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意外之喜
“米酒和清酒的发酵方法与白酒类似,或许可行!” 李恽想到这里,随即走出了书房。 “来人!” “明府有何吩咐!” “去街面上各买五十斤…不一百斤清酒来!” “另外再去城中各家酒坊问问,可有懂蒸馏的,若是有给某请来,某重重有赏!” 吩咐完之后,李恽突然感觉肚子饥饿感袭来。 他这才想起来,自己今日还没有用过饭食。 “呵呵!” 李恽自嘲的笑了笑,随即准备自己去厨房找了些吃的。 “郎君你怎么到厨房来了!” 李恽刚到厨房门口,就听到了杨盈的声音。 “君子远庖厨,郎君不应该来此的!”杨盈说着话,脸上露出欢喜之色。 李恽看过去,只见灶上炖着一锅鸡汤。 “这不会是给我做的吧!”李恽打趣道。 杨盈面上一红,“嗯”了一声,“郎君先去喝点茶,一会儿就好了!” 看着杨盈的身影,李恽心头一暖。 他走上前握着杨盈的人道:“以后这些事交给厨娘就好了!” 杨盈嘟了嘟嘴,“那不一样的!” 李恽摸了摸她的头,“那我就等着美食上桌了!” 杨盈推了李恽一把,“郎君快出去吧!” 李恽“哈哈”一笑,走了出去。 杨盈脸上却是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不一会儿杨盈端着炖好的鸡汤,还有一些小食过来了。 李恽拉着杨盈一起用了餐。 …… 吃完饭,杨盈识趣的离开了,李恽则又开始琢磨起青霉素的事了。 青霉素的制取方法,在初中生物课中其实就会学到。 李恽自然也是学过的,甚至还在课堂上配合老师一起用土法制作过。 但比较时间有些久远,许多细节也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 经过一番回忆,李恽终于想起了,大体的步骤。 首先自然就是收集青霉,这一步其实并不难,一般发霉的食物,如馒头、包子、水果等就有。 若霉变物质呈现绿色,说明青霉成熟,适合使用。收集好青霉后,就需要准备培养液,进行培养。 “这培养液是怎么弄的呢!” 李恽陷入了回忆之中,许久他才想起来,是用大米磨成的汁水与红薯或者玉米煮成的汁水混合。 “红薯、玉米!” 李恽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这两样东西可都是大航海之后,明朝末年才传入华夏的。 “这个时候去哪去弄红薯或者玉米啊,总不能游泳到美洲去找玛雅人要吧!” “没有红薯玉米,能不能用其它东西代替呢?” “应该是可以的吧!” 李恽在心中自问自答。 若是有培养液那就简单了,只要将青霉放入培养液中,静置等待七天。 培养完成后,将青霉培养液倒入充满菜籽油的大盆中并充分搅拌。 液体会分为三层:上层为溶于油的脂溶性物质,中间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的物质,下层为水溶性物质。青霉素是水溶性物质,因此只需取出下层的水溶液。 将提取出的青霉素溶液注入已经煮沸消毒过的炭粉中搅拌,炭粉会吸附青霉素。 然后用蒸馏水洗涤炭粉,去除不纯物质。 接下来,倒入用醋制成的酸性水,青霉素是弱酸性物质,不会溶解于酸性水,通过这一步骤进一步去除碱性不纯物质。 最后,倒入碱性的苏打水,青霉素会从炭粉中溶解出来,流出的就是高纯度的青霉素溶液。 李恽回忆起青霉素的制作方法后,不禁感叹一声,这青霉素的制作方法,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可就太难了。 没有红薯玉米,还可以找别的东西替代。 但用来提纯青霉素的物品用具,以现在的技术根本制作不出来。 没有经过提纯的青霉素,使用起来危险性可是很大的呢。 “做还是不做呢?” 李恽陷入纠结之中。 正在这时出去买酒的人回来了,他们身后还跟着一名年约五旬的老人。 “郎君,酒买回来了!” “这位是城西酒坊的掌柜,他们家就有蒸馏器!” 李恽闻言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敢问老丈如何称呼?”李恽亲热的问道。 那老者躬身道:“小老儿张楚拜见明府!” “不知老丈可做过蒸馏酒!” 李恽问道。 “这个做过,不过这蒸馏酒都是做来卖给蛮夷的,咱们大唐之人可没人喝……” 说到一半那老人一下子住了口,脸色也是大变。 李恽却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等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心下大喜,当下就拉着老者,欲前往一观。 李恽的动作却是吓了那张楚一跳。 “噗通”他竟然直接跪下了。 “明府饶命,小人知错了!” 李恽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 “这个时候与吐蕃交易可是重罪……若是走私铁器更是夷三族的大罪!” 他上前扶着张楚的肩膀,“老丈快快起来,你无罪,不但无罪还有大功!” 李恽的话,让张楚的心暂时放了下来,不过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但他也不敢违背李恽的意思,起身后又给李恽告了声罪,最后才在李恽的催促下带着李恽前往酒坊。 为了避免扰民,李恽一行并没有骑马,而是选择了不行,好在酒坊就在城内距离并不远。 不过三刻钟的时间已然到了酒坊,出乎李恽意料,这酒坊的却是不小。 “明府,这边请!” 在张楚的带领下,众人进了酒坊。 穿过一条廊道,这才到了蒸馏器所在地。 “明府,这就是了……” 张楚向李恽简单介绍了一番情况。 李恽这才知道,原来早在汉时就已经有了蒸馏器和蒸馏酒,只是因为五胡乱华的原因导致技术一度失传。 据张楚所言,这蒸馏器和蒸馏酒的做法,也是其祖父偶然从一本古书上所见。经过数年的尝试方才成功。 “令祖有大功啊!” “如此大功不可不赏!” “军赏不逾月,民赏不逾时”的道路李恽自然是懂的。 李恽当即就下令赏赐张楚钱十贯,并当众承诺,若是做出合格的蒸馏酒,就举其为吏。 “多谢明府……多谢明府……小人敢不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