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忙碌的一天
寒冬腊月,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席卷长安城每一寸土地,雪花如鹅毛般纷纷扬扬洒落,将整个城市装点成一片银白世界。 街道上行人寥寥,这种鬼天气,大家都更愿意待在家中,躲避这严寒侵袭。 而在王家商铺内,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王楚然深知颜末习性,在这样的天气里,他要么慵懒地窝在家中,要么前往春华楼惬意地听曲儿,总之,出现在这商铺里实在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自王子昂接手琉璃生意起,开业那日颜末来过之后,两个月时光匆匆而过,他就像个消失的影子,再也未曾踏入这王家商铺一步。 说他心宽也好,说他是个甩手掌柜也罢,事实便是如此。 现在呢,王楚然甚至还有一种想法,春华楼才是颜末的产业,至于里面女子,她也只是听说,没有见过,亲哥王子昂肯定不让她进去,但颜末在里面的事迹,王楚然知道的清清楚楚。 去了三次,写了二首诗,改了一首曲子,这要不是颜末所为,王楚然还以为长安城又出了一位大才子呢。 颜末站在店内,表妹这般直白地盯着,竟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今日前来,本就没有什么特定的事务,只是单纯想过来看看。 商铺里顾客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有的客人在精心挑选着商品,偶尔有目光落在颜末身上,打量一番后,只觉得这年轻书生模样生得颇为俊俏,随后便又继续专注于手中货品。 还有一些外国客商,他们面容、服饰与本地人有着明显的差异,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话,正和店员激烈商讨着价格。 那些外国商客眉头紧皱,不断比划着,似乎觉得商品价格太过昂贵,而店员们也坚守立场,分毫不让,双方僵持不下。 “外来商客多吗?”颜末突然转头,目光带着询问看向王楚然。 王楚然微微一愣,几秒钟后才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她作为这家店铺的实际掌舵人,每日与这些外国商客打交道,早已见怪不怪,甚至心底里对他们生出了些许厌烦之意。 这些外国商客一个个看似五大三粗,实则心眼儿多得像蜂窝,精于算计,总想着狠狠压价,好从中谋取巨额差价。 “很多,现在这还算少的了,表兄,你是不知道,这群人贼得狠,别看外表憨厚,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有时候简直能把人气个半死。” 王楚然毫无避讳地说道,哪怕那些外国商客就站在一旁,能清楚听懂汉话。 她甚至还大胆地反瞪了回去,那眼神仿佛在说:“爱买就买,不买就赶紧滚蛋,别在这儿浪费我的时间。” 颜末被表妹这突如其来的气势吓了一跳,他印象中王楚然向来是温文尔雅、温婉动人,没想到竟也有如此泼辣、强硬一面。 仔细一想,这也难怪,任谁整日面对这些刁钻外国商客,恐怕都难以抑制内心的怒火,发飙也是迟早的事情。 “这是得想个办法,不然总这么着,还不得把我表妹气成球。”颜末喃喃自语道,他脑海中飞速地运转着,思索片刻后,眼前突然一亮,计上心来。 “一会你安排人去通知表哥,就说我在锦华楼请客,让他务必到,到时候你跟他一起去。” 王楚然一听要去锦华楼,刚刚还因外国商客而阴沉的小脸,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之前的不愉快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她拉住颜末的胳膊,眼睛一眨一眨,眼神兴奋:“表兄,到时候让大厨做宫保鸡丁,荷叶鸡,还有火锅。” 王楚然说着,嘴角不自觉地流下了一丝口水,她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品尝过锦华楼的美食了,心中思念如潮水般泛滥。 