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再不走,婚都结不成了
陆杨起身,快步走出去。 这副匆忙突然的样子把霍修睿吓了一跳。 “陆钦差,你要去哪?” “霍主事你等着,我去去就回!” 陆杨应了一句,连忙下去安排人。 片刻后,陆杨几人站在亭子里,水面上有不少破开的洞,仔细看,还能看到水里游来游去的身影。 霍修睿心里有些紧张。 他看着正趴在围栏上静静看着水面的陆杨,不知为何,焦躁的内心慢慢平静了下来。 “陆钦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嗯?” 陆杨微微抬起头看向霍修睿,回道:“猜的,让人试一试,说不准有呢?” 正当两人谈论水里有没有东西时,突然有人从水里探出头来,兴奋地大喊:“陆钦差,下面有好多油布包着的箱子!” 陆杨猛地站起来,看向距离他们有几十米远的人,连忙招呼周围的人过去把这些箱子弄出来。 经过检查,这些银子除了穆鸿光从别处弄来的银子之外,还有皇上批下来的赈灾银。 穆鸿光是聪明的,他聪明到把账本和同伙名单都用箱子装起来,一起与这些银子沉入池底。 这下子,倒是省去了陆杨查看之前搜寻的那一堆账本书籍的时间。 证据确凿,穆鸿光等人死罪已定! 两天后,账本里记载的几处庄子上,陆杨等人找到了被穆鸿光等人挪走的粮。 顺便还在庄子上找到了很多被穆鸿光抢来的粮。 陆杨把账本和同伙名单让人抄了一遍,连同写明事情经过的奏折一起,让人加急送往京城。 而其中,陆杨在里面夹了封自己的私信。 希望皇上看了之后,能同意他说的事...... 正月二十日,皇上对于穆鸿光等人的裁判下来了。 穆鸿光直接以意图造反一罪判案,九族全诛。 柳全飞等同伙则被处死,其家人被发配边疆充军,所抄家产,皆归国库...... 判决下来这晚,穆老三要见陆杨,陆杨去了。 穆老三看着站在外面的陆杨,勾唇笑道:“你报仇了,是我看走了眼。” 这两句话听起来毫不相干,但陆杨知道穆老三说的意思。 他淡淡地笑了笑,说:“是不是后悔把我放进城了?” 穆老三盯着陆杨摇头,“不是,我后悔的不是这个。” 陆杨眉眼微微动了下,就听到穆老三说:“我后悔的是没能在死前把你杀了。” “是吗?” 陆杨道:“那是挺让人后悔的,若是我,怕是这辈子都要死不瞑目了。” 穆老三哈哈笑了起来,随后停下,淡笑着看向陆杨。 “你说的对,我不仅死不瞑目,我还要夜夜出现在你梦里,你以后可要小心点。” “早知道你是要说这些废话,我就不来见你了。”陆杨漫不经心地回了句。 穆老三笑得很开心,“你怕了吗?” 陆杨摇头,“有什么好怕的,反正我梦游也不会梦见你,你就在下面好好待着吧,以后别上来了。” 穆老三咧嘴一笑,“若是我们早些遇见,说不定能成为好友。” “不会,我不喜欢你。” 说着,陆杨看着穆老三,“祝你今晚做个好梦,我走了。” 穆老三笑,“不留下来听我说我爹的事?” 陆杨头也没回,“我让别人来听你说。” 穆老三一听,顿时大笑起来。 陆杨走到外面时,仿佛还能听到穆老三的笑声。 他站了好一会,才抬步离开。 这些天,武昌府的断头台日日被血浸染,血腥味久久不散。 穆老三的尸骨,被吊在了城门上...... 之前死的那名护卫,被陆杨等人连同战死的人,一起埋了。 ...... 陶成业在发配名单中,自从柳全飞前两天被拉上断头台之后,他便有些神经兮兮,整日囔着要见陆钦差。 陆杨正忙着处理事情,哪有空见他,听了报告之后,便把事放到了脑后。 陶成业直到准备出发时,才远远地在府衙门前看到了陆杨。 他越看越熟悉,忍不住伸手拉住身旁的衙役,指着陆杨激动地问:“官爷,那是陆钦差吗?” 衙役被拉着正生气呢,闻言看了一眼,便拍走陶成业的手,没好气地说:“那正是我们陆钦差,你不是整日叫着喊着要见陆钦差吗?喏,临走前见到一面,也算是你这小子有福气了。” 陶成业听不见衙役的讽刺,他只觉得自己果然是傻,竟然把这人当做了冤大头! 他看着陆杨不断呢喃:“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是我犯傻,姐夫果然没说错,我这人就是榆木脑袋,本来可以好好过日子的,却硬是要用脑子坏了事......” “是我的错,姐夫,是我的错,是我做错了事!是我错了!”陶成业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又哭又喊的,像是疯了一样。 他这一哭喊,周围即将要出发赶往边疆的众人也哭闹起来,又是哭又是骂的,还有的则是默默流泪,神情麻木。 陆杨正在跟马才英几人说话,听到声音,便往陶成业那边看了一眼。 他静静地看了一会,等这些人上路时,便收回视线,继续跟马才英几人交代后面的事情。 他就要回京了。 皇上看了他的私信,同意了他的请求。 他毕竟三月底就要成亲,现在已经是一月底了,再不走,婚都结不成了。 这边的事情他已经做好了安排,剩下的就交给马才英和余高汇他们。 几人的能力都不错,陆杨在信上夸了一遍几人,说要把后面的事交给几人来处理。 皇上应该是同意了,毕竟这些天也没见京城那边来人接管他的钦差印。 陆杨已经忙了好些天,眼下的黑眼圈任谁看了都知道他付出的努力。 积雪要安排灾民们处理,灾民们每日劳作包吃发钱。 整顿各处河道,江堤修整筑高,以防天气暖和,积雪融化和江河冰解冻导致的洪水和春汛。 陆杨把想到的都写了下来,等把这些纸送到马才英几人的手上时,陆杨狠狠地松了口气。 两天后回京,这两天,他终于能清闲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