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题:韩信曹参乘胜伐赵,代相阻汉心有虚 处理完一天的大大小小事务后,刘邦便直接在管夫人住处安歇,没有戚姬在身旁,刘邦尚不太适应清冷的晚上,心中期望今晚可以安安稳稳的睡个好觉。 管夫人第一次侍寝,多少有点紧张,没有太放得开,只是没想到五十余岁的刘邦依旧生猛如虎。 翌日(第二日)清晨,秋阳冉冉升起,驱散黑暗,但清冷依旧,刘邦没有睡懒觉,在管夫人的侍候下早早起身。 荥阳城外旗帜如火龙一样盘旋。 在荥阳城的不远处,还有黑色的旗帜和壁垒,那是楚军的营地,两军自四月份交战,至今五月有余,对彼此的熟知可谓左手识右手, 见荥阳城外有军队集结,立刻楚军斥候将消息告知荥阳一带的的总负责人钟离眛。 负责京索之间的季布也得知汉军调动的迹象,两人很快通信,商榷是否趁汉军调出一支军北上而兵力被削弱,来一次攻击。 钟离眛刺探情报的能力,不亚于陈平,得知这支军队兵力多达三万,由张苍和张耳率军渡河入魏地,准备攻击赵国,觉得这是一次机会,一次趁汉军调兵遣将时攻伐的机会。 钟离眛和季布究竟如何打配合,暂且不提,单说城外的这支军队。 刘邦亲自为这支精锐壮行,河北赵地的战场关乎着汉的命运。 刘邦不得不慎重,汉如果胜,那么在战略上楚的优势将尽失,汉如果败,那就是灭顶之灾。 刘邦亲自为张耳、张苍敬酒壮行,二人一饮而尽,躬身行礼,然后跨上战马开始向北而去。 张耳第一时间遣斥候向魏地的韩信飞报。 韩信在生擒魏豹之后,命曹参又取其母、妻、子,之后率军与曹参会合,驻扎在平阳之北,将大军摆在通往太原郡的路上,使得太原郡的魏军倍感压力,尤其是郡守有点失眠。 韩信得知刘邦同意自己伐赵、代,并如数增兵援助自己,心下再无顾虑,立刻给高邑、宣虎下令,率军绕行,直接攻占晋阳,韩信与曹参则正面向邬城进发。 驻扎在邬城之东的夏说有点慌张,不得不说魏豹的战败被擒,给夏说的打击不小。 夏说之前只是陈馀的一个谋士,也是一个很高明的说客,作为陈馀的使者曾说服齐王田荣发兵助陈馀。 可让夏说领兵作战,他有点懵,所能依靠的只有代将郭同和赵将戚将军。 夏说道,“魏豹善战,且有数万精兵,尚未败于韩信,两位将军以为如何抵挡?” 郭同道,“魏豹轻敌,败于韩信,赵代合兵亦有数万,兵力不惧,然士卒少战当以守为主。” 戚将军赞成道,“韩信与曹参之兵久经沙场,赵代之兵皆需适应过程,当以坚守为主。” 二将认为汉军自刘邦东出,彭城打败后,至今数月间一直在做战,久经沙场,各个算是老手。 其实这个认识也不全对,彭城大败后征不少新兵,只是这些兵大多由韩信的训练制度训练过。 加上关中的秦兵制,使得这些士卒上来很快就能熟悉作战。 让数月不见大战的代兵和善战的汉军打,这胜算不大,夏说采取两人的建议,让太原郡守入晋阳城坚守,戚将军守邬县城,夏说驻扎在邬县之东。 这样可以使得太原郡内的兵力成三足鼎立之势。 夏说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而是认为晋阳与邬城相距不远也不近,而且晋阳城又是太原郡的治所,城高池深,城内粮草充足,坚守月余没问题。 邬城与界休(今介休)则是通往太原郡的门户,由赵国虎将戚将军守卫,可阻挡韩信,他夏说与之互为犄角,根本无惧。 按照夏说所想,韩信如果分兵攻取晋阳、邬城,必然要分兵,到时候他夏说可以非常从容的去援助任何一方。 韩信率大军入太原,夏说胸有成竹,韩信进入太原郡后没有急着展开较量,在韩信看来汉军对代兵有久经战场的优势,而且战将也是各个能征善战,立功心切,这都是优势。 可如果不能稳住他们立功的心,一旦贪功冒进,那就是致命的弱点。 跟着韩信本帐下的诸将各个眼睛放光,急着立功,他们平时没有立功的机会,战功大多都在曹参、灌婴、郦商、周勃、樊哙等已经名声大噪的名将之下, 他们这些苦无机遇的人此刻跟着韩信,找到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机会,怎么会不积极。 韩信想把这种优势彻底激发起来。 曹参一直作为刘邦的麾下大将,封号麒麟将之首,立功的机会一直都不缺,但之前军功一直不是很明确。 现在情况不同,韩信重审军法后,曹参麾下的诸将更加积极,而曹参这位常打胜仗的将军也渐渐使得其军队士气始终高涨不减。 韩信命曹参为前军直接与夏说对战,韩信坐镇中军,右边是陈豨、丁复,左边是孔聚、陈贺,冷耳、孙赤在后,防止邬城的赵军。 同时命上郡守襄继续扫定河东、上党二郡的残余势力。 河东、上党、太原,西魏的三大郡,主力多在河东,其次太原和上党。 魏豹虽然被俘,但打散的西魏军依旧占据城池,继续和汉对抗,上郡守襄留下来继续扫平。 这次与夏说的首战韩信交给曹参,具体作战韩信没有过多干涉,只给曹参一个建议,那就是给夏说一个虚假的幻想,认为有退路,实则绝不允许夏说逃回赵地,彻底灭在魏地。 与曹参直接对阵的是代将郭同,郭同曾跟着陈馀打过秦军,又打过张耳军(恒山军),现在成为代国的大将。 在陈馀迎赵王歇回赵地,入住襄国,陈馀顺理成章的成为代王,郭同水涨船高,直接成为代地的大将。 和夏说入代地后,以代县为中心开始广招兵马,曾经那些跟过陈馀的人开始涌向代县,只是没想到后劲不足。 其实这也难怪,当年在代地召集数万兵马的是张耳之子张敖,然后率军南下去巨鹿救自己的父亲。 同样因为秦太强势,这才驻扎在诸侯一旁,没敢轻易前进,后来项羽一举破素,这才随诸侯一起围杀秦军。 等到张耳为恒山王后,这些代地之卒便成为恒山国的主力,只是没想到很快与陈馀的兵马、齐军交手,战败后,这些代地之卒纷纷逃回代地。 如今听闻招募代兵的乃陈除大将郭同,心不归从,而且还因不少家有血仇在陈馀的身上,对陈馀的大将没有一丝好感。 只有一些食不果腹者才应征入伍,成为代兵。 初来代地,没敢强行征兵。 这些代卒多是新兵,听闻对面是常年征战的晓勇汉军,各个心猿意马,心有胆怯,听闻张耳已经率残兵早已归汉,此刻士卒中不少有人心已向汉。 郭同站在高处遥望对面的曹参军,见其步军装备精良,军容肃整,车兵则战车多为改良后的新战车,大小整齐划一。 再看自己的军队,单单是战车都大小不一,一下子心生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