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第83章 戴枷理政与奏销制度

   “戴着枷索处理政务,矣!这个主意不错呀!”朱元璋一听,顿时眼神一亮,连忙叫道。    “啊!我只是随口说说,你来真的呀!”陆羽却是一惊,他只是随口一说罢了,没想到朱元璋居然真的听进去了。    想着堂上大老爷带着枷锁,询问堂下同样带着枷锁的犯人所犯何事,那画面,陆羽都有些忍不住想笑出来。    “你笑什么?”陆羽这莫名其妙的发笑,让朱元璋很是疑惑。    “没什么!”陆羽摆了摆手,然后停了笑容,郑重的看向朱元璋道:“你真的决定了,将这个主意献给朱重八?”    “你不觉得戴枷理政这个主意很不错吗?不过这枷锁也不是谁都能戴的,那些正印官罪大恶极,必须处以极刑,倒是可以让他们的副手戴这枷锁,若是他们能顺利接替主官办好差事,自然能取下枷锁,戴罪立功。    如此一来,朝廷的税务大计也有人操持,这空印案诸多犯官也有了相应的处罚,同时,也给其他官员敲响了警钟,这简直是一举三得呀!妙,这主意实在是太妙了!”朱元璋是越说越兴奋,果然,这一趟来找陆羽是来对了。    然而,一旁的朱标神情却很是纠结,他蹙眉垂首,思虑片刻,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爹,这样做……怕是要影响朝廷的威信吧?”    戴着枷锁当官,这可算是开历史之先河了。    如此行事,岂不叫人看笑话?    堂下犯人戴着枷锁,堂上大老爷也戴着枷锁,长此以往,老百姓谁还会尊重那些官员?    朱标毕竟师从宋濂,学了满脑子儒家思维,他对于士绅生员的尊严,看得极重,自然,不愿意看到官员受这等屈辱。    “朝廷的威信来自于光明正大,帮百姓做实事,而不是那几个官员带着的枷锁!”听朱元璋这么说,陆羽也觉得这戴枷理政的确不错,见朱标反驳,当即回道。    “可是朝廷其他官员也未必同意这戴枷理政,我估摸着他们宁愿陛下处死涉案官员,也不会为了旁人性命,坏了他们自身的威信。”朱标的神情依旧有些纠结。    “呵呵!那些官员都是欺软怕硬的主,若陛下真将刀架在他们脖子上,看他们中有几人敢跳出来反对?”朱元璋独断专行惯了,哪里还会受人制约。    陆羽也在一旁点头,附和道:“有朱重八在,那些官员翻不起什么浪,毕竟那朱重八就是个杀星,只要他认定的事,官员们谁敢反对?”    说着,他又看向朱标,教育道:“大侄子,你实在是太仁善了些,这样做官要不得,官场上的那些人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这一点你可得向那朱重八学学,莫要学那太子朱标,太过妇人之仁!”    你这话是夸咱,还是骂咱呀!    坐在一旁的朱元璋,听了这些话后,脸色一阵白一阵黑,极是难看。    咱何时成杀星了,陆羽,你休要诬蔑咱!    “不过嘛,即使惩治了这些官员也只管得了一时,过一段时间,新的贪污手段又会出来,实际上没啥卵用,治标不治本呀!“陆羽倒不理会朱元璋,又在一旁自言自语起来。    朱元璋本在气头上,被这话一激,不免又要发作,他重重拍着椅面,恨声道:“那就狠狠地杀,杀到全天下的官员都怕了为止,咱倒要看看,究竟是刀子利,还是他们的贪墨心思大!”    一经发作,朱元璋的脾气就收不住了,他絮絮叨叨骂了一通,无非杀伐果断那一套。    “杀杀杀,你就知道杀?”    陆羽嗤笑一声,没好气地瞪着朱元璋:“有本事就将全天下当官的都杀个干净,看看还有谁来给你老朱家卖命?”    一声嗤笑,一句话,喝住了絮絮叨叨的朱元璋,陆羽又叹了口气,将话题拉回到空印案上:“这案子的根源,实际上不在那些官员身上……”    “难道还在陛下身上不成?“朱元璋没好气的回道。    “你还真说对了,这案子的根源就在朱重八身上!”陆羽显然很是赞同朱元璋的话。    “你……”这话一出,朱元璋直接怒视着陆羽,当即就想发作,还是朱标打断了他,抢话道:“陆先生不妨将话说得更明白些。”    陆羽耸了耸肩道:“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天下贪官就是逐臭的苍蝇,而这裂缝的蛋,就是这大明朝的财税制度了。”    他又幽笑着反问道:“那制度是他朱重八定的,你说这根源不是出在朱重八身上是出在谁身上?”    “财政制度?我大明朝的财税制度有何问题?”朱元璋更是不乐意了,早在开国之初,他就针对税收难题,制定了详细的制度。    朱元璋认为,将税收上去再发下去,实在是太麻烦了,而且中间还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消耗,因而直接下令,让各地税收留下部分用作当地支出,剩下的则运到京师,而到了京城之后,再留下部分作为京城各衙司及部堂的运作支出,最后剩下的才会充入国库。    对这一套财税制度,朱元璋很是得意,当然容不得陆羽批判。    “看来你对这套财税制度很认可了?”    陆羽淡笑一声,望着朱元璋道:“你当真不愧是那朱重八的铁杆粉丝,你是否觉得这套就近供给的财税制度很好,不扰百姓的同时,还免除了来回押运的损耗?”    朱元璋点头:“难道不是吗?”    “呵呵……”    陆羽给了个讥嘲笑脸道:“你可真是个大聪明!”    “聪明?”朱元璋登时面露喜色,他听不懂这后世嘲讽,反倒自鸣得意起来。    朱标却隐隐听出味来,脸色不大好看。    “唉,你真是无药可救了!”    陆羽白了朱元璋一眼,干脆将话挑明:“他朱重八能想到就近供给,那以往历朝历代的皇帝就想不到?难道就他朱重八最有能耐,自古至今,为何所有皇帝都要将税赋全部收归国库、运到京师后,再行分配呢?”    朱元璋愣了愣,登时哑口无言。    诚如陆羽所说,这就近供给的制度,从未有朝代用过,他眼神飘忽无根,最终望向了陆羽,希望从陆羽口中,得到更近一步的解释。    陆羽叹了口气道:“朱重八想得倒好,他觉得将部分财税留在地方,便能省去来回运输的损耗,可他却没想过,地方行省掌握财税大权后,会滋生自己的小心思。”    “他们与下级衙司、当地乡绅富贾勾结起来,沆瀣一气,便能从这财税处断权中,盘剥利益。”    “中央朝廷强大时,能震慑地方,自然能收得上税;可日后朝廷式微,还能否压制得住地方官衙,能否收得上税?到了最后,皇帝的钱袋子被攥在地方官手里,他朱重八也得看地方官的脸色行事!”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最是看中财权二字,断不能接受自己的财政、威望,全都受制于人。    先前空印案发时,他只当是自家钱袋子被敞开了口,任人取拿,却没想,这钱袋早已被别人握在手里了。    陆羽倒没注意朱元璋的脸色,犹自分析着:“地方收上的税,先被当地拔掉一层,到了京里,再被京中各部堂衙司扣去小半,最后剩下的,才能入缴国库,鬼才知道能剩多少呢!    这种财税制度,无疑给了地方官可乘之机,明摆着让他们钻空子、营私利,所谓的空白印册,不过是他们钻空子的手段罢了,没有这空白印册,还会有其他的。”    林林总总说了一通,总算将这财税弊端讲个通透。    朱元璋父子显然已有所触动,此刻一脸惨白,沉思不语。    陆羽叹了口气:“这朱重八在军事、政治方面,都是一把好手,可他在税务财政方面,着实如一团狗屎,他这所谓的财税制度,怕连后世满清的奏销制度都不如……”    朱元璋仍在沉思,倒是朱标听到个新鲜名词,忍不住询问:“什么是奏销制度?”    陆羽耸了耸肩:“这奏销制度的核心,是朝廷将财税大权收归己有,根据各地奏报,实核实销,各地方财税要统统押运到京,入缴国库,再根据各地所需花费,报帐核销。”    “举个例子,假若福建省要兴修水利,他朱重八的制度是直接从当地税务中取财,而后将剩下的税务上缴国库。    可这奏销制度,却是地方先将税款上缴国库,再由朝廷派专员前往地方,审核水利工事的开销,最后再根据这审核结果,到国库申领银财。”    略略做了解释,陆羽再给出评价:“这制度虽有些麻烦,财税来回折腾,损耗也多,可它有个最大的好处,便是中央朝廷能将钱财牢牢抓在手里,不容地方自行分配,如此一来,中央朝廷死死捏住钱袋子,能更好挟制地方、聚拢权力。”    这奏销制度牵涉颇广,分门别类细谈,怕是三天三夜都说不明白,陆羽只能捡其中最关键的部分作略略说明。    朱标守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越听两眼越亮,听到最后,他竟主动发问道:“实报实销,岂不能规避官员借机敛财?”    陆羽笑着点头:“虽不敢说完全规避,但确有此等功效。”    任何一种制度都有漏洞,但实帐实销,总比朱元璋这种放任不管要来得周全。    朱标更兴奋起来,忙又拉着陆羽,细细请教起来,他所问的,都是这奏销制度诸多细节。    陆羽虽一知半解,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解释,朱标虽然对财税研究不多,但却也能看出,这比之父皇制定的散漫制度,要靠谱得多。    而朱元璋却又从陆羽的话中,品出另一层意味。    所有权力收归中央,地方官若想花钱,就得向中央讨要,这意味着权力的集中。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朱元璋天生对集权一事敏感,不过,这些都不是要紧的,他又听到了一个熟悉名词,不由发问以求详解:“你刚刚说的满清,便是取代我大明的政权?”    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自己打下的江山很是珍视,当他知道自己的大明终有一日会被另一个政权取代,他就一直对这后世政权很上心。    现今又听到满清一朝,自然而然想多做了解,以谋后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