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观政朔方
吉温上书之后,本就对李恽不满的门阀世家也发动力量纷纷上书弹劾李恽。各种罪名都向李恽身上泼来! “李恽私蓄甲兵,不得不防啊!” “李恽在朔方独断专行,出行仪仗如同汉时诸侯王……” “李恽横征暴敛,地方百姓苦不堪言……竟有人效孟姜女故事……” “圣人,那李恽……” 李隆基虽然并不相信李恽有谋反之心,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渐渐的李隆基心中也有些疑虑。 这日李隆基在宫中宴请宗亲,安禄山之子安庆宗与其妻荣义郡主也有参加。 宴席之上,安庆宗有意无意的把话题引向李恽。 就在众人讨论近日李恽被弹劾之事时。 荣义郡主高声道,“空穴来风,恐怕大臣们弹劾之事也是有些道理的!” 这句话被传入李隆基耳朵里面后,李隆基最终决定决定派人前往朔方探查情况。 …… 李林甫死后其后人的生活过的很是不如意。 李林甫刚死不久安禄山就上书诬告李林甫与突厥人,同谋造反。 安禄山还派突厥降将入朝作证。李隆基命有司审理。 杨国忠为了掌控朝堂,也支持彻查李林甫之罪。 杨国忠本来还想罗列一些罪状到李林甫身上。 还是因为李恽写信相劝方才放弃了这个打算。李林甫诸子这才保存了性命。 李岫也对此也一直心怀感激。 得知安庆宗与荣义郡主之谋后,他担心李恽被蒙在鼓里。 又想到李林甫临终前让自己前去投奔李恽。 当下李岫让妻子收拾好东西,第二日一早就带着妻儿和几名老仆,快马加鞭赶往安远城。 …… “节帅府外有一人自称是您的故人,前来求见!” “故人!” 李恽心中感觉有些疑惑,斟酌一番后,命李宁把人带进了府。 “小人李岫拜见节帅!” 李岫把姿态放的非常低。 “是你!” 李恽没想到来的的竟然是李岫。 “大郎今日来寻我不知所谓何事?” 李恽直言相询。 李岫当即也把知道所知之事全部告诉了李恽。 “小人如今也别无去处,望节帅收留!” 李恽思忖片刻之后,答应了他,这李岫也是有大才之人。 李恽最后任命他当任了司户参军。 “多谢节帅!” …… 天宝十四载六月,李隆基正式命光殿中侍御史、平原太守颜真卿为使,前往朔方以观朔方之政。 消息传到朔方时,李恽正与众人商议诸军大校之事。 闻听李隆基派遣之人乃是颜真卿即将来朔方,李恽不禁回忆起颜真卿的资料来。 颜真卿乃是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玡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颜真卿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原历史上后因得罪杨国忠,在安史之乱前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 安史乱起后,颜真卿率河北义军对抗叛军,被推为盟主,一度光复河北。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 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不过在后世,大部分人只知道他的书法,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其字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 在中国书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为百世之宗。 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合称为“颜筋柳骨”。 颜真卿在长安和朝堂的影响力却是不小。 不过他为人却很低调,并不与人争争权。 这样一个大BOSS要到朔方来考察,饶是李恽见惯了风雨也颇感紧张。 “诸公,刚刚收到消息,殿中侍御史平原太守颜真卿颜公不日将来我朔方观政……” 众人闻言皆是议论纷纷。 “节帅,这颜真卿何许人也……不会是来找茬的吧?” 有人问道。 