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孙权二叔莫嚣张,小爷交友就变强
   孙绍策马前行,走在前往汝南的路上。    在他身旁的,是一名四五十岁的老将军,此人名为蔡阳,乃是曹操得力部将。    蔡阳在正史里勇力过人,在刘备龚都袭击汝南时,被刘备军所杀;而在演义中,蔡阳与关羽碰面于古城之前,关羽为了在张飞面前自证清白,一通鼓之下斩了蔡阳。    此番蔡阳跟随孙绍前往汝南周边归拢百姓,名义上是带着兵马相助于他,可实际上是不是曹操国家派他监视孙绍,那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跟在两人身后的,除了黄忠率领的孙绍本部百余人外,其余的五百人都是蔡阳的部曲。    孙绍早就令人打探过了,整个中原地带就属汝南野人最多。    究其原因,便是当年黄巾起义,汝南黄巾在何仪、刘辟的带领下也是规模庞大,当时黄巾军军纪松弛,残害百姓,便有一部分百姓逃进了山里;    后来西园八校尉之一的鲍鸿率兵平叛,但奈何不得黄巾,可为了表功,他便大量残害百姓,杀良冒功,结果又把一大批百姓逼进了山里;    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可汝南的黄巾余党却一直剿灭不净,于是地方豪强大族便建设坞堡以求自保,后来竟成了他们土地兼并的法宝——要是老百姓不想被黄巾余孽劫掠,那便将土地交给豪强大族,成为佃农,再往后,即便没有黄巾余孽,豪强也会假扮成余孽对百姓动手,逼迫他们卖地卖身……于是更多过不下去的百姓逃往了深山。    初略算了算,可能在汝南一郡之地,便有六七十万的流亡百姓。    孙绍一行人来到了上蔡县,这里在西汉的时候是汝南郡的治所,后来才将治所搬到了平舆县。    到了地方,孙绍没有和县令虚与委蛇,带人直扑周边山区。    那上蔡县令甄俨不以为忤,反而称赞孙绍有古之大贤的风范——这便是名气大的好处了,不管怎么样,别人总是要称赞你一下,以显示他的眼光好。    而这个甄俨是甄逸之子,接替父亲当了这个上蔡县令,他有个妹妹大大的有名,正是袁绍现在的儿媳妇,袁熙的妻子甄氏,后来改嫁给曹丕,成为文昭甄皇后的那位“洛神”。    见孙绍一心公务,便率领县中兵丁,跟着进山帮忙。    “建安侯为了百姓不辞辛劳,亲自前往深山收拢野人,实在是大仁大义啊!”    甄俨这人说话很好听,那是因为甄家乃是河北豪商,甄俨从小就耳濡目染,虽为士人,可为人处世却用的是商人那一套。    孙绍笑道:    “甄县令过誉了,绍也不过是想为这大汉尽一些微薄之力罢了。”    甄俨连连摇头:    “非也,非也,建安侯太过谦虚,纵观天下,能有建安侯这般心系百姓的,恐怕不出五指之数,多的是欺世盗名的虚伪之徒。”    孙绍问道:    “难道甄县令不担心我也是那样的欺世盗名之辈吗?”    甄俨哈哈大笑:    “纵使建安侯行此善事是为了博取一个好名声,可当公子你踏上这艰涩难行的荒山,一步一步寻找逃亡百姓的时候,你的目的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的确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仁义之事。”    “论迹不论心吗?”    孙绍喃喃自语,却让蔡阳、甄俨同时眼前一亮。    这话出现的时候在清朝,自然是几人从来没听过的,不过他们也不惊讶,毕竟孙绍才名在外,说出什么警世名言都算不得意外。    行了数个时辰,再次翻过一个山头,一个小寨子出现在半山腰。    孙绍能掌握这些“野人”的踪迹其实并不难,因为人要活着,一些生活必需品是少不了的,比方说盐。    这些百姓总归需要将山里的货物拿到县城售卖,然后换取布料、盐巴这些生活必需品,孙绍的手下跟踪这些山民,自然能够找到他们的寨子。    只见有零零星星的田地分布在寨子外的山间,只依托于天然的相对平缓的山地进行种植——很显然,这样规模的田地是养不活多少人的。    顺带一提,这个时代已经有梯田,只是梯田技术多在南方运用,北方的梯田技术还未发展起来。    来到寨前,那守寨的“兵”——这几乎算不得是兵,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就是一个手持木杆的难民——那人见到孙绍等人背后的大部队,顿时吓得一身尖叫,连滚带爬的下了瞭望台,高声呼喊:    “祸事啦,祸事啦,官兵来了!”    嘴上这么喊着,这些百姓根本没有反抗的心思。    只一盅茶的功夫,寨门便大开,一位老者颤颤巍巍的被人扶着,来到孙绍面前,在他身后的,便是寨子里的所有人,略微数一数,大概有三百人左右。    老者噗通一声跪了下去,身后的百姓也一齐跪下,只听老者颤抖着说道:    “军爷!我们都是良民,并非贼人,只是被生计所迫这才逃入深山!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作奸犯科的事情,求军爷饶我们一命啊!”    孙绍上前,将那老者扶起。    “诸位莫慌,我们不是来剿匪的,请先起来说话。”    虽然老者被孙绍扶了起来,可那些百姓却没有一个敢站起来。    黄忠往前迈了一步,声如洪钟,    “在你们面前的,乃是大汉建安侯,安民将军,奉陛下诏令,收拢尔等遗落山间的百姓,护送至夷州,分田分地,以供尔等休养生息!”    这些百姓不知道什么是夷州,也不知道什么建安侯,    他们只知道眼前这少年郎似乎是个了不得的大官,而这个大官又好像要给他们分田分地,顿时一个一个都激动了起来。    那老者狐疑道:    “大人,真的分田分地吗?那农税几何?”    孙绍笑道:    “夷州税收只收粮税,没有人头税,也没有徭役,第一年免税,到第五年都是十五税一,五年以后十税一,没有其他杂税。”    汉朝的田税其实并不高,但是重的是人头税和徭役,如果不想被征徭役,便要拿三百钱来抵,结果一算下来,每年要有四成左右的粮食要拿去交税,    更不要说地方上征收的苛捐杂税了。    众人一听孙绍所说,都惊呆了,竟然有这样的好事?    虽然还有人将信将疑,可人家兵丁在此,也只能跟着走,要不然鬼知道他们会不会以“不遵王令”为借口大开杀戒?    孙绍自然看出来他们的忐忑和狐疑,但是他一点都不慌,只要把这些人送上岛,他们自然就知道好了。    十倍亩产的粮种绝对会让他们怀疑人生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