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光启的死因,史料采用较多的是“在忧愤中病逝”。 徐光启主张明军火器化。 在大家的印象中,清朝后期的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但其实在大明万历年间,徐光启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已经从利玛窦那里接触到了很多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科学技术。 大明精英阶层此时普遍把科学技术当做奇淫技巧之术。 徐光启跟他们不同。他对天文、历法、火器、农政等科学技术,都非常感兴趣。 徐光启觉得,科学技术能解决大明存在的许多问题,所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去。 徐光启可以被称作六边形战士。他在科学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 心怀天下的徐光启意识到,想要强国,首先得强兵。 徐光启主动请缨练兵,并且,主张在军队中大规模配备火器。 他认为,军队应该火器化。 但是,他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 徐光启没有就此放弃。 他四处筹措资金,自己去购买火器,买了一批红夷大炮。 徐光启在对外购买大炮的同时,更重自主研究。 他编写了关于火器技术和相关战术的《火攻要略》等书。 甚至,徐光启亲自拟定《选练条格》,也就是士兵操典。 他亲自考核挑选了4655名士兵,开始操练。 但此时朝中诸公一心党争,对于徐光启的请求,相互推诿扯皮,军饷器械都不给予充分支持,并将他尚未练成的部队强行调往前线,终使他练兵的努力付之东流。 徐光启心力憔悴之下,却并未放弃。 他转而依靠他的入室弟子、炮兵专家孙元化来实现他的军事思想。 孙元化官至登莱巡抚。 徐光启集合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不惜动用自己的薪俸,帮助孙元化打造了一支大明最精锐的火器部队。 他从欧洲引进先进的炮兵技术,包括火炮的铸造、操作,引进了一批欧洲火器教官和工匠。 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了一批大明自己的炮兵手和工匠。 但是,崇祯四年,孙元化的下属孔有德和耿仲明在登州发动叛乱。 经过连番平叛和突围的拉锯战,最终,孔有德和耿仲明二人带领火器部队,从海上坐船逃往辽东。 这次叛逃,让大明最精锐的一支火器部队,连同大批工匠,都归于了后金。 以至于皇太极听到孔有德和耿仲明来投,大喜过望,出城迎接,给予了极高的礼仪和极大的重视。 后金弥补了火器不足的软肋,从此之后,有红夷大炮相助,拥有了攻城克坚的能力。 而登州这个大明火器的“黄埔军校”失陷,也意味着徐光启让明军火器化的心血彻底化为灰飞。 徐光启自知年迈,毕生心血都寄托在学生孙元化身上。 登州叛乱之后,徐光启拼尽一切力量,想要拯救孙元化,期待为大明的未来留下一丝希望。 但是,崇祯帝对于失去军队的将领,从来都是刻薄寡恩,刀比血还要冷。 孙元化从登州叛乱中活了下来。 孔有德和耿仲明在叛乱中,曾经要拥护孙元化来主持大局。 孙元化誓死不从,尽最大努力想要平复叛乱。 最终,却被崇祯帝以叛乱之首的罪名处死。 大明这个正当壮年的军事技术家、火炮专家、数学家,学贯中西的将领,就这样陨落了。 徐光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被杀,拼尽全力挽救,也于事无补。又见朝中大明精英一心党争,辽东战局渐渐颓败,不久之后,忧愤而死。 现在,“整顿大明”的世界里,已经是崇祯三年八月下旬。 距离崇祯四年的登州兵变,只剩下一年时间。 徐光启的死,必然不是一日忧愤。 他练兵救国的梦想破灭之后,寄希望于学生孙元化。 吴桥兵变,又把孙元化架在火上烤。 徐光启定然是长期心中忧虑,再加上年事已高,才会忧愤而终。 赵清玄不仅要让徐光启来榆树湾,而且,要让徐光启志向得以施展,要让徐光启延年益寿,活得更久。 要做到这一点,自然是越早让徐光启过来,越好。 徐光启身居高位,用名利去诱惑他,应当是无用的。 所以,赵清玄准备了这把左轮手枪。 只要把这把左轮手枪送到徐光启手中,以徐光启对火器的喜爱,以及对科技新事物的好奇心,绝对会忍不住,想要探究来路。 为了保险起见,赵清玄打算另外多准备几样事物。 崇祯三年的徐光启,刚刚升任礼部尚书,因钦天监推算日食失准,崇祯皇帝同意由徐光启主持修订《崇祯历书》。 这部历书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介绍了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徐光启还在《崇祯历书》中,做出了东大历史上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 要想打动徐光启,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投其所好。 赵清玄给文沁发消息,让她给名下的教育公司布置任务,让他们编写几份基础知识资料。 第一份,是基于崇祯三年的天文地理资料。 第二份,是几何基础知识资料。 第三份,连发火铳的原理和构造图。 第四份,清代农具和农垦技术的提升和改进。 第五份…… 赵清玄根据徐光启的喜好,准备了十几份基础知识资料。 每一份,针对性都极强,都是搔在徐光启的痒痒肉上。 赵清玄就不信了,一支左轮手枪,加上这十几份资料,送到徐光启手里之后,徐光启还能坐得住。 到时候,恐怕谁都拦不住徐光启,老头子铁了心,也得来陕北榆树湾走一趟。 “京城到榆树湾,千里迢迢,路又不好走。老头子岁数不小了,千万别一番颠簸,还没到榆树湾,先挂了。” 赵清玄沉吟着,生怕弄巧成拙。 “那就再加一把火。” 赵清玄找人订购了几辆四轮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