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第一奸

第100章 天下烽烟(3)

大清第一奸 番茄第一衰 5561 2024-12-19 03:02
   三处烽烟骤起!    整整三处!    朕,统御西藏!    朕,收纳新疆!    朕,五次普免天下钱粮!    朕,三免八省漕粮!    朕,给天下人饭吃!    这些天下的贱民为何反朕呢!    和珅!    朕要你死你死不死!    和珅上前一步:“臣死!”    赵清廉,朕要你死你死不死!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    赵清廉上前一步:“臣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这些贱民,朕要他们活,他们反朕!    杀,一个不留!    给我杀的片甲不留!    杀杀杀!!!    乾隆拂袖震怒。    因为连续三处战报,横躺在龙椅上的乾隆不顾头疼,发出了愤怒的怒吼之声,胡子气的翘起。    吓的台下群臣皆是两股颤颤,头不敢抬,哞目低垂。    只是仅一日的功夫儿!三处战端!    原本只有一万人,二万人的不良人,白莲教,还有明教这三个组织,竟然在逃窜入湖北,湖南还有四川之后,呈暴风式成长。    只是短短数月的功夫。    便有了如今的规模。    不良人人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十万之众!    白莲教和明教也各有五万人马。    而且根据战况。    根据大清损兵折将,丢失领土的情况,这群人也压根不是什么乌合之众。    从前,自已只当是一群胆小的贼人,成不了什么气候,这才没有太在意。    而且自阿桂五省大军围剿失败之后,朝廷一直都在积蓄力量,筹备银两,准备绞杀,奈何就是存不住银子。    杭州的改稻为桑,敲诈江浙的商贾,一来二去,都是原地转圈圈,国库没有增加任何的银两,反倒是搞得这两个地方一地鸡毛,怨声载道。    此刻。    乾隆有些理解明朝末年的崇祯帝了。    想要改变,尝试一切,却发现越搞越乱,越来越无力。    他因为想要围剿白莲教明教不良人,继而想要充实国库。    国库本意是想要通过杭州的改稻为桑来积蓄银两,哪知道最后搞出来这么一出,为了止住杭州的民怨沸腾,又不顾朝廷脸面的要挟了杨流程的众多商贾。    一环套一环,一环坏一环。    环环失败。    起义就像滚雪球似的,不断增大!!!    南大,真的是……他错了,赵清廉错了。    乾隆的目光不由得犀利盯向台下站在的文武百官之中的工部尚书赵清廉。    还有当朝军机大臣和珅。    人是贪官他心里是知道的,但同时办事能力也是超强,他也是知道的。    自古以来,朝廷之上,从来不存在真正的满堂皆清。    不能容纳他们,那就是不能容纳天下官员。    乾隆在思铎。    昔日统御九州四海,驾驭群臣的神智仿佛回来,把他老眼内的浑浊驱离。    台下的赵清廉与和珅还在等着,心中觉得,这一次皇上肯定还是要他们拿主意。    但是事实。    龙椅上的乾隆没有开口。    自刚开始发脾气后,就仿佛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扶着额头久久地久久地……    不知道过了多久,但太阳已经高高挂起,烈阳照射进来的光芒搭载巍峨的金銮殿,在地板上留下斑驳。    群臣的银子被拉得长长的。    大家的影子交叠在一起。    沉默是今天早朝唯一的特点。    只有沉默。    因为湖北,湖南,四川的白莲教,不良人,明教三方组织同时起义,在这样的绝对危机面前,任何办法都是无用的。    唯一的办法只有大兵围剿。    不是任何事都有办法,不是任何办法都有迂回,朝廷与起义军的兵力交锋是在所难免。    金銮殿的氛围陷入空前的沉默。    时间仿佛凝固。    一个说话的都没有,乾隆扶着额头,也不曾睁开眸子一次,不曾再看向群臣一次。    或许在此刻,他这个奢靡了半生的皇帝,终于明白过来,有些事可以依靠群臣,但不能什么事都依靠他们。    