平日里在店里忙碌起来,她也曾派人前往锦华楼打包饭菜,可每次去都是人山人海,食客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根本难以买到她心心念念的菜肴,尤其是火锅。 在这个季节的长安城,新鲜蔬菜本就稀缺,就连皇宫之中,想要见到像样的蔬菜也并非易事。 而这里的人们喜爱火锅,一是因为其吃法新奇独特,二是可以趁着涮肉的间隙,与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畅所欲言地吹牛打趣,再配上一壶香醇美酒,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 颜末看着表妹那副馋猫样,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轻轻拍了拍王楚然的手,宠溺地说道:“没问题。” 在颜末心里,只要王楚然不要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他定会竭尽全力满足表妹的心愿。 王楚然开心笑了,她松开颜末的胳膊,转身对着一旁的店员吩咐道:“你现在就去告知大少爷,表兄在锦华楼请客,让他黄昏之前赶到店里。” 店员领命,匆匆离去。 闲来无事,王楚然拉着颜末参观了一遍商铺,与第一次来大为不同,二楼和三楼同样对外开放,一楼商品琳琅满目,那二楼和三楼,则要少很多,论品质而言,那一楼的琉璃可就差很多。 参观完商铺后,颜末与王楚然又寒暄了几句,便带着小玉离开了。他们的目的地是万年县县衙所在地,其在东市的另一头,有一定的距离。 再过一段时间,颜末就要到万年县上任了,他其实还想着让李世民收回成命,可每次提起,李世民都是一句话怼了回去,颜末也没辙,谁叫人家是皇帝。 颜末起初本想着走过去,可这寒冷的天气以及厚厚的积雪最终让他败给了现实,无奈之下,他还是老老实实坐在了马车里。 小玉坐在马车中,昂着小脑袋,眼睛里满是兴奋的光芒,犹如繁星闪烁。刚才在商铺的时候,她的嘴巴就几乎没有合上过,一直不停地发出惊叹声:“公子,那些琉璃真的很好看。” 目不转睛地盯着颜末看,却发现自家公子的脸上并没有什么情绪波动,仿佛那些精美的琉璃在他眼中不过是寻常之物。 小玉哪里能知晓,颜末来自后世,见识过无数的奇珍异宝,几个小小的琉璃制品又怎会轻易吸引他的目光。 颜末察觉到小玉的疑惑,笑了笑说道:“你要是喜欢,到时候让表妹送一车到颜府,到时候,你就可以好好欣赏了。” 对于小丫头的兴趣爱好,他自然是愿意满足的。小玉却摇了摇头,说道:“公子,我只是惊叹,并不是想要,就像公子您曾经所说,只可远观不可近玩焉。小玉觉得,欣赏琉璃就应该是这样的心境。” 颜末看着她,眼神中满是好奇,调侃道:“你这个小丫头,竟然偷听。” 他可是清楚地记得这句话是在深夜赏月时所说,没想到竟被小玉这小妮子偷听了去,不仅如此,还能活学活用。 小玉嘿嘿一笑,回答道:“公子,您是不知道,平日里您随便说的一句话,小玉都记在心里呢。” 小玉心中满是能跟随颜末这样的公子的满足感,尤其是在她开始学识字之后,越发懂得珍惜这样的机遇。 此时,马车外天苍苍,大地一片白茫茫。马车行驶在大街上,由于积雪的缘故,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马车的速度也依旧十分缓慢。 又过了好一会儿,马车才终于在县衙门口停了下来。颜末并没有直接走进县衙,而是转到了一旁,直至停在一个写着“不良人”的衙门门口。 这不良人,原本不过是一群不良之辈的聚集地,如今却成了治安大队。颜末心中暗自思量,想必要不了多久,或许会发展成像锦衣卫那样的组织,不过李世民肯定不会给予它那般巨大的权力。 心里这样想着,颜末便走上前敲门。 没一会儿的功夫,里面的人推开门探出个脑袋,嘴里还在不停地嚷嚷着:“谁啊,这个鬼天气上门,是不是……” 可当看到是个俊俏书生时,又想到不良帅的话,到了嘴边的话又赶忙咽了回去,然后对着颜末行礼,恭敬地说道:“这位公子,不知有何贵干?” 颜末面带微笑,礼貌地说道:“麻烦通知一下颜子善,就说颜家子初登门拜访。” 那人一听是颜家人,态度比之前更加殷勤,连忙让颜末先进衙门,接着便快速跑进去通知颜子善。 