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兵贵神速
严庄得知消息后大喜,当即手书一封给阿史那承庆表示感谢。 随后他又以安庆绪的名义封阿史那承庆为楚王,河南节度使。 同时被加封的还有尹子奇、史思明、崔乾祐、安守忠四人。 尹子奇被封为吴王,淮南、淮北节度使。 史思明被封赵王,河北、范阳节度使。 崔乾祐被加封魏王,河东节度使。 安守忠被加封雍王,关内节度使。 尹子奇虽然被封王,但却并没有立即回师救援洛阳,此时他对安禄山之死还是心存疑虑的。 这倒不是因为他对安禄山有多忠心,而是担心安庆绪对自己不利。 尹子奇原本可是安庆宗的亲信,与安庆绪可并不对付。 安庆绪一上台就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如此做法如何能够不让尹子奇担心。 严庄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在加封尹子奇之后不久,又让安庆绪亲手写了一封信给尹子奇。尹子奇见信之后,这才领兵回援。 十月十二日,阿史那承庆军与刘策军在洛阳东南七十余里处相遇。 双方二话不说随即展开军阵,在此地展开激战,双方激战十余日,大小二十余战,始终难分高下。 刘策军本身携带的粮草就不多,经过这十余日的激战,粮草已是有些不足,再加上亲事司传来情报,尹子奇已经回军,为了避免被围,刘策只得下令退兵。 阿史那承庆见刘策退兵,猜到刘策当是欲从陕郡渡河。 因此下令给驻守陕郡的田承嗣,命其出兵拦截。 阿史那承庆这时的打算是把刘策军包围在陕郡据而歼之。 不过他显然是高看了田承嗣,田承嗣此人以孝道和长袖善舞著称。 其与叛军各将的关系都不错,为人处世也是极好的,就是不会打仗,胆子也比较小。 接到命令后,他犹豫了,虽然最后在下属的催促下还是出兵了,不过却是被刘策军一战击溃。 结果不但没有挡住刘策,反而把陕郡郡城给丢了。 陕郡的丢失,让叛军上下皆是颇为恐慌。 严庄派出了驻守洛阳的五万叛军配合阿史那承庆进攻陕郡。 刘策此时虽然占据了陕郡解决了粮草,但因为潼关还在叛军手中,若是继续在此停留危险实在太多。 在经过一番思量之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陕郡,退至黄河北岸进行休整。 叛军随即再次占领陕郡,严庄和安庆绪得知消息后,当即下令大赏三军。 安庆绪也是难得的从深宫之中跑了出来,下诏封阿史那承庆为相,开府仪同三司,同时也正式拜严庄为右相。至于陈希烈则被罢相。 刘策退回黄河北岸之后,反省了自己这一次的行动,并上书李恽承认自己的错误。 李恽收到刘策的上书之后,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奖赏了他。 刘策这一次的进军虽然最终被叛军击退,但在战略上却是极其成功的。 因为刘策军的行动,叛军被迫从南阳撤军,不但解了南阳之围,也让南方唐军的压力大大减轻。 刘策这一次行动之后,叛军不得不在洛阳囤积重兵,这就让叛军的机动兵力大大减轻。 另外因为刘策军的行动还让叛军疾病乱投医,大势封赏诸将为王,这其实也会导致叛军内部更加分裂。 就在刘策在黄河北岸休整之时,李恽经过对潼关周围地形的多次勘察也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在潼关南面为肴山,这肴山靠近潼关之处有一条南北走向长约三十里天险深谷,其南端始于秦补离岔峪口,北到潼关南面两公里左右的石门关。 整个沟谷势如壁立,灌木丛藤夹杂其间,少有人迹。 也正是因为有此险谷,潼关才会如此难攻。 如果能拿下此地那么,夺取潼关就很容易了。 不过想要夺取此地也不容易,为了为了守住此地,叛军在其西侧,修建了足足十二座堡寨,以拱卫潼关。 唐军前番进攻潼关,就深受其苦,不过兵法有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此地虽险,不过与蜀道、华山相当。因此李恽相信,定然有部分夺取此地。 思忖多时,李恽又亲自带人进入山中进行了一番探查,最后李恽下定决心就把叛军以为最险要之地当着突破口。 回到军营之后,李恽立即召集众将议事。 当李恽在军议之上提出自己的计划时,立即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 因为自从潼关建立后还没有人夺取过此险谷,在许多人看来,要夺取此地,还不如直接强攻潼关。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表示反对,张兴、李瑄、高适等人就表示了支持。 因为支持和反对的人各占一半,李恽索性带着众人直接到了险谷面前。 众人抬眼望去,只见两侧山峰巍峨,峭壁如削,直插云霄,仿佛是大自然用巨斧劈开的一道裂缝。 其间还隐隐可以看见叛军布置在其上的营寨。 李恽指着前方高峰道:“诸君若是我们能夺取此峰,在其上建立炮兵阵地,叛军能挡乎?” “殿下,咱们真的要从爬上此峰?” 