官官相护,利益捆绑,很多事看似好似却难以办成。    先帝雍正朝的鞭法和官绅一体纳粮是好的。    如今的杭州改稻为桑也是好的。    但施行下去,却成成阻碍,原本好好的改稻为桑,变的面目全非。    而这一次。    他不想用任何投机取巧的办法。    消灭起义军的办法,只有唯一,战!    已经到了不战不行的地步。    唯有一战,一战定乾坤。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当沉寂许久的乾隆一个摆手,群臣缓缓离开金銮殿,踏出殿堂外时,已经是正午时分。    在这整整一个上午,他们不知道皇帝经历了什么,但可以知道的是,这一次的事情,皇帝想要自已解决,而不是和曾经过去一样,紧紧依靠于他们。    大清到底是爱新觉罗家的,到了真正生死存亡的时候,身为爱新觉罗子孙的皇上,选择自已来力挽狂澜,扶大夏将倾。    不过事态并没有像大家预料那样发展,如果只单单有三处起义,那也就罢了。    随着大家还没走出宫门。    从家中赋闲的阿桂大将军,从准噶尔灭掉整个族群的兆慧将军,福康安将军,三位大将军,身着铠甲,快步走来。    三人并列而走。    龙行虎步之间,散发着独属于武夫的那种傲气,雄霸之气。    这种气息只有在立于万万尸骨之上的人才能散发出。    而阿桂,兆慧,福康安这三位,当之无愧,属于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阿桂,于乾隆三年(1738年)中举,任命户部郎中、军机章京。    一生有大小战百场!    征大小金川,征讨缅甸,压甘肃回民起义,东征西讨,南征北战。    死后画像居于紫光阁,授予名臣之冠!    兆慧,全名乌雅·兆惠(1708年-1764年),满洲正黄旗人。“中国反疆独第一人”。    人生大半部分时间都在西北地区与准噶尔人和回部作战!    天山南北经历了无数次殊死鏖战的顶级战将!    其中战役,以少胜多的奇迹,更是在他身上屡次发生!    兵力的数量从来都不是这位将军的胜眷之策!    出名一战为天山脚下的三千兵马力对战准噶尔草原骑兵三万!    先后平定了天山北麓(今称北疆)、天山南麓(今称南疆)。最终,清军一统天山南北约1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画像位列中南海紫光阁功臣第二位。    福康安,满洲镶黄旗人。二十四岁担任吉林将军,盛京将军。镇压过甘肃撒拉族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击退过廓尔喀入侵,战功赫赫。    看着这三位大人物入场,其余官员或许还不怎么清楚。    但是身为后世来的赵清廉却比谁都要知道这三位的恐怖之处。    光是一名就可以给予农民起义军沉重之打击。    更不要说三名同时在场了。    三把利剑同时使用,乾隆到底是乾隆,平时不作为,一旦作为,一旦真的生气,那就是倾其所有,往死里干!    尊噶尔草原上平躺着的车轮,就是证明。    乾隆这个帝王,吃喝享乐为主,但要是大清的土地要减少,或者在他们面前来回跳脚,挑战大清国威,不生气则然,一旦生气,则是流血漂橹,伏尸百万。    三人也算是得到了重用。    自战役回来后,一直都赋闲在家。    尤其是自从赵清廉免费送生意经,国库追缴欠款以后,他们一个个都还忙着生意,差点忘了老本行。    生意可以做。    但大清有召,必披甲持矛,战场奋杀。    三人原本是向来不怎么理会文官集团的,毕竟不管贪官还是清流官,都会在他们前线打仗的时候,背后捅刀子,都是不是什么好东西。    要不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    但赵清廉不同。    见到人群中夹杂着有赵清廉三人迅疾如飞的脚步有了短暂停留。    必修停,赵清廉不是一般人,是一个可以给他们带来银两的人。    自上次国库追缴之后,他们方才明白银子的重要性,战场是战场,家里是家里,正是因为有了赵清廉给他们的生意经,才有了其他紧急来源,所以对于这位财主,即便蛮横的他们,不懂人情世故的他们,也知道说两句话。    