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需要定期朝贡
虽然被称为国都,但林从安认为这不过是个笑话,木栅栏和一些夯实的土就能被称为城墙!在洞乌各方领主的共同见证下,五团军仅用四轮炮火就彻底摧毁了洞乌国都东吁城的防御。 说起来,洞乌国在明朝初期还是大明的附属国,需要定期朝贡,并听从大明的指挥,但在万历三大征耗尽国力之后,洞乌反而变得强大了。 万历末期,他们不断向云南发起进攻,云南边疆的土司们无法抵抗,向大明求援却得不到回应,许多原本属于大明的土司被并入了洞乌。 这次夏国出兵,洞乌北部与云南接壤的土司们不仅没有抵抗,甚至大多数都成为了向导。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引导,林从安现在对穿越丛林仍然感到恐惧。 根据土司们的情报,林从安还在犹豫如何应对洞乌的土司,但王栋的一句话就消除了他的顾虑。 “凡不说夏国语、不习夏国文的皆为异类,应被奴役”。 这还不算,那些接受这项规定,并在领地内实际推行这项规定的领主,有权得到夏国的支持,向不执行规定的领主发起征服,获得的土地和人口由参与者均分。 洞乌和云南相邻的土司大多是原来大明的土司,得知这样的规定后,他们激动地开始联手发起征服。 这些土司激动了,奢崇明、安邦彦带领的队伍也同样激动了,没用两个月,洞乌就被打成了一片混乱。 没有人知道那些被打的领主们是否真的同意夏国的规定,甚至是否知道这些规定,但就这样被大明前土司带领奢安的兵马打了上来。 短短四个月时间,洞乌就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不断的征服过程中,前土司之间、前土司和奢安两家之间,甚至奢安两家之间都因为土地、人口的分配产生了纷争。 夏国战士立刻从战斗者变成了裁判,林从安于是忙于派遣部队四处“裁决”。 实际上,地方首领们始终心存不满,原因在于夏国的规定是,任何能够流利使用夏国语言、掌握夏国文字的人都不能成为奴隶,而地方首领们正是依赖于世代奴役当地民众来获取利益。 当地民众一旦获得自由,他们又如何能够继续享受舒适的生活呢?洞乌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翡翠和宝石。 土地的权益不能分割,但是矿山可以。 林从安在严厉“裁决”了三名不服从命令的前任地方首领的同时,也开始分配矿山资源。 这时,前任地方首领们才突然意识到,新来的这位他们无法对抗,一旦激怒了他,可能会被彻底埋葬。 好吧,那就按照他所说的去做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纷争,洞乌地区迅速恢复了平静。 第五军团刚刚进入孟加拉,王栋的调令就到了。 说实在的,林从安非常羡慕王栋,虽然调令中没有明确说明调往何处,去执行什么任务,但是传令的人告诉他,王栋是被总督紧急征调的。 除了王栋被征调,其他军团也有不少精英同时被征调,这让林从安更加羡慕,但也无话可说。 原本他还是被羡慕的对象,第一次领军就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战胜敌人并不稀奇,关键在于他处理西南局势的方式使得整个局面全面打开。 安位仍然是贵州的地方首领,而罗乾象已经被任命为永宁的总兵,最令人惊讶的是林兆鼎,他成为了云贵的总督! 尽管事先已经得知消息,据说圣旨到达昆明时,林兆鼎还是痛哭了一场。 前往云南宣旨的队伍不仅仅是为了他而来,还包括任命新的黔国公。 早已得知消息的林兆鼎也没有闲着,新任黔国公是在他支持下上台的,嫡系沐家的财产被奢崇明带领的土兵一抢而空。 不仅如此,连田契也一并烧毁了,云南巡抚衙门、昆明府府衙以及各县衙的文书、信件也全部消失。 这意味着,无论谁成为新的黔国公,除了皇帝赐予的土地和俸禄,黔国公现在基本上是一个“穷光蛋”。 沐家两百年积累的土地、生意以及各种地契、文书全部消失,而他们能否收回产业或收回一部分产业,完全取决于新任总督的态度。 宣旨的队伍中除了太监,还有礼部、吏部等各级官员,因为根据大明的礼制,三品以上的官员在任职前应该要觐见皇帝。 但由于云贵地区刚刚平定,往返京师一趟即使加快速度也至少需要半年,因此皇帝特意免除了林兆鼎的觐见程序,指派以太监为首,礼部、吏部代为觐见。 程序完成后,一位礼部官员专门给他送了一封信,打开一看,是当朝礼部尚书周延儒的来信。 周延儒并不是一个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况且推荐林兆鼎上台也不仅仅是出于好意,还涉及到利益关系。 在给林兆鼎的书信中,他首先回顾了过去的岁月,比如当年鸿胪传宴的盛况,又感叹了一番座师叶向高的品格。 接着又叙述了几位显赫同年的事迹,然后话题一转提到了与福健李某的友谊... 有些事情是不能乱说的,堂堂当朝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与一个福健副将有友谊,这事要是传出去就是大问题。 但是与福健李某有交情那就不同了,福健有多少个李某? 林兆鼎看到周延儒在信中提到“福健李某”时就完全明白了,他之前得到的消息很模糊,据说朝堂廷推时礼部、户部、兵部尚书同时推荐了他。 在大明,成为官员的关键并非才能,每位进士都应掌握一本英雄谱,其中记录着同乡、同年、同师等关系,这些关系必须了然于胸。 否则,一旦收到书信或拜帖,若因关系不明而处理不当,其严重性可能超过粮税未缴。 这样的失误,轻则招致不满,重则可能在官场留下狂妄的名声。 科举制度下,权臣的出现并不罕见,以叶向高为例,由于万历皇帝的怠政,他曾独自掌控内阁近二十年。 大明的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内阁只有叶向高一人,他至少六次担任万历末期的主考官。 每次科举会选拔三百多名进士,六次累计超过二千名,进士及第即从七品文官起步,大多数还会被授予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