻底放下了心,再次走到朱樉面前,朱樉露出一抹冷笑,他是朱标和朱棡的亲弟弟,是朱允炆和朱允熥的亲叔叔,与朱权并不亲近,他不打算屈服。 “十七弟,你说什么,我都不会放弃的。”朱樉忽然做凶狠状,试图劝退朱权。 但很可惜,朱权毫不畏惧,平静的低声道:“三哥,晋王朱棡未死,我留了他一条性命。你莫要做什么傻事,不然被举报谋逆造反,我可不会饶你性命了……” 朱樉惊愕的看着朱权,满是惊疑。 朱权就这样从他身边走过。 不远处,群臣们看着朱权的所作所为,愣在了原地。 就这么片刻间,朱权已经说通了几名藩王,让他们放弃了皇位,转而支持自己,就连赢面很大的朱樉,竟然也愿意放弃了? 这简直…… 简直…… 如今在场上的,有能力争夺储君之位的,只剩下朱允熥一人,朱权直接走到他面前,朱允熥的面容有些狰狞,眼眶微红。 权力的诱惑之大,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性。 “十七叔,你非嫡非长,岂能窃据大位?这满朝文武,支持你的不足两成,您若就此让步,您还是我敬重的亲叔叔!” 朱权笑了起来。 当初朱允炆担任皇太孙时,蓝玉已经成了朝廷的眼中钉,朱允熥害怕的胡思乱想,甚至跪在自己面前,乞求自己饶恕蓝玉一命。 这才多久啊,就敢用这种口气说话了? “朱允熥啊,你的靠山是什么?蓝玉吗?还是这满朝群臣?他们拥护你,不过是因为你年龄小,好控制罢了……你最大的靠山,舅公蓝玉已投效本王,你还要挣扎吗?” 朱允熥脸色一变,已是苍白无比,颤抖着看着朱权。 “让开吧,这个位子不属于你!” 朱权一手推开朱允熥,径直走到座椅处,回过头,傲然扫视群臣,语气冷冽道:“本王欲要坐这储君之位,各位皇兄、诸位大臣宗亲,可有异议?” 朱权此刻,威风凛凛,气势无二。 礼部尚书陈迪的神情有些恍惚,看着神色坚毅的朱权,忽然觉得,若是朱权当了储君,似乎也并非坏事,朱权比朱允炆更有手段,比朱樉朱棣这些藩王,做事更加灵活…… 户部尚书卓敬轻叹口气,刚才他未发表任何言论。 刑部尚书詹徽抬起头,似乎想要看清朱元璋的神色,但是熏香缭绕,让他观察不清。 群臣们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皇太孙诸位皇子全都放弃了, 最上面的朱元璋看着威武的朱权,那般强势的模样,毫不畏惧的神色,真像四十年前的自己啊,眼神中不禁透露出复杂。 这偌大的王朝,就要交到你的手上了。 在众人的期盼中,朱元璋终于开口:“朕决意立朱权为太子,望其日后能继朕之志,守我江山,勤勉治国,关爱子民,众爱卿此后当尽心辅佐,共助太子成就一番伟业,保我朝昌盛不衰,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当三思啊!” 黄子澄再也忍受不住,大声道:“国本岂能动摇,陛下,皇太孙犯了何罪,您为何要罢免他?” “老匹夫,岂能质疑父皇的决定?” 朱权当即站了出来,大声道:“你等心怀鬼胎,不相信镇守边关的藩王,三番五次上书削藩,藩王们又犯了什么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外,你们只知道研读学问,不懂得治国的道理。如今父皇已近古稀之年,却还要每日处理奏章,什么事都要让他拿主意,你们这些臣民,又有什么用处?” 朱权大声的质问,群臣们都低下了头,辽王朱植不知哪来的勇气,大声道:“十七弟说得对,您是有资格担任储君的,我等请您主事!” “你有什么资格?不过是个藩王,怎么能敢说要执掌庙堂大权?” “匹夫,今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要试试我的宝剑是否锋利吗?” 黄子澄根本不惧,正欲上前讲理,没想到朱权却走了过来,猛地挥出一拳,直接将他打昏,无力的摔在地上。 朱权不屑的骂道:“本王……本太子之勇武,天下皆服。你个老贼竟敢胡说八道,来人啊,将他带下去,让他好好休养!” 朝堂之上殴打老臣,群臣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就在刚刚一瞬,朱元璋本想治黄子澄大不敬之罪,但是看到朱权打倒了他,便遏制了心中想法。 这个时候,翰林修撰王叔英却站了出来,开口道:“陛下,如今宁王既然担任储君,当重新组建东宫,臣认为,当择取天下有德之士,为宁王之少师、少傅、少保。”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问道:“有何人选?” “臣认为,兵部左侍郎齐泰晓畅军事,当为太子少师;翰林院主事方孝孺通晓古今,是有名的道德君子,可以担任少傅一职,对宁王进行教导。” “另外,还有胡广、解缙、杨士奇等人,可为太子宾客,每日侍奉太子,协助处理礼仪事务,并规劝太子的过失。” 朱元璋顿时一愣,目光看向朱允炆,眼中流露出怒意。 群臣们很快也反应了过来,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王叔英还真是会玩啊,这他么直接把朱允炆的家底,全都搬给了朱权。 这是要搞事啊! 喜欢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