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高武大明:我娶妻赵敏,带飞朱家

第168章 你有何见解

   “什么,自筹粮饷军械是谁发起的?”    自筹粮饷军械与编练私兵的罪过相差无几,大明一向严禁民间私自训练军队,虽然是为官军所用,但未向朝廷报备,其罪过也不容忽视。    “微臣当时也是惊慌失措,然而既然此事被周大学士所知,微臣便急忙拜访了玉绳先生,方才得知,南直在得知京城被敌军侵犯后,民众情绪高涨,长者们纷纷慷慨解囊,捐献军资,催促军队迅速前往支援。”    尽管大明的法律严禁私人捐赠军饷和军资,但那是在国库充盈之时,到了天启年间,为了筹集辽东的军费,朝廷便不断增加赋税,崇祯年间更是如此。    如今,如果民间有人愿意出资组织民兵,朝廷表面上是支持的,只是会将其纳入正规军编制。    梁廷栋之前的话重点在于“南直长者”,在大明,长者并非指普通百姓,能够被称为长者的只能是有功名的士绅家族。    这些人组织民兵,捐献军资,皇帝是默许的,只是从未有士绅这样做过。    自掏腰包帮助朝廷训练军队和作战,这需要多么高尚的情操才能做到?    听到皇帝的语气中只有惊讶而无愤怒,梁尚书又继续往下说。    “陛下,起初,微臣以为玉绳先生是希望微臣关照这支来自留都的军队,却没想到大学士是要微臣严令约束这支军队。”    “哦,这是何故?”    周延儒是苏州人,南直的军队算是他的家乡子弟,现在他位居文渊阁大学士之位,家乡的长者请求他关照子弟,这在任何地方都是说得过去的。    “陛下,微臣也感到惊讶,但听了大学士的解释才知道,原来领军的游击朱樉是辽东人,父母都被敌军杀害,与敌军有着深仇大恨。    现在奉命进京与敌军作战,正是报仇心切,玉绳先生告诉微臣,不要说优待了,就是担心这位年轻将领热血上头,破坏了朝廷的部署,所以才来兵部查询下落,希望微臣能严加管束。    但此时兵部已经不知道留都军队的去向,刚刚发出紧急命令要求驻防各地一旦发现留都军队,应立即命令其返回通州驻扎,但传回来的消息却是马世龙已经派人带着留都军队和侯世禄的民兵前往遵化。    微臣想着追之不及,这三人以不过万余兵力攻击遵化,遇到挫折自然会知道返回,因此又紧急命令马世龙派大军前去接应。    微臣出于私心,心想万余兵力即使有所损失也无关大局,因此...因此就没有向内阁以及陛下报告,没想到他们竟然一举收复了遵化,微臣不敢居功,请陛下先治微臣隐瞒之罪。”    “爱卿并无过失,平身吧!”    通常臣子被召见,多是规规矩矩、就事论事,哪里像今天这样?简直就是听梁廷栋讲了一个故事。    仔细想想,梁廷栋说的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无非是一支军队不遵守命令,擅自向敌军发起了进攻,这事本就可大可小,但关键是打赢了,因此也就无法责怪。    皇帝又询问了梁廷栋后续的安排,本兵大人也将已经和将要采取的应对措施一一向皇帝汇报,朱由检安慰了梁廷栋几句就结束了这次召见。    “大伴,你认为本兵说的都是实情吗?”    等梁廷栋离开武英殿,年轻的皇帝突然出声问了一句。    “回陛下,老奴以为本兵大人说的大半是实情,只有一处倒是可疑。”    曹化淳并非一般的太监,在被九千岁贬斥去了当时的信王府之前就已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    司礼监与大明内阁是相互制衡的机构,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顾问团。    曹公公突然从高位被贬至藩王府,却未有自怜自艾之情,在信王府中勤勉尽责,由于曾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他很快赢得了信王朱由检的信任。    “有何可疑之处,不妨直言。”年轻的皇帝对曹化淳颇为倚重,无论大事小情都要与他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商讨。    “依臣之见,收复遵化似乎是马世龙主导,但臣思来想去,三个月前,单西及各地兵力几乎都不堪一击,为何短短三个月马世龙突然变得胆大妄为?”    “那么,你有何见解?”    “陛下,臣愚昧,一时难以想通,还请陛下赐教。”    “朕认为,此事的关键还在于留都的兵力。”    “臣不甚理解,斗胆请陛下解惑。”    “你这个奴才,想必是马世龙看到留都兵力精锐,一时起了争功之心!”    “但依臣之见,马世龙若真想争功,为何不多派兵力?只派出了区区四千人,据臣所知,马世龙目前掌握的兵力有五六万之多。”    “哼,还不是因为害怕,如果他派出四万兵力还攻不下遵化,又该如何交代?”    此时武英殿内仅有朱由检、曹化淳、王承恩三人,王承恩年仅十九,自幼便是朱由检的亲信,虽然关系亲密,但在这些大事上见识尚浅,难以插话。    “终究还是陛下英明,臣一时未能想到这一点。”    尽管知道曹化淳是在奉承,但朱由检年轻便能洞察文臣武将的心思,心中不免有些自得。    “那本兵为何不直言?”    “陛下,本兵大人毕竟新上任,将来还要统领诸将,臣猜测,本兵大人可能是抱着成则欣喜,败则无妨的心态,多少还是要给这些边将留些面子。”    “那周玉绳呢,为何不早些上报此事,难道还怕朕责怪他不成?”    这个问题较为棘手,曹化淳没有立刻回答,稍作思考,幸好是他,若是旁人恐怕立刻就要受到责备。    “启禀陛下,周大学士的忠诚一向毋庸置疑,据臣推测,周大学士不愿张扬此事,可能是因为他新近入阁,担心被人以市恩之名非议,若非担心事态失控,臣以为大学士也不会提及此事。”    南直的百姓争相捐献,这话听听就好,据朱由检和曹化淳估计,若非周延儒牵头,绝不会有所谓的“争相捐献”发生。    朝廷目前财政困难,众多客兵聚集京城,张家湾的漕船又被建奴焚毁了千余艘,京城的粮草供应已经岌岌可危。    周延儒此举实际上让皇帝极为满意,户部、兵部每日朝会都要讨论入援各军的粮饷问题,朱由检早已不胜其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