没一会儿,颜子善就跑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长剑,额头布满了汗水,显然是刚在进行训练。 见颜末站在那里,颜子善上前就是一拳头捶在颜末胸口,笑着说道:“你啊,还知道有我这个堂兄,怎么,听说你最近喜欢去听曲?” 颜末心中暗自感叹,果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甚至都能预感到,等见到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肯定也会提及此事。 他只好回应道:“堂兄说的哪里话,你看这寒冬腊月,还下着雪,我依旧冒雪前来看望,你不应该感动一下?” 这反问可把颜子善给问住了,他无奈地说道:“行行行,我说不过你,说来也是,下这么大的雪,你怎么跑出来了,这不像是你能做出来的事。” 颜末有些无语:“我平日里是懒了一些,但也不至于这么懒吧,再说了,这么大的雪,最适合打雪仗了,要不你叫人一起来打雪仗?” 颜子善此刻可没有闲工夫去打雪仗,自从成为不良帅后,他能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上次一连休息五天,还是靠颜末向李世民提了一嘴。 如今,又回归到了之前那种忙碌的生活节奏,每日都有训不完的不良人,连酒都喝得少了。 颜子善带着颜末走进衙门内部,里面的不良人看到颜末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这年轻公子就是颜末? 颜子善说道:“你今天来,不会只是单纯来看看我吧?” 颜末笑着回答:“说来还真是,我带着小玉先去了王家商铺,然后直奔不良人衙门,在这里就你一个熟人,不然来看空气?” 颜子善自然不信,“那倒也有可能。” 说着,颜子善领着颜末与小玉进入不良人衙门,里面的景象让小玉不禁有些好奇地四处张望。 院子里,一些不良人正冒着严寒在角落里练习拳脚功夫,他们身姿矫健,出拳有力,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一股坚韧与狠劲,尽管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他们身上,却也没有丝毫影响他们的训练热情。 颜子善带着颜末和小玉来到一间较为暖和的屋内,屋内生着炭火,暖意融融。 颜子善用布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笑着对颜末说:“别看这天气冷,真动起来,没两下就是一身汗。” 颜末轻轻摇头,坐在炭火旁,伸出手感受着温暖,说道:“就你那坐不住的样子,不出汗也就怪了,反正我是学不来,有你这功夫,还真不如听一曲,让身心得到放松。” 颜子善笑着点了点颜末,“你啊,听叔母说你喜欢听曲,起初我还不信,后来听外面人说,你在春华楼又作诗又改曲,我才意识到你肯定迷上了,不过你可别忘了,虞家小姐还等着呢,还有不到一个月,她就要架近颜家。” 颜末笃定,“放心,梦岑可不是普通女子,绝对不会在意别人的说法,就算现在有人在她耳边吹耳旁风,她只会当成一个笑话。” 颜子善酸了,“啧啧啧,你还是别说了,听得我想打人。也不知道你上辈子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能遇到虞梦岑这样的好姑娘,我啊,也不知道能不能遇到。” 说来,颜子善早已经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颜末也不是一次听父亲颜相时说过,你大伯现在天天发愁,说自己何时能抱上孙子。 甚至,连颜相时都开始病急乱投医,让颜末帮颜子善物色贤良女子,颜末也是无奈,他认识几人?而那些女子一个两个,表里不一,根本配不上颜子善。 “要不我给你举办一个相亲大会?” 颜末笑着提出意见,要是颜子善同意,他分分钟把相亲大会的事传遍整个长安城,而且颜末相信,绝对会有不少女子前来,就算是撒网,也能捞到一两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