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点亮大明的未来
大年初一,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新年喜悦中的时候,天启皇帝带着哼哈三人组来到了皇家科学院,未来10天,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一年多的多方准备。 相对于蒸汽机,天启更为关心的一件事已经可以提上议事日程了。 皇家科学院已经通过反复测试将蒸馏酒的工艺不断改进,并且在不断探索中,通过观察酒精的清澈度,还有就是通过燃烧酒精来观察火焰的颜色和强度来判断酒精的浓度。 此时大明科学院已经可以将酒精的浓度提高到了90%以上,医学用的75%浓度的酒精也可以批量生产。 今天徐光启带领的团队制作的是乙醚,而且制作乙醚需要配套的玻璃器皿也已经就位。 这也要感谢汤若望在来到了北京后,汤若望其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按照天启的要求制作大型玻璃器皿。 乙醚其实最需要的就是高纯度的酒精和硫酸,硫酸作为工业之母在现代社会几乎是一己之力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它是最主要的催化剂和媒介体,催生了很多东西,譬如乙醚,譬如化肥,譬如氯化钾(罐头食物必需品)。 制作乙醇时最主要的就是巨大的三嘴的玻璃器皿,两个长嘴的器皿,一个用来作为冷凝,一个作为硫酸导入口。 最后一个就是硫酸和酒精反应后导出废酸气体的出口,这里由于没有橡胶所有密封都只能用陶瓷配合玻璃嘴的尺寸制作连接器后进行密封。 硫酸在明代早已能够制作,只是古人没有发现硫酸的巨大用途。 但是穿越客王迪在自己的化学中已经明确提到了硫酸的用途,所以徐光启利用明朝的技术,用绿矾为原料,放在蒸馏釜中煅烧而制得硫酸。 天启和徐光启在一个巨大的操作室外,看着里面工匠们将高纯度酒精加入硫酸中,混合均匀后加热,由于没有温度计,只能在慢慢摸索经验,按照天启的嘱咐就是用文火慢慢加热。乙醇脱水生成乙醚。 蒸出乙醚,用冷水冷却后,再加入硫酸和乙醇,继续加热蒸馏,直到乙醇全部转化为乙醚。 随后在不断蒸馏后,将乙醚和火碱溶液(也就是火碱和蒸馏水,加入少许硫酸后得到溶液)一起搅拌均匀后,就得到了乙醚溶液,经过两个时辰不断试验。 今天天启和徐光启终于到了差不多有5升的乙醚,乙醚可真是个好东西,它有很多用处,但是它是医学麻醉学的初始药品。 战争中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如果有乙醚的话,能减轻很多人的痛苦,配合上医用酒精就能拯救成千上万的人的生命。 在那个一个感冒就能夺取成百上千人生命的年代,乙醚和酒精的诞生无疑是划时代的。 汤若望更是好奇满满的用一个小玻璃瓶盛了一些乙醚后,用一只皇家御犬做了测试。 结果就是沾有乙醚的棉布捂住了狗的鼻子后,没多久狗就昏睡过去,即使是用刀刺都没有唤醒。 就当所有人都感觉到惊奇的时候,半个时辰后这只狗在所有惊讶的眼神中醒了过来。 但是这只是开始,未来10天,天启和徐光启最为重要的事只有两个,那就是合成青霉素和雷汞。 而这两个对人类都算划时代的物质,将会彻底点亮整个大明,不管是在医学上,还是在武备上。 穿越过来一年多了,为了造福大明亿兆黎民,天启(或者说是王迪)自从来到这里后,就开始收集茼蒿,茼蒿是明代南方春季蔬菜之一,其自古即做药用。 唐代孙思邈曾收载于《千金方》中。中医学认为,茼蒿味甘、辛,性平,无毒,可清血养心,润肺消痰。 茼蒿医学作用在明朝的李时珍巨著《本草纲目》中更是记录言之凿凿。 但是在后世中的医学巨匠屠呦呦正是茼蒿,提炼出了青霉素。这是将华夏人平均寿命提高了整整18岁。 这无疑是巨大的功绩。也正是青霉素帮助后世彻底灭绝了天花和疟疾。 如果能在此时此刻搞出青霉素,不管是民生,还是战场都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对伤寒,疟疾,天花等中世纪世界上导致上亿人死亡的疾病都是药到病除。14-16世纪欧洲的黑死病,伤寒近乎灭绝了整个欧洲。 当天启把青霉素的制作告知了徐光启和太医院医政缪仲淳和科学院的医学主事吴有性后,几乎是把他们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所有人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开始制作青霉素。 众多工匠先将青蒿草粉碎,放入一个巨大灶台之上的巨大铁锅,然后加入乙醚,文火开始加热,进行搅拌,分别对无青蒿素、含杂青蒿素及无杂青蒿素进行洗脱。 最后将锅中的液体收集起来,然后停止加热后,放置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冷却和结晶,等待所有的茼蒿膏结成绿色晶体。 就在这样,众人在科学院中反复不断的加热和冷却,在经过三次不断反复加热提纯后,最后形成了一锅清澈的青蒿溶液。 然后通过蒸馏法将青蒿溶液又是反复蒸馏后,得到了毫无杂质地淡白色液体,冷却后得到了白色至灰白色结晶粉末。 当白色粉末出现后那刻,天启几乎是兴奋的紧握双拳。所有人还在若有所思,充满疑问的时候。 天启已经把青霉素的用法以及配套注射的器具都写了下来,还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注射器材拿了出来。 中华五千年辉煌灿烂,但是建奴入关后我中华很多的瑰宝都遗落了,就如同注射器具,一开始天启还是非常头疼的。 但是在遇到科学院的医学主事吴有性后,当他看到吴有性手中那个精致的银质的空心针时,几乎是开心了几天没有睡着。 中医中针灸专用的空心针法在明朝时广泛应用但是建奴入关后,近乎绝迹,这是真的事实,而空心针法,加银质底座通过明朝已经非常成熟的锻件焊接法焊在一起或者卯榫结构固定,这就构成了最初的针头。 有了针头后,即可和天启设计让汤若望制作的活塞式针筒进行连接,构成了在19世纪末才出现的注射组件,这又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提前了300多年。 此刻用盐和蒸馏水混合后,加入了少许了青霉素的溶液被放在一个玻璃小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