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第 68 章 围点打援(三)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独钓客 3083 2024-12-19 02:54
   七月最后一日的夜晚。    月色如镜,映照出了大地的轮廓,繁星如灯,照亮了前行的路程。    高桥镇里的不少清兵这时已经开始歇息了。    巡逻的清兵,沿着防线不停地漫步着。    一处临时构建的垛堞之上,这里面有清兵的一小队驻防在上面。    一共有七个人,不对,有八个。    因为有一个清兵正趴在角落,偷偷摸摸小憩了起来。    还有三个清兵聚在一起抽起了旱烟。    吞云吐雾的样子,很是销魂。    另外有三个清兵聚在一起,好像趁着月色在玩一个赌博的游戏,不知道是什么牌戏。    唯有一个老头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他在望着天上的月亮,看他的神情,应该正在思念他的家乡,思念他的妻儿。    这个清兵叫邓焕庄,本世代专营茶叶生意,曾经在广州,天津,上海,香港和秦皇岛等地都开设祥发源茶庄。    邓焕庄亲眼目睹了西方列强军舰在中国海区横行,立志献身保卫海疆,于是弃商从戎。    还把他不满四岁的孩子改名为邓世昌,希望国家日益昌盛。    他之前一直在上海驻守海防。    这次为了剿灭常州的发匪,知府乔松年动用了他可动用的一切军事力量,其中就有邓焕庄所在的那支海防驻守部队。    邓焕庄是有骨气的,他自然不屑于与他这些有劣根性的战友同流合污。    他深深叹了一口气,这一刻,他不知道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他本是雄心壮志的弃商从戎,可现实却磨灭了他的意志,他现在不想待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被包围着,他想念他的妻儿了。    他现在68岁了,在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高龄的存在,他本应在这个时候安享晚年的,而不是在这个地方打仗,但他为了那一腔热血,来到了此地。    64岁的他才生下邓世昌,他现在特想回去抱抱他的昌儿。    邓焕庄叹气一声,低头看向了远处的敌军阵地。    突然他的眼神流出了惊恐之色。    因为从发匪挖掘的堑壕里面,在月光的照耀下,无数的人影从里面爬了出来,正向他们悄悄摸了过来。    “敌袭。”    邓焕庄用尽全身力气吼道,由于太过用力,不停地咳嗽了起来。    “怎么可能。”    邓焕庄的战友讥笑地说了一声,然后漫不经心地起身前来观看。    “砰。”    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喉咙,鲜血顿时从喉咙溢了出来,他想要捂住,却怎么也捂不住,没一会儿,睁着眼睛倒在了地上。    正在进攻的太平军中,狙击手老韩看了看被他击倒的清妖,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继续抬枪准备瞄准下一个。    老韩的枪声,仿佛就是这场战争的信号弹。    顿时无数枪声响起。    东征军将那些清军留在祝塘来不及带走的清军大炮也派上了用场。    对着高桥镇里面那些清军驻扎的军营,一阵狂轰滥炸。    一时间,火光冲天。    夏夜共长天一色。    在月色和星光共同的照耀下,黑夜宛若白昼。    没错,这是赵苟的东征军开始进攻了。    这一次,赵苟一改打攻城战不宜夜间作战的惯常战法。    赵苟这次发动攻城战选择夜晚的原因有几个。    一是月色不错。    二是星星挺多。    三是高桥墙不高,城不厚,都是临时组建的垛堞,而且许多还是他们东征军自已修建的,非常的熟悉。    四是他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五是夜战能够让和春的情报以及支援容易出现误判。    还有一个最主要原因的是,趁着夜色的掩护,独立团能够更好迅速又及时地移形换影。    战争爆发得很快。    清兵防不胜防。    数千支洋枪的威力,让驻守高桥的清兵苦不堪言。    高桥镇的外围很快就沦陷了。    包括刚刚邓庄焕所在的那处垛堞。    邓庄焕幸好及时往镇里撤去了,否则他已成了一具尸体。    高桥镇外的一处小树林里,一个老百姓趴在树上望着高桥镇太平军疯狂的进攻,大吃一惊。    密密麻麻的枪声和轰隆隆的大炮声犹如音符一般传入了他的耳朵,从他的视野看去,高桥镇成了一个火镇。    他赶紧爬下了树,骑上树下的骏马,飞快地向顾山方向疾驰而去。    同样的情形在高桥镇外不同的地方几乎同时发生。    这说明和春在高桥周围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斥候观察着这里的局势。    不过赵苟也在重要的路口,安排了东征军的斥候。    东征军的斥候见不一会儿就有数骑往顾山方向疾驰而去。    立马回去禀告给了赵苟。    就在和春的斥候离去没有多久,数百独立团的兄弟在赵苟的命令下开始有序地从战场上撤离了出来,跟骑兵旅的兄弟一起驾马向阳山疾驰而去。    其中这批独立团的兄弟,在路上还遇到一个正要骑马回顾山的清军斥候。    当然独立团的兄弟们不可能放过他,这个清军斥候立马成了道铺边的一具野尸。    没过多久,独立团的兄弟们陆陆续续从战场之中撤离了出来。    向着阳山方向急行军而去。    独立团虽然撤走了,但是高桥的枪声仍然不断。    密密麻麻地响个不停。    因为之前的战争中那些长枪旅的枪支还有缴获的洋枪队的枪支全部装配给了新军里之前没有枪支的士兵。    这一装备下来,又可以弄出一个长枪旅和小半个独立团。    高桥镇里。    当得知发匪趁着月色发动了夜袭,听枪声有几千支长枪的时候。    苏州兼上海知府乔松年一下子瘫在了凉椅上。    他之前是多么傲气,现在就有多么恐惧。    乔松年现在恨透了和春,恨死了他的见死不救。    他连续几日派兵突围出去前去求援,都没有求来和春的影子。    不过乔松年恐惧归恐惧,他是不会向发匪屈服的。    一向对发匪嫉恶如仇的他,不顾亲卫的阻拦,亲自披甲执锐站到了战场的最前线。    乔松年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清军的士气。    原本一边倒的局势,被乔松年硬生生给扳了回来。    清军的武器比不上东征军。    但好在他是防守一方,可以等东征军冲上来后,与之肉搏。    但赵苟也不是傻的,老子有枪械优势,还傻乎乎跟你肉搏?    那不是白白牺牲东征军的性命吗?    从这里开始,狙击手就开始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它独特的优势。    在占领外围的垛堞之后,狙击手们很快就爬了上去,占领高处位置,趁着月光看着镇中的防守。    不时地打一下冷枪。    那些冒出头来探望的清兵,有不少成了他们的枪下亡魂。    赵苟还特意在战前教了东征军在打这种巷战时要学到的一个东西。    那就是“清点”。    一处接一处地慢慢扫荡过去,不要给对方任何偷袭当老阴比的机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