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让皇帝改名四次的书》
“那些百姓,确实可怜,要遇到荒年,就没有吃的……” 朱橚点着头,又问道:“我有一个疑问。” 陆知白挑眉。 朱橚说:“这些书,我要是,组织人手写出来了,按研究所的话说,算科研成果吧?” 陆知白笑道:“当然算。” 朱橚不好意思的说:“那我能不能……升教授?” 现在春和大学里,只有陆知白,身为创办人,是教授。 也没有丝毫异议,因为他教的课程确实多。 郭雄文、陶成道、叶长春,各有所长,都是副教授。 至于朱橚,是名誉副教授,偶尔教学生一些医学知识…… 陆知白听了,不免有些想笑,没想到这家伙还怪有上进心的。 看来等级制度,就是会让人产生往上爬的动力啊。 陆知白也没把话说的太满,道: “那要看书的质量了。若是好书,功德无量。五哥当然可以升为教授。” 朱橚兴致勃勃的道:“那好,等会儿,我先自己想想……” 他要了笔墨纸砚,思考去了。 陆知白看着他的背影,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觉得穿越历史有点好玩。 因为,历史上的五哥是实打实的医药学家、植物学家。 他组织人手,着有《保生余录》《救荒本草》《普济方》《袖珍方》等。 这些书,后来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还引用了不少呢。 当然,现在五哥嘴上没毛,写出来的东西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了。 没关系,慢慢修改完善嘛。 …… 九月初七。 风和日丽。 《让皇帝改名四次的书》,终于是正式发售了。 街道之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这过于新奇的书名,早已在民众间传开了。 犹如一个无可抵挡的钩子,早就勾走了许多人的心。 他们好奇极了。 今天,这书终于在百货楼里售卖。 生意一下子爆好。 人流如织,纷纷涌来。 一名小二扯着嗓子喊道: “不好意思各位,在本店累计消费二两银子,才有资格购买!限量两千本!” 售价则是一百文。 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人,抢在第一线,买到了这本奇书。 刚一拿到手,他们便迫不及待的翻开,满心以为是精彩绝伦的新话本。 因为据说原名是叫什么秘闻录来着。 但心急火燎地翻开,却是瞬间就一脸懵逼。 嘴里嘟囔着:“这都写的啥呀?” 失望的神色溢于言表。 众人皆怀着极度的好奇,满心期待能看到劲爆的宫闱秘事。 可哪有什么秘闻啊? 连话本子也不是。 “这啥呀,简直是浪费我的银子!” 有人愤怒地把书扔在地上,脸色阴沉得乌云密布。 这下倒是稍稍影响了销量。 小二又喊道: “我们驸马说了,只有真正有文化的人,才能看懂这本书!” 先前扔书的人想了想,又默默把捡了回来…… 又翻了两页,连连点头道:“写得也不是不行。” “这印刷倒是精美,清晰得很!” 另一个人没有那么浮躁,认真看起来,忍不住赞叹。 许多人只是来凑热闹。 而百货楼外面。 聚拢了大批的人,好奇的听人讲述着书中的内容。 有些东西他们可以明白,但还有些,他们听着实在是费解…… 然而。 除了普通民众在买书之外。 亦有时刻关注着陆知白动静的文臣。 见此书发售,便想尽办法买下一本,一心想要从中找出错漏之处。 弹劾一次不行,那就多弹几次…… 某个房间之中。 一群文人聚在一起,手持书卷,眉头紧皱,如临大敌。 一番左瞧右看,只觉这书中内容玄之又玄,仿若雾里看花,竟让他们迷茫不知对错。 粗粗读罢,有人率先发言: “依我看,这书中内容虽新奇,却也未必全无可取之处。” 另一人立即反驳道:“哼,此等离经叛道之言,实难苟同,定是那驸马为博取名声,胡编乱造。” 又有人说道:“切莫急着下定论,这标点之用,却另有深意,明显是比句读准确多了。”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但有头脑聪颖之人,细细思索书中的标点,道: “这标点之用,或许会引起一场变革啊……” …… 京城中。 那些个读书人听闻驸马印的新书有些蹊跷,纷纷互相拜访,谈论此事,倒成了这两天的风气。 但面对这样一本书。 竟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如此一来,读书人内部,隐约分裂出了几个群体。 有那思想开明者,欣喜若狂,赞不绝口道: “书中所言,微言大义。听闻此书乃是改进的活字印刷,此乃创新之举,或可开一代新风!” 亦有顽固守旧者,怒发冲冠,极力反对,暴跳如雷道: “句读怎可轻易更改?不伦不类,此乃离经叛道,坏了祖宗传下的规矩,简直大逆不道!” 这些个儒生,向来将传统奉若神明,对陆知白这破天荒的创举,怒目相向,恶言频出。 …… 胡惟庸得到宫里眼线传来的消息,听闻朱元璋问策大儒,想要重修四书五经。 而且书里,将要用上标点符号。 胡惟庸心中心中微震,暗自思忖道: “朱元璋的野心,当真是不小啊!这是想要挖儒学的根吗?” 随后,他却笑了起来,巴不得朱元璋手段再激烈一些,最好引起天下读书人的不满和反抗…… 但几天内,也有一些文官纷纷登门,与胡惟庸讨论这改进的活字印刷术和标点之事。 他们想了好几天,怎么能还不明白呢? 皆是满脸忧虑,如丧考妣,深感威胁。 反正在他们看来,驸马陆知白,乃是奸佞之辈,巧言令色,蛊惑圣心! 胡惟庸却仍然是好整以暇,说道: “诸位,这是陛下的旨意,还能反抗不成?” 话是这么说,但这些文官,哪里肯轻易接受这样的改动? 读书人分裂成几派,争论不休;民间倒是有一些人,认真研究起了书的内容。 一时间,这京城里,因这一本新书,掀起了惊涛骇浪,好不热闹。 …… 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