已经升任一军军使的李宁看着眼前的山峰不禁吞了口唾沫。 此峰确实是太险要了,就算是华山也不过如此。 这样的险峰仅仅是人爬上去就已经很困难了,更何况还要把火炮运上去。 仆固怀恩等人看着眼前的山峰也是皱起了眉头。 不过众人并没有着急说话反对,众人都相信李恽定然是想到了办法。 李恽这时环顾众人道,“此处虽险,但事在人为,叛军绝对想不到咱们会从此峰进攻,再则也有言,“办法总比困难多……某还记得曾经听过一句话“这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后人就不能走了吗?” 李瑄看着群山点头道:“殿下所言甚是,事在人为,只要能拿下此地,咱们至少可以减少十万人的伤亡,为了兄弟们少流血,也当试一试……” 李恽这时也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虽然还是有些人在心中质疑,不过按照李恽的计划就算失败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是以最终众人皆认可了李恽的计划。 李恽满意的笑了笑,下令从当地寻找熟悉此地之人,并颁下了重赏。 很快派出去找人的斥候就带回来一老一少两个人,看样子应该是祖孙。 “老丈对这此地熟悉?” 李恽和颜悦色的向那老人。 那老人闻言恭敬的道:“小人世代就以采药为生,这方圆百里怕是没有人比咱更熟悉的了……” 李恽面上带着微笑道:“某如今欲登上此峰,不知可有道路通向此峰?” 老者此时已经平静了许多,他躬身道:“启禀明公,这路说有也有,说无也无……” “这沟中确实有一条只有采药人才会走的小道,不过小道却是非常危险,稍不注意就有性命之忧。” “不知老丈可能带我等上去?” 李恽继续询问。 那老者此时面露为难之色道:“这路一般只有老练的采药人才能上得去,一般人恐怕……” 老者虽然没有说出来,不过李恽已经明白他的意思。 “不知要登上此峰需要注意些什么?” 询问间李恽还命人取来了一些赏赐之物。 老者得了赏赐之后,非常兴奋,当即向李恽说了一番采药人的技巧。 李恽听得却是连连点头。 老者的言语却是让他生出了成立一支特种兵的想法,这也一直是他以往忽略掉了的地方。 现在仔细想来在关键时刻一支懂得特种作战的军队其实是很有用的。 就比如如今这种情况,若是有一支特战队在就简单很多了。 “老丈,不知这周围的采药人多吗,可否替我邀请来此!” 老丈一听面露诧异之色:“不知将军要这么多采药人是……” 李恽从他的话语中很明显感觉到了一丝堤防。 李恽让人给老者上了一杯酒,笑道:“老丈,实不相瞒我欲占据那高峰,夺取此地……正需要老丈您的帮助!” “老丈放心,我只是想让人帮我训练士兵如何攀爬……还请老丈助我,不管成与不成某都有重谢!” 言罢,李恽郑重的给老丈行了一礼。 “使不得使不得,这不是折煞小人吗!” “将军放心,小人这就通知这周围的采药人……只是如今许多人都逃散了,小人也不知道能寻来几人。” “这个无妨,能来多少就来多少!” …… 老人离开后,李恽下令在全军挑选善于山地攀爬的士兵。 各营接到命令后,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把营中出身山区,善于攀爬的战士推荐了出来。 最后全军共选出了四千七百八十二人。 经过选拔最终留下了八百名最优秀的战士,编为一个大营,由自己的亲卫指挥刘欢统领。 那老丈这时也找来了周边地区的采药人,一共有二十三人。 李恽任命这些采药人为教练,训练士兵们攀岩和野外生存技术。 同时命将作营打造了一批辅助攀登以及在便于山地搬运物品的器械。 经过一番准备,在老者的带领下,刘欢带着一支精锐,携带着四门十六式火炮出发了。 为了掩护他们的行动,李恽再次对潼关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为了不引起怀疑,这并非是佯攻而是真正的进攻。 这一次唐军不但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大炮,还发动了蚁附攻城。 在炮火的掩护下,唐军填平了潼关外所有的护城壕,摧毁了叛军在潼关外所有的防御设施。 叛军上下的注意力完全被正面的唐军所吸引,谁都没有想到这只是唐军的一场战略欺骗。 尤其是当云梯搭上潼关城墙时,就连叛军主将崔乾祐也亲自登城指挥作战。 在正面战场的掩护下,刘欢的特战营顺利的避开了叛军的耳目进入了山中。 果然如同那老者所言,沿路山涧峻谷,走在上面,向下一望,让人心惊胆战,魂魄尽飞。 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只能依靠携带的绳索和攀爬工具进行攀爬。 唐军将士克服万难,在刘欢的带领下他们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终于登上山峰。 虽然经过精心的准备,但一路之上唐军还是损失了一百七十多名士兵。 抵达高峰之后,稍作休息,刘欢就安排构筑火炮阵地。 