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得到密报,仔细琢磨了各方的反应,马上把赵普叫来,让赵普别光盯着赵家兄弟,别光留意军方的动静。文臣那边也得盯着,特别是范质、王溥这俩人。 历史上赵匡胤搞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时候,不可能只得到武将的支持,有一部分文官也是出了力的。 不过历史资料的记载有点含含糊糊,有的地方还很隐晦,好多地方都用了那种弯弯绕绕的写法,所以只能猜猜,没法确定。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范质。 范质号称清风宰相,就是说他清正廉洁。 但是赵匡义当皇帝以后,还特别评价过范质,说“在宰辅当中,能守规矩、谨慎对待名位爵禄、保持廉洁操守的,没人能超过范质。但他对不起世宗,没为世宗去死,真是可惜了。” 这“但欠世宗一死”,足以说明范质作为郭荣最信任、最倚重的托孤重臣,干了对不起郭荣的大事,还是那种得用死来谢罪的事儿。 大周的文臣一直是以团结出名的,跟武臣的勾心斗角不一样,文臣在范质、王溥的带领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这个崇尚武力的时代,抱成团一起往前走。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郭荣病倒以后,他那至高无上的威望就开始下降了。 随着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威望下降得就更厉害了。 赵匡胤动作不断,显然是在为以后打算了。 赵匡胤有这心思,范质、王溥这些文臣,怎么可能没有? 大家都知道郭荣没多少日子了,都知道符皇后和一个六岁的孩子撑不起场面,都知道躺在病床上的郭荣,没法再站到朝堂上扭转局势了。 是继续忠心于大周,还是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现实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所有人面前。 历史上范质毫无疑问选了后者,王溥态度模棱两可。 只有魏仁浦忠心于大周,也只有他做了最后的抵抗。 范质这种有实权的会巩固自己的势力,其他实力弱的,自然会去投靠别人。 不一定非得等到郭荣去世才会有变化…… 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早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 其他人的态度可以不管,但范质、王溥、魏仁浦这三个有调兵权的文臣,他们的态度可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 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略文臣的动静那可是相当不明智的。 也许是受老观念的束缚,或者太重视赵家了,赵普忽略了这一点。 好在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汴京的乱局有点超出他的预料,不过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说到底,问题就在自己和赵匡胤身上。 历史上的郭荣组不成军方三巨头互相牵制。 以至于赵匡胤一家独大,掌握侍卫亲军司职权的韩通跟赵匡胤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历史上郭荣好多政策都是用来牵制赵匡胤的。 只是被赵匡胤、赵匡义、赵普这些人给化解了。他们利用人的贪心,打破了郭荣精心布置的平衡。 有人说为啥不把赵匡胤除掉,一了百了。 这就想得太简单了,一方面郭荣病得又急又重,很多事顾不过来。 更重要的是当时天下还没统一,周围都虎视眈眈的。 先不说继续完成统一大业,没有厉害的将军。就面对四周的强敌,还有大周内部那些骄兵悍将,孤儿寡母怎么能守住天下? 赵匡胤确实是个大威胁,可要是没赵匡胤来管那些骄兵悍将,大周的情况会更糟糕。 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赵匡胤不管是名声还是自身实力,都比历史上差得远。 赵匡胤不是个安分的主儿,所以跟历史上那种胜券在握、淡定从容不一样。 实力不行的他,反而更危险。为了在不久的将来能跟自己对抗,正在拼命发展壮大自己。 郭荣甚至为了让赵匡胤能跟自己差不多,还会在这方面给他一定支持。 本来郭荣的身体就不好,汴京上下人心惶惶,赵匡胤又不停地搞动作,其他武臣难免受到影响,跟着拉帮结派。 文臣对局势看得更清楚,也难免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这么一来,局势越来越动荡,就避免不了了。 以前的郭荣只是知道赵匡胤有雄心,而现在的陈安却清楚,从郭荣病倒那一刻起,赵匡胤的雄心就变成野心了。 这可是要命的。 大周现在还没统一,西蜀、南唐、武平、吴越只是表面上归顺,北汉、南汉还自称皇帝,占着大片地方。 定难军也是表面听话,甘州回鹘,沙瓜二州的归义军…… 还有契丹这么强大的外敌…… 未来的路还长着呢,陈安不想跟赵匡胤没完没了地勾心斗角,也不放心让赵匡胤带兵出征,更不放心让他在后方坐镇。 从赵匡胤的角度来说,趁自己不在的时候,抢点资源,扩充实力,这在情理之中。 可就这么个情理之中的事儿,很有可能让他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是个机会!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陈安看着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把心里的阴霾都扫掉了,脑子里闪过一句话:“首战即终战!” 目光变得坚定、果断! 越晚跟赵匡胤撕破脸斗,对大周的伤害越大。 长痛不如短痛,不要剑拔弩张的前奏,也不要互相消耗,一出手就是生死决战。 赵匡胤必须倒下。 前世郭荣聪明了一辈子,唯独在赵匡胤身上看走了眼。 赵匡胤能战能打,满腔热血,壮志雄心。 前世郭荣有秦皇汉武之志,最崇拜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眼中赵匡胤就是他手中的蒙恬、卫青,英雄豪气,为自己南征北战…… 前世郭荣怎么也想不到赵匡胤心如此之大,竟然看上了自己的位子。 喜欢乱世枭皇: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