日光照耀在三人的铠甲之上,散发出簌簌的灿眼光芒来。    停下脚步和三人主动打招呼的赵清廉上下打量三人的铠甲,不由得借此问道:    “皇上今天早朝一言不发。    今天此刻有同时招三位将军通往,想必皇上已经有了自已得办法。”    “办法,战斗也是一种办法。    最好的办法就是没有办法直接干!    干输了,大清退出关外,干赢了,大清还是大清。    没有什么办法比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结果要来的直接。    赵清廉,别怪我说话难听。    我就讨厌你们那帮文人文绉绉的一套。    什么先礼后兵,什么阴谋诡计,什么各种弯弯肠子。    你看你弄了这么多,整个文官集团搞了又搞,到头来还不是让我们三个武将来擦屁股?    原本起义蛮小的,滚雪球似的,我还不知道前线情况怎么样呢,但可以猜到一定很棘手,不然皇上他不会同时叫我们三个一同过来,一同上前线。    我想,这一次是皇上的摊牌,是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战!    此战,要堵上我大清的国运呐。    胜了还好,要是没……”    “呸呸呸,富康安你说什么呢!    满嘴胡说八道!    在我们三人嘴里,只有胜利,没有失败!    老子打了一辈子仗了,如今和兆慧还有你福康安,有我们在,还有输的仗?!”    “赵老弟不和你说了,皇上急诏,还是谢谢你的前些日子给咱们的生意经了,咱们都是粗人,不会口头上甜言蜜语,大恩不言谢,恩情都在心里呢。”    简单告辞。    目送这三位将军大步流星的在公公带领下,朝着还在金銮殿的乾隆皇帝那边过去。    乾隆这一次是真的认真了,也发挥了他属于帝王的绝对手段,征集大军围剿。    整整一个上午,直到群臣退朝离开,乾隆皇帝的屁股都没有挪开过。    “赵兄,走了,还愣着干嘛。”,刚刚赵清廉和阿桂等三位将军谈话的时候,和珅在远处静静等待,如今对方都走了,怎么这赵清廉还在傻不愣登的站在原地。    和珅在呆立原地的赵忠卿眼前晃了晃手,注意到对方失神,把他一句话给拉了回来。    “走神了都。    怎么?想什么呢?”    见赵清廉目光触及身后的金銮殿,和珅猜到,他一定是在想皇上的想法,皇上整个早朝没有说一句话就只是用手扶着额头,足可以见其脑子正因为白莲教明教不良人组织的卷土中来而感到剧烈头疼。    也是自然。    上一次明明那么好的机会,不知道是走漏了风声还是,被他们逃走。    这一次,三方再次卷土重来,且兵力和势力相比于之前,都是翻倍式的增长,能不头疼吗。    唉,万岁爷这一次是真的认真了。    别看平时万岁爷一副奢侈享乐的样子,但真的要碰疆域问题,还有大清的统治问题,那绝对能够被称为一帝王,恢复帝王的姿态。    大清可以在任何皇帝任何朝代上出事,但绝对不能在我们这位自诩乾隆盛世的乾隆爷手里。    听到和珅的话。    赵清廉默默点头。    他也确实感觉到了认真。    只不过根据情报,湖北的白莲教,湖南的不良人,四川的明教,三处起义军分别是五万人,五万人,十万人,加起来整整二十万的起义军。    朝廷最少也要调拨个五万十万的兵力去围剿吧。    可如今国库银子,怎么算也不够,才区区二百万两。    仅仅是够维持一个月,就消耗一空,这还只是在十万人的基础下。    常识可以得到,一场战役从来都是旷日持久的。    历史上光是白莲教一个起义,嘉庆就用时长达九年,把和珅的八万万两巨款消耗一空。    显然这场自已策划的战役,要比一个白莲教庞大不知多少倍。    一个月显然是不够的,即便三方起义军是二十万头猪,一个月也抓不完。    赵清廉只是疑惑,怎么弄到银子,维持军费开支,乾隆并没有向他询问方法,这是要自已解决吗,那么他又怎么自已解决了?    用什么办法?    用什么办法?    要是万岁爷对自个心狠一点,银子还是有的。    赵清廉看他的样子,和珅似乎知道什么,猜测到了什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