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第92章 :五姓七望的力量

   看着李世民脸上的错愕,冯智彧开口解释道:“陛下,臣的意思是……此番倭国使臣的到来,其实是大有可为的。”   “大有可为?”李世民并没有理解冯智彧的意思。   “能有什么可为的?使臣朝拜而已,虽然算是个乌龙,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作为的。”   “就算是有,他们背后的那个小国,能有什么作为?”   “陛下……”冯智彧微微摇头,表情变得凝重了起来。   “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此前您让谯国问过臣,对于某些人……”   “你有办法了!?”李世民的眼中顿时有一抹精光闪过。   但是,还没等冯智彧开口,李世民就立刻警觉了起来。   抬手止住想要开口的冯智彧,李世民轻轻地咳了两声。   冯智彧见状好奇地竖起了耳朵,但是很可惜,他什么都没听到。   “好了,说吧。”   冯智彧四下看了看,他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听到,不知道李世民到底做了什么,不过这跟他都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李世民都说保险,那就肯定保险了,最起码以冯智彧在长安的力量,做不到比李世民更加保险了。   “不是办法。”冯智彧微微摇头。   “只是一个想法,不过对比起陛下您与齐国公等人的想法……不是臣大言不惭,可能真的会快一些。”   “不过,相对来说,困难也是有的……”   “说说看……”李世民看了看冯智彧,带着几分犹豫地说道。   冯智彧没有着急解释,反倒是先提了一个问题:“不知道陛下您认为,削弱五姓七望,甚至让在接下来的大唐中消失,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最好的方法吗?”李世民闻言顿了一下,随后才说道。   “朕觉得,最好是不动兵戈就能做到让五姓七望不再影响朝政乃至时局的走向,还有就是其实力和地位也都需要削弱。”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全方面的削弱,是吗?”冯智彧闻言微微一笑。   “没错。”李世民的眼中带着希望,但又有些忐忑。   ……   其实,李世民对于五姓七望的忌惮,很多人都想象不到。   因为,五姓七望的强大,可能超出绝大部分人的想象。   在很多人的思维中,五姓七望就相当于割据的势力,相当于是国中国的存在,但实际上远不止如此。   实际上的五姓七望,其实可以说是操控了整个初唐,甚至是中唐以前的唐朝走向。   就说如今的大唐,从晋阳起兵到玄武门之变,两次从龙之功,也只是让河东裴氏、京兆韦杜、清河房氏以及河南长孙氏等世家进入了朝堂。   其余的官员,要么直接是五姓七望的子弟,要么就是归附于五姓七望的那些世家的子弟。   朝堂不是皇帝的一言堂,皇帝也需要顾虑群臣的建议,所以占据了极大朝堂势力的五姓七望,完全有着左右大唐走向的能力。   不过,世家也不是无脑控制朝堂的,基本上只要不从根本上损害世家的利益,五姓七望基本不会和皇帝对着干。   就好比此前的北征,虽然有些波折,但从根本上来说,五姓七望对朝廷的影响力没有发生过大的改变,没有新的官员和将领被提拔任用,权力方面五姓七望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损失。   至于经济方面,战争必然会使粮食等各种战略物资的价格上涨,这对于世家来说是好事儿。   但是,作为皇帝的李世民肯定是无法接受五姓七望继续这样下去的。   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因此,历史上的李世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重修《氏族志》到扶持那些小的世家进入朝堂,再到任用外族将领,以及科举制度的改革等等等等。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哪怕是李世民,在和世家的对抗中也没有讨得什么好处。   氏族志?世家不在乎,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李世民强行挽尊的操作反而更能坚定他们五姓七望的地位。   任用外族将领?世家不在乎,因为他们把控着朝堂,只要把控住了朝堂,就可以做到没有战争,那要外族将领何用?   改革科举制度?   笑话!哪怕是李世民把科举的门槛降低了,让很多原本没机会的人也可以参加科举,但是别忘了大半个朝堂都被五姓七望把控着!   这么说吧,在整个唐朝中,清河崔氏出了状元七人,博陵崔氏九人,荥阳郑氏八人……   就这么说吧,就连赵郡李氏,在唐朝时期也有过七个状元!   这还没算那些五姓七望为了利益分配,笼络那些小世家所让出去的。   可以说,唐朝的科举门槛看似下降到了寒门子弟也可以参与的地步,但实际上仍旧是在世家掌控的范围之内的。   毕竟,只要权力到了,透题……也不是很难。   李世民看似风光,但实际上很多的难处都不为人所知,尤其是在五姓七望这方面。   但是,也正是如此,李世民才知道全方面的削弱世家有多难!   甚至可以说,李世民都曾经想把削弱五姓七望这件事交给自己的儿子来完成,因为短期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过多的权力让五姓七望把持着上升通道,让更多的五姓七望子弟进入朝堂,获得更多的权力,从而形成了闭环。   ……   “陛下也知道,臣有一支船队,这些年来走了不少的地方。”冯智彧的话让李世民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却并没有打断。   “早些年,臣的这支船队曾经去过倭国,发现了两座矿产。”   “矿?”李世民闻言皱眉。   “铁?不对,能让你在这时候提出来的……难道是铜矿?”   “都不是。”冯智彧摇摇头,眼神变得深邃了起来。   “是一座金矿和一座银矿。”   “金银矿?”李世民并没有显得多高兴,而是皱着眉头说道。   “用金银来对抗五姓七望?这可能有一点……”   一时之间,李世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冯智彧。   冯智彧见状也只是笑笑,因为二十多年的亲身经历让他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金银在唐朝的货币体系中地位很高、价值也很高,但实际上却很少会用到。   正是因为金银的价值实在是太高太高了,高到了什么地步呢?   这么说吧,一个人,一辈子,所用到的钱可能都达不到一两黄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