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请武曌退位

第59章 李显被立为太子后各方的反应。

大唐:请武曌退位 长安柳月 2752 2024-12-19 03:01
   “将计就计?”李显疑惑的看着李重润,“如何将计就计?”   李重润微笑着先看一眼李显与韦淑清,“圣皇册立您做太子,咱就接着。   她要装病,咱就当做他真的生病了。   陛下重病,父王、母妃,您说咱们应该做些什么?”   “圣皇陛下重病.......”   李显与韦淑清同时陷入了沉思,忽然,李显眼前一亮,对着门外大声喊道:“李忠。”   李忠听到李显叫他,连忙走进书房,“大王,您叫奴才?”   “阖府上下,”李显死死的盯着李忠,嘴里的话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来,“在全城,不,在整个京畿道延请名医,购买补品。   自明日起,我与王妃.......”   说到这里,李显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李重润后接着说:“还有世子与永泰郡主四人,每日轮流在驾前侍奉,直到圣皇陛下痊愈。”   “啊?这......”   李忠原以为李显叫他进来,是要布置安排庆祝他被册封为太子的相关事项,没想到李显的安排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还不快去?”   李显看到李忠在这里踟躇犹豫,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火,他厉声的呵斥着。   “那您册立太子的仪式......”   李忠的心中还在惦记着李显册立一事,忍不住问了一句。   李显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起来,他瞪着李忠,“圣皇陛下重病卧床,此时我还哪有心思考虑什么太子之位?   若陛下能够安然无恙,就算是将我贬为庶人又有何妨?”   “诺!”   李忠看到李显态度简介,连忙行礼应诺,转身匆匆的走了出去。   等到李忠的背影消失在了门外,李显这才转过身,与李重润二人相视一笑。   他们都知道,刚才李显所说过的话,不出一个时辰,便会传到武则天的耳朵里。   梁王府,武三思坐在湖边的一处水榭之内,厅堂中十余名舞姬正伴着丝竹声翩翩起舞。   武三思面前的桌案上摆着十几盘他平日最喜欢的菜肴,特别是那道葫芦鸡,自从上次武则天延请群臣时他吃过一次,此后便喜爱至极。   可如今不仅眼前金黄油亮的葫芦鸡无法引起他的胃口,就连从波斯重金所购装在夜光杯内的葡萄美酒,他都没有碰过一下。   “父王,”坐在武三思下首的是他的长子高阳郡王武崇训,看到自己的父亲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他有些担心的说:“您昨夜在宫中侍奉了一宿,今日好歹吃点东西吧?”   “是呀......”   坐在武三思旁边的是他的宠妾,原来舞姬们的领头,他花了重金从长安第一春楼花萼楼买回来的春娘,人称才艺双绝的江秀儿。   听到武崇训的劝说,江秀儿拿起银箸夹起一片炙羊肉送到武三思的嘴边,“大王,您看您操劳的如此憔悴,还是先用些吃食吧。   这是妾身专门让人从横山购买的嫩羊羔,昨夜用文火炙烤了半宿,您尝上一口。”   “放肆,”武三思的心中正在烦闷,被江秀儿这一下顿时打乱了心中的思路,他一巴掌扇到江秀儿的脸上,“这里什么时候有你说话的份?”   “大王......”   江秀儿捂着脸错愕的看着武三思,泪水瞬间从她的一双美目中流淌出来。   武三思将她买回来已经半年有余,这段时间对江秀儿是极度宠爱,几乎每晚都要宿眠在她的房中,每次在王府吃饭也是她来作陪。   江秀儿这段时间也是非常得意,在梁王府内甚至于梁王正妃她都不放在眼里。   这也是为什么刚才武崇训只是谦卑的奉劝武三思,而她敢直接动手夹起菜肴送到武三思嘴边的原因。   “你特嬢的......”   武三思扇了江秀儿这一巴掌还不解气,他疼得一下站起身子,对着江秀儿拳打脚踢起来。   此时不仅堂下那些乐师、舞姬愣住了,就连陪坐在下首的武崇训、武继植等子嗣,也惊得目瞪口呆。   看到武三思对侍妾施暴,武崇训与武继植都吓得战战兢兢,唯有武崇烈大笑着鼓掌。   “父王打得好,打死这个小娘皮!”   武三思打了一阵,直到精疲力尽这才停了下来。   在武崇训、武继植与武崇烈三人脸上巡视了一圈,武三思一脚踢翻面前的桌案,指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江秀儿。   “这顿饭孤没有胃口吃了,你们各自散了吧,这个贱婢就赏给崇烈了。”   说罢,武三思一甩袖子转身走出了水榭。   武崇训与武继植二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武崇烈狞笑着上前一步走到江秀儿的身边,一把拽着她的头发向水榭外拖去,一边走一边狂笑着。   “哈哈哈.......老子早就想尝尝这个小娘皮的滋味了,走吧,让本王好好疼爱一下你!”   与此同时,在李旦的相王府内,李旦坐在书房中的桌案前,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   他的长子李宪与三子李隆基站在他的对面,两个人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你们说,”李旦看着李宪与李隆基,沉声问道:“圣皇陛下这次是真的重病了吗?   她将我三哥册立为太子,此事对我们这一脉是福是祸?”   “父王,”李宪思索了一下,对李旦说道:“儿臣以为,圣皇陛下或身体有恙,或只是略有不适,这都不重要。   她将庐陵王召回长安,原本就有重新册立他为太子之意,此番将他册立为太子,本就是理所应当,我们不必想那么多。”   “大兄,”李隆基看到李宪无所谓的样子,连忙反驳道:“话虽如此,但三叔被册立为太子,我们还是要想一下咱们该如何应对的。”   “三郎,”李旦听到李隆基的话,心中颇为赞许,他颔首看向自己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儿子道:“你有什么想法,大可以说来听听。”   “诺!”李隆基应诺对李旦行礼道:“三叔此番被册立为太子,从短期来看,利大于弊,但是从长远来看,则是弊大于利的。”   “哦?”李旦饶有兴趣的看着李隆基,“你如何有此想法?”   “三叔被册封为太子,”李隆基虽然年幼,但说起这些朝廷大事的时候却毫不畏惧,他慢条斯理的说道:“俗话说得好,大树底下好乘凉。   从短期来看,我们李氏一族在他的庇护之下,倒也算是有了喘息的时间。”   “那从长远来看呢?”李旦忽然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竟然如此洞若观火,条理清晰,心里不由的有了对他考校一番的想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