李恽闻言却是大笑道,“诸君多虑了……颜公乃是名臣之后……此次来朔方说不得对诸君却有莫大的好处……” 赵广汉闻言却道,“遇到长安的官儿能有什么好事……” 高适闻言却是在一旁笑道,“赵将军可别小看这位侍御史,他可是天子近臣……一句话就可决我等生死……” 赵广汉咋舌道,“如此厉害啊……” 众人皆是对即将到来的颜真卿颇感兴趣。 李恽干脆也就借此机会向众人介绍了一番颜真卿的资料。 并同时告诫众人,届时不得冲撞了那位他。 众人皆是凛然应“诺”! 因为颜真卿即将到来,李恽与众人商议之后,决定推迟朔方大阅的时间。 这一次李恽举行大阅,其实也是对朔方如今军事力量和动员能力的一个检阅。 根据亲事司传来的情报,如今安禄山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恐怕距离他起兵已经不远了。 …… 天宝十四载六月初八,殿中侍御史,平原太守颜真卿为正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副使,出长安考察朔方之政。随行的还有程千里、张介然等李隆基的心腹之人。 离京之前安庆宗携容义郡主拜访了张介然。 两人在屋中密谈了两个时辰谁也不知道两人到底谈论了什么。 …… 六月二十二,颜真卿一行终于抵达了朔方。 为了表示欢迎,李恽等人出城三十里迎接。 “朔方节度使恽,拜见天使…愿陛下万年!” 李恽与颜真卿例行公事的互相见礼之后,同乘一车往安远城而去。 一路上两人看似在闲聊,其实都是在互相试探而已。 “节帅竟能把朔方建成如此之地,当真是劳苦功高啊……” “岂敢岂敢,颜公在长安侍奉圣人……恽这等粗鄙之人如何能比……” 两人一路试探,不知不觉朔方城已然出现在众人眼中。 饶是那颜真卿早在奏报上看到过安远城的资料。此时也不禁感到震惊。 原本安坐于副车上的王承业、程千里、张介然等人此时也忍不住站起身来。 那张介然忍不住道,“未曾想,不过几年时间,朔方之地竟建成如此大城!” 等到一行人入城之后,见到那城中人来人往的场面更是赞叹不已。 颜真卿也是感叹连连,“节帅果真乃是良吏啊,这安远城怕是已经不比太原、范阳差了呀!” 李恽闻言却是笑道,“朔方岂能与范阳、太原相比,太原可是有民数十万啊……” 颜真卿叹息一声道,“太原人口虽众,却无有此地之富庶安乐啊!” 王承业也是叹息,“皆言朔方苦寒,谁知竟是如此善地……” 张介然道:“别处百姓之居所不过是草泥为墙,茅草为顶,而安远竟然皆是青砖灰瓦……此天下之最啊” 一行人从安远东门入城,直走约两里,后又往南拐了两个弯却是已经到了专门接待使节的驿馆。 这驿馆的规模也同样颇大,而且也是以青砖灰瓦所建,而且环境优雅,让颜真卿等人颇为满意! 待众人安顿好后,李恽这才以公务在身为由告辞离去。 当晚,李恽在府中为颜真卿一行举行了一场招待晚宴。 晚宴上虽无多少名贵食材,但皆是用新式烹饪方法烹饪而成。 颜真卿等人皆感满意,宴饮结束时,李恽提前告知三日后朔方校阅之事,并邀请颜真卿一行观兵。 颜真卿闻言自是满口答应。 不过颜真卿与张介然却是更关心朔方的民生,还有李恽在朔方的风评。 两人商议一番后决定白龙鱼服一番,两人希望看到朔方真实的一面…… 翌日,颜真卿与张介然用过朝食就改做商人打扮,带着几名随从出了门。 负责安保的人员把此消息传回给李恽后,李恽只是淡然一笑,“让他们随意看吧,不过要注意他们的安全!” 颜真卿两人先是在城中随意闲逛,宽阔的街道还有干净整洁的卫生都让两人感觉满意。 “张公以为如何?” 一边闲逛,颜真卿也问起了张介然对安远城和李恽的看法。 “这安远果然是一座雄城啊,这李恽确实有大才!” 颜真卿点了点头,“公似乎有些顾虑?” 张介然迟疑片刻道:“昨日我询问了驿馆小吏,这李恽在朔方所行之政与圣人之言不符啊,分明是暴秦之政……” “我听说这朔方年十三岁以上者皆需入营……而且李恽在朔方的威望唯实有些太高了,若是李恽一旦有异志……” 颜真卿笑了笑,“公多虑了,区区一朔方之地又如何能与天下对抗,那安禄山所控之地可是远超李恽啊!” 张介然闻言却是有些急了,“颜公可不能小看这朔方啊,据下官打听,如今朔方编户人口已经超过二百万……若是按照秦法,可战之兵怕是超过了三十万!” 颜真卿看向张介然:“公以为该如何处置,莫非上书弹劾李恽拥兵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