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题:机会很多,就看能不能选准 现在是决战的时刻,韩信还是觉得手里的兵力有点捉襟见肘,故而希望曹参快点来回合。 决战之下,自然是多多益善,韩信很自信,即便再多些兵马,一样可以指挥的井井有条。 之所以命曹参火速前来会合,因为韩信还有一个顾虑,现在王襄不在,如果王襄突然率兵杀回,从背后袭击,倒是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魏豹在前,王襄在后,这是一个潜在的危机,故而曹参这支军到达的时间就非常关键。 如早些,会把魏豹吓进城,强攻损失太大,如果迟些,自己会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刘邦终于放下疑心,将大权将给自己,韩信自知不能乱来,不能有大的错误。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是理论家给的安慰,问题是能败得起吗,如果一败国没了,命没了,那还真败不起。 韩信心中的理念就是我可以战不利,但不能败的站不起来,只要想办法,这点总可以做到。 韩信在寻思,不一会被急切的声音拉回心思。 “大将军,高将军,有些顶不住,询问后援何时上?”栾说着急的进入为韩信搭建的临时军帐。 突袭安邑,韩信本想靠速度取胜,兵贵神速嘛。 可现在魏豹出来应击,那就不是速度能解决问题,需要一个随机应变的巧妙指挥。 于是韩信的简易军帐出现,韩信此时正在自己堆制沙盘,凝神思考整个战局,闻言抬头道,“魏豹至前军否?” 栾说回答道,“没有,仍在中军。” 韩信道,“再缓缓,告诉高将军,可以机动而战,不必与西魏军死磕。” 又过许久,高邑再次派遣快马来向韩信回报战况。 两军对战,数万兵马绵延开来,前后左右往往不能照顾,故而才设置前后左右将军。 高邑先尝西魏便遇到阻力,心高气傲的他不想让其他将领看笑话,咬牙撑着。 韩信又对奕说道,“高将军可试出何处弱?” 栾说道,“左侧略弱。” 韩信略微点头,“传陈都尉。” 栾说离开,片刻引陈豨前来。 陈豨早一脸的激动,“大将军,是否轮到吾陈豨杀敌?” 韩信道,“是要陈都尉出场,但若接到撤退命令,不可恋战。陈都尉率军出击西魏军左翼,切记目的是令中军暴露出来即可。” 陈豨唱诺令离开,浑身的战意空前高涨,他早年起事,本就心中有创一番事业的打算。 后来遇到吕泽,感觉此人不错,有能力,其麾下也有不少人才,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有刘邦。 直到吕泽后来去薛地,遇到刘邦,才知道有沛公这个人物,而且还和吕泽是亲家。 这点其实吕泽也提过一句,但是陈豨并未当回事,毕竟当时在吕泽麾下混。 后来刘邦逐渐在项梁那里得势,项梁死后,更是被封为侯爵,吕泽依旧只是一路别将,或者说是刘邦集团的二把手。 那个时候陈豨就觉得这个队伍跟对了,只是后来的事情让陈豨渐渐有离开吕泽的想法。 那就是刘邦为汉王之后,发现在吕泽这个诸侯(推测吕泽应该很早就是一方诸侯)的麾下已经无法展现他的抱负,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这个舞台,陈豨起初认为是刘邦,但渐渐发现跟在刘邦身边的能人实在太多,立大功的机会还是不够多。 直到刘邦拜韩信为左丞相攻略魏地,陈豨才确定这个舞台就是韩信,在韩信大将军的带领下建立功勋。 在诸侯王纷争的天下,跟对人很重要,但找对二把手乃至三把手也很重要。 攻略西魏,陈豨觉得这是逐渐走向前列的机会,是有可能与曹参、周勃等将并列的机会。 陈豨怀着他的复杂心思刚离开,韩信便见灌婴率军向韩信合拢而来。 灌婴是目前韩信最想见的将领之意,于是直接起身迎上去,道,“灌骑将一到,便是击擒魏豹之时兮。” 灌婴哈哈大笑,“大将军一言,让未将心中惭愧,对付一个冯敬至今才归兮。” 韩信道,“灌将军过谦,冯敬可在?” 灌婴立刻对身旁的右校尉骆甲道,“骆校尉提冯敬来。” 片刻冯敬被带到,韩信开门见山,“冯将军父兄皆在汉营,将军为何苦守一将倾之大厦。” “个人志向,昔日父投汉,吾选择走魏,因与兄不合,且汉待人少礼,吾不喜。”冯敬也只直言不讳。 马找马,虾找虾,林彬有礼之人喜欢儒雅之人,刘邦那一帮汉子当初吓坏了冯敬。 爆粗口骂人是小事,酒后口出秽言,耻笑他们这些为秦征战数辈的家族,这种侮辱性让冯敬难以忍受,于是在当天夜里他连夜渡河跑到魏地。 当时的魏豹还没发迹,魏咎还是魏王。 很不幸,没等冯敬去自荐,魏咎就被章邯逼着自杀。后来项梁也死去,楚地发生巨变,魏豹却从楚怀王那里借来兵马,这个时候冯敬终于找准机会投奔魏豹军。 后来项羽降章邯,魏豹也下魏地二十余城,冯敬也渐渐成为西魏军中的骑兵将领。 魏豹身上有一种魅力,那是对魏国文化的继承,对人才的礼贤下士,这种感觉冯敬很喜欢。 在这里不只是给予合适的舞台,关键是还给予充足的尊重。 冯敬喜欢被人尊重的感觉。 人有时候就是那么的奇怪,能尊重人就会对此人有好感,如能理解人,那么就不只是好感,而是一种信赖。 冯敬对魏豹就是这种感觉,可是不知为何自从西魏建立,周叔、柏直开始争权,西楚贵族的到来等等事情后,魏豹对冯敬的理解就少很多。 或许魏豹成为魏王后,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尤其是忙着生小王子,对他渐渐有种疏远。 韩信问冯敬,“汉王已非昔日沛公,魏王背约反汉,是乃背信弃义,将军愿愚忠乎?” 冯敬道,“愿为大将军献策。” 此言一出韩信大悦,“愿闻将军之策。” 冯敬便将此时西魏军的软肋告知韩信,韩信二话没说就将作战部署进行调整,诸将感到诧异,尤其是正在与西魏军厮杀的陈豨、高邑。 诸将如冷耳、孙赤、卫无择、徐厉、冯谿等皆反对进行调整,听一个初降之人,万一其心有诈,后果不堪设想。 韩信则稳定诸将之心道,“有陈贺、孔聚二将在,此为吾之后盾,可速做调整,以防王襄军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