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方氏,诛十族
文臣和武将,江南文官集团和淮西文官集团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 蓝玉和冯胜为首的淮西,坚决维护朱允熥和他所做的一切决定! 朱允熥稳坐高台,眯着眼看着他们双方掐的不亦乐乎。 说白了,文官那边就是想要自己给那些被杀的人一个交代。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唇亡齿寒的恐惧。 在看周王,眉头皱的苦大仇深。 朱允熥不禁莞尔。 这个十四叔,还真是烦这等吵闹呢。 若是让他面对那些不会说话的花花草草, 估计他就会是另一种心情了吧。 于是面对嘈杂的朝堂,朱允熥突然冒出来一句: “十四叔,你怎么看?” 周王脑瓜子嗡嗡的! 他现在只是在费力的猜朱允熥叫他来干啥。 压根儿没听他们在吵啥。 突然被太孙点名,他赶紧整理龙袍,对着朱允熥就是大礼参拜: “臣周王朱橚参见太孙殿下,太孙金安!” “噗!” 朱允熥差点儿把喝到嘴里的茶水全都喷出来。 这个十四叔,你是想要笑死谁吗?! 好家伙,这一看,也没听他们在嚷嚷什么。 “十四叔,不必如此多礼。 孤是问你,你怎么看昨日孤在方府门前处决那些儒生的行为。” 其实他怎么认为都无所谓,朱允熥只是想看看这个人是不是跟那个秦王一个德行。 历史上,这个家伙对朝政是真的不感冒。 就不知是真是假。 周王沉着脸,朗声说道: “启禀殿下,臣以为,太孙做的太对了! 他们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皇室成员, 不诛他们九族,就已经是皇室开恩了。 更何况他们刺杀的还是太孙您,您可是大明的储君。 储君那可是未来的皇帝! 刺杀皇帝! 这跟谋反有什么两样?! 所以,臣以为,太孙惩罚的轻了!” 说完,他没等来朱允熥的表态。 心里忐忑—— 难道是自己说多了?! 抢词儿了?! 哎呀,自己不该说太孙应该怎么做! 或者是自己的态度没表达清楚?! 要挨板子了?! 不行! 不行! 那板子太可怕了! 听说四哥现在还趴着呢! 于是他赶紧找补,他指着刚才反对朱允熥的那几个大臣说道: “还有你们! 储君在此, 他们竟然还想见什么陛下?! 太孙持玺升文华殿, 形同皇帝亲临! 你们要见陛下是和居心?!” 反正他要帮着自己家人。 总不能向着外人说话。 朱允熥实在憋不住了,这个十四叔,实在是深得孤心啊。 “周王殿下您怎么能这么说话?!” “怎么? 本王的父皇不在这,你们一大群人欺负一个小孩子,像话吗?! 刺杀皇太孙,本王的侄子才杀了他们一人。 没诛他们全族,更没诛他们九族,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周王殿下说的对!” 蓝玉本来不喜欢这些藩王, 尤其是燕王。 今儿这话若是燕王说的, 蓝玉只会觉得他是在装大尾巴狼。 但是周王若是这么帮着朱允熥说话, 那他也可以暂时把他当一下友军。 冯胜也点头附和: “周王说的对!” 汤和也跟着凑数: “就是,就是,连藩王都明白的道理, 你们整天在皇宫里做事,遇事却还要找陛下! 难道当初陛下答应皇太孙,三年之内绝不插手朝政的事,你们都没听见?!” “他们分明是听见了,失忆而已。” “对啊,他们就是不服皇太孙这个储君!” 文官那边虽然也有一品大员,一听对方把话题引向了不敬储君这里。 赶紧打住。 好家伙,再说下去,那可真成了谋反了! 另外,朱允熥可以不吊藩王,他们却不能。 朱允熥甚至敢暴打燕王,他们更不敢! 那都是皇帝的亲儿子。 他们见了都要行礼问安的。 所以,周王的这一通输出,让文官的人只敢低声蛐蛐, 不敢理直气壮的反驳了。 冯胜见文官集团集体哑火。 当即宣布: “现在宣布,方孝孺一家的罪行,还有刺杀开国公府众人的罪行” 巴拉巴拉。 “判决如下,方孝孺,深受皇恩,不思报效朝廷,以东宫太师身份,挑起皇家内部争斗。 在得到太孙和陛下的明确示意下,依然故我。 实在是迂腐至极,有负皇恩。 念在其身死魂消,不予追责; 但是其子方中愈和方中宪,不但隐瞒父亲死亡信息不报, 还暗中勾结白莲教,对开国公府实施了及其残忍的报复, 其心可诛,事情暴露之后,又畏罪自戕,其行非人子行为, 他们对父母不孝,对君父不忠,对朝廷不顺, 实乃人神共愤,万死难偿其罪。 着诛方氏十族,其子鞭尸! 方孝孺学生同党共八百余人,勾结死士,行刺太孙! 着斩立决!” “其余白莲教教徒全部夷三族! 三日后在午门外监斩!” 我的妈呀,这得杀多少人啊? 光是方孝孺一家牵连的族人就好几百吧? 还有儒生呢?! 这下江南又血流遍地了! 可这也不能怪人家皇太孙啊,他儿子干的那是人事儿吗?! 竟然隐瞒父亲的死讯,还勾结白莲教报复朝廷重臣。 血洗开国公府?! 不得不说,他们的胆子确实太大了些。 这下,没有人敢再反对了。 毕竟,蓝玉都说了“你们是不想承认太孙的身份吗?” 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没有自家的亲戚,死就死吧。 见大臣们都很识相,朱允熥开始挑事儿了。 “既然诸卿都没有异议。 孤想起个事而来,刚才是谁要见陛下来着?! 孤准了,去吧。” 国子监监生廖铭昂首挺胸站出来; “是臣。” “去吧,孤准了。” 朱允熥眼皮都没抬。 廖铭看着廖庸,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还是几个跟他要好的监生站出来,对着朱允熥微微弯腰,算是行了礼。 快速退出乾清宫。 “还有谁说的,杀了儒生就没有人效力朝廷了?” 黄子澄站了出来。 “太孙殿下,臣说的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臣都是一心为朝廷,为大明着想的。” 大学士刘三吾也出来反驳: “区区八百儒生,杀了就没有人给朝廷效力了? 太孙殿下,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