而这个时候,守备在此地的叛军还完全蒙在鼓里。 谁都没有想到,唐军竟然会从最险要,最难以逾越的山峰发起进攻。 刘欢构筑好炮兵阵地后,立即向李恽发出了信号。 “嘭!” 号炮的声音一下子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负责守备的叛军也被吓了一跳,叛军上下都意识到了情况不妙。 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李恽已经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叛军守军发现头顶有敌人的同时,唐军已经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轰轰轰!” 一发发炮弹不停的向叛军的营寨飞去。 实际上十六式火炮的威力是很有限的,他对叛军心理上的打击要远远强过实际的物理伤害。 叛军中本就有许多是摩尼教徒,尤其是其中的粟特人,他们相信神,坚信自己所行的事是正义的。 但此刻唐军从山巅上发射的炮弹却让他们的信仰崩溃了。 许多粟特人都以为他们被自己的神抛弃了,一些士兵甚至直接扔掉武器逃命。 “快逃吧,唐军必是有上天之助……” “守不住了……逃啊……” 这些粟特人正是叛军的中坚,他们的逃跑很快引起了叛军守军的集体溃逃。 李恽趁机指挥军队猛攻此地,此时叛军的各个营寨都处于混乱之中。 唐军很轻易的就杀入了第一处营寨,叛军如同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毫无抵抗之心。 这个时候崔乾祐也看到了前方出现的情况,他来不及多想,立即集结军队准备增援。 但艰险狭窄的道路同样限制了叛军的速度。 当叛军援军抵达时唐军已经占领了四座营寨。 叛军也知道此地的重要性,一旦此地失首,占据地形优势的反而会是唐军。 是以叛军援军一道,立即就对唐军发动了疯狂的反扑。 带领唐军先锋的李宁知道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拼命的时候了,他拔出横刀高呼:“重整队形……死战!” “死战……死战!” 他身边的亲兵也跟着高呼起来。 叛军虽然有着兵力优势,但因为地形限制,根本无法发挥这个优势。 此时占据山巅的刘欢也集中炮火轰击叛军援军。 因为叛军援军的军阵太过密集,是以却是让唐军炮弹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 每一发炮弹都可以在叛军的军阵中犁出一条血路来。 因为炮火的支援,叛军始终无法击溃进入此地的唐军。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上到此地的唐军越来越多。甚至还运上来了四门十六式火炮。 炮兵迅速组装好火炮,随后对着叛军就是猛轰。 叛军大将朱承熙眼看形势越来越不利,一咬牙带着人,准备从侧翼攀爬一道斜坡从后方突击唐军。 不过他们的动作被居高临下的刘欢看的一清二楚。 刘欢当即通过发出了信号,唐军弓弩手当即转移目标对着投降的叛军就是一顿攒射。 偷袭的这支叛军死伤惨重就连朱承熙也被射成了刺猬。 朱承熙的失败也代表着叛军的失败,越来越多的火炮被运上了此地。 “换霰弹!” “开炮!” 猛烈的炮火,让叛军士兵就如同割到的麦子一样成片成片的倒下。 巨大的伤亡让叛军再也承受不住,许多士兵不再理睬军官都命令,开始向后溃退。 蔡希德叹息一声,知道已经无可挽回,当即下令撤退。 随着叛军的溃退唐军终于占领了此地,战后统计,此战唐军一共伤亡四百八十六人,而其中一百七十四人是死在攀登的路上。 叛军更是伤亡惨重,根据李宁的估算叛军伤亡当不下万人。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侧翼的保护,潼关已经完全暴露在唐军炮火攻击范围之内。 唐军的炮兵可以居高临下的攻击潼关守军,此时摆在崔乾祐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出关与唐军决战,另外一条路就是撤离潼关。 这两条路都不是崔乾祐想选的,此时决战,虽然双方兵力相当,叛军还略有优势,不过质量却远远不如。 此时出关决战与灵璧之战时哥舒翰几乎如出一辙。 但就这样放弃潼关,崔乾祐却又是不愿意的,因为一旦放弃潼关届时,整个关中包括长安那就都会完全落入李恽手中。 自古有言得关中者得天下,若是李恽完全据有关中,叛军就难有翻身之机了。 整个形势就变成了隋末李世民与王世充的情况。 不过若是能够统合陕郡之兵再与唐军决战,那么胜负还未可知。 潼关危在旦夕,崔乾佑经过一番思考,最终决定向驻扎在陕郡的阿史那承庆求救。 欲合两军之力与李恽军决战于潼关。 但很可惜的是,因为郭子仪在南方展开的反攻,导致阿史那承庆不得不提前返回南阳 此时驻守在陕郡的只剩下田承嗣所部三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