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建国唠叨半天,符思南与林志刚对视一眼,才发现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超预期,无论是集团收权,还是维持现状,都有不少麻烦事需要处理。 用刘建国的话来说,随着人员不断增加,与燕朝各处的往来也会愈发频密起来,整个集团的规模肯定会快速扩张,由此带来的问题,可不是一件两件,像原来那种临时抱佛脚的办法,已经很难维持了。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集团的正规化建设必须尽快展开,一旦拖到明年,必是天下大乱的局面。 依此来看,由工分不同所引发的人员无序流动,便是矛盾涌现的征兆之一。 涉及到工资的问题,梁继盛让林志刚、符思南各自组织部内委员们讨论讨论,一起集思广益,为集团规范化建设贡献力量。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便是要适应当下的实际情况,超前或者滞后,都会带来更多麻烦。 梁继盛的思路是循序渐进,既要保证正规化坚定不移地往前推进,也要充分考虑燕朝百姓的接受程度,哪怕因此多损失些银钱,也好过被人趁机搞事,把眼前的大好局面破坏掉。 总之,下一步的深化管理,总部这个核心任务最重,各条线在进行自身建设的同时,也要顾全大局,逐步将各项作为规范到总部指定的框架中来。 这场由工分引起的讨论,持续了很长时间,相应的共识,也在管委会的几位高层中渐渐达成。 ..... 大家正在小院议论的热闹,王海洋领着曹廷义走进来,说是有事汇报。 从去年开始,在曹廷义的组织下,外出购粮大获成功,及到五六月份的时候,已经基本完成春荒应急任务。 考虑到夏季正是青黄不接的时段,粮油价格处在高点,曹廷义的购粮工作便停了下来,转头去忙自家事务。 随着各地秋收陆续展开,此时正是粮食最为充裕、价格最低的时候,曹廷义就去找王海洋商量,准备再出去跑跑,为来年多储备些物资。 现在的问题是,崖东各处的农业收成相当不错,但能不能支撑住自身发展,王、曹二人心里都没底,总之少了肯定要乱,可万一出现大量剩余,也是巨大的浪费。 王海洋、曹廷义来农庄找符思南商量,没想到梁总他们也在,真是择日不如撞日,干脆一把汇报完了事。 对于买粮一事,梁继盛想听听曹廷义的想法,穿越一年来,曹廷义所起的作用,绝对是独一份的。 曹廷义的想法很简单,现在来三亚务工的青壮越来越多,多储备些粮油物资,有利于安定人心,算是一种托底之举。 哪怕现在粮食够吃,也应未雨绸缪,将日子弄的宽裕一些。 听过曹廷义的想法,梁继盛笑着点点头,表示你说的有道理,买粮这件事,绝不是什么临时、应急措施,而是需要长久坚持的战略行为,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海运部这边只要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出发,具体到数量方面,政策和去年一样,只要价格合适,有多少就买多少,反正这东西又放不坏,农业部这边多建些粮仓,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 另外,还要做好招工宣传工作,按照管委会这边的预期,到明年年底,争取能再引进两万青壮,将崖东地区的人员总量增加到四万余,力争在后年初,突破五万大关。 面对总部首长的雄心壮志,曹廷义作为燕朝土著,只能表示尽力而为,也不知集团费力引进巨量人口,未来又该如何消化? 谈到这里,曹廷义提出一个新想法,希望首长们能够采纳。 具体来说,就是近一年的外出买粮,利润加上奖励,曹廷瑞认为自己挣得的有点太多了,再这么弄下去,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 像粮食这种生意,发大财和昧良心是一体两面,原本已经刻意压低粮价、运费的曹廷义,自从收了管委会一千两银子的奖励,心里便犯起了嘀咕,若是一直这么弄下去,那天碰到个眼红的家伙给自己递小话,失去首长们的信任,那可就鸡飞蛋打了。 父亲曹洪曾经说过,福瑞昌和华兴的合作,一定要立足长远,切不可急功近利,进而因小失大。 依着曹廷义的想法,今年再次外出买粮,绝不能再沿用以前那种委托关系了,必须有所变化。 变化的核心点就在曹廷义这里,他准备给华兴集团打工,只挣工钱,其他分文不取。 至于他手下的那些管事、工人,愿意跟着他的,那就一起给华兴人卖命,挣华兴人的钱,不愿意的,则继续在福瑞昌供职,跟着田铁壮他们,张罗制铁工坊。 在曹廷义看来,首长们给曹家给的太多了,若是再不知进退,那就太不会做人了。 说到这里,王海洋拍了拍曹廷义肩膀,建议他直接加入归义堂算了,日后做起事来,才不会束手束脚。 实际上,按照曹廷义自己的想法,早就想加入归义堂了,不管是大哥曹廷瑞,还是亲家老爷施耀,都明确表态支持。 当下最大的阻碍,便是父亲曹洪远在京城,无法及时给出意见,而他自己,也不敢擅自做主。 对于曹廷义的苦衷,大家心知肚明,现在人家提出打工之议,而且诚意十足,管委会这边总要想个妥帖之策,才能有所交代。 梁继盛笑望着孟庆祥,让他帮忙出出主意,若是合适的话,此时便能决策。 孟庆祥看着曹廷义,随即说出心中想法。 曹洪不在,直接把人家儿子弄进归义堂,确实不算妥当,关键是曹廷义的角色又至关重要,肯定不能当作普通打工人对待。 买粮之策若想长久,还真离不开曹廷义这样的人物来回奔走。 细思片刻,孟庆祥提出让曹廷义先到归义堂完成申请登记,他这边会给杜莉打招呼,先把批准流程搁置下来,待曹洪返回后,再根据老掌柜的意见,进行下一步操作。 如此一来,曹廷义的加入决心算是表达过了,至于批不批准,由管委会和曹洪商议确定,无需曹廷义夹在中间为难。 孟庆祥的建议比较取巧,直接将众人思路打开,日后遇到那种难得的人才,只要忠诚可靠,完全可以照此办理。 刘建国跟着提出建议,希望曹廷义找个保人,像这种中间状态,一是不能持续太久,二是容易让人诟病,尤其是对你下一步承担重任,总会有所不便。 说白了,你自己不是归义民,却要领导其他归义民,时间久了,如何建立威信? 当下的崖东地区,归义民的自豪感可不是一般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