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了
过了好一会儿。 嬴政回过神来。 脸上洋溢着从内而外的喜悦。 赵烈在外立功,让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感到无比的荣耀。 在众多人眼中, 嬴政虽显赫一时,但他的子嗣却未有出类拔萃者,然而赵烈的出现,将改变这一局面,大秦最卓越的将领,屡战屡胜的赵烈,乃嬴政之子。 “妙哉,妙哉,妙哉。” 嬴政连声赞叹,其语气中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赵烈。” “真乃我大秦之柱石,如此辉煌战绩,如此显赫胜利,世间谁人能及?” 嬴政激动地说道。 “臣等恭贺陛下。” “我大秦有赵烈上将军,必将一统江山。” 目睹嬴政的喜悦,满朝文武亦纷纷道贺。 赵烈此次带来的胜利消息,战果,令每一位朝臣都感到震惊。 引黄河之水淹没敌城,魏国都城化为泽国,斩杀魏无忌,斩杀魏王,这样的战果,怎能不令人振奋,不令人震惊。 “幸亏赵烈是我大秦的将领,若为敌对,那将是我大秦之大患。” 此刻,许多人心中都与王翦当日的感慨相同。 每逢赵烈出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赵烈所率领的大军从未尝败绩,堪称大秦的常胜将军,无敌战神。 “启禀陛下。” “赵烈上将军再灭一国,为我大秦立下赫赫战功,应予以重赏重封。” 蒙毅立刻出列,高声奏请。 “臣附议。” 韩非随即附和。 接着, 王绾、冯劫及满朝文武纷纷起立,齐声道:“臣附议。” “诸位所言甚是。” “赵烈所立之功,乃定国安邦之功。” “若不重赏,朕何以执掌大秦。”嬴政随即大笑道。 若非赵烈立下如此定国安邦之功,嬴政尚无机会为己子提升地位,但如今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嬴政怎能错过如此良机。 不仅如此。 嬴政还要在大秦广为宣扬此战战果,让大秦百姓皆知赵烈为大秦再立赫赫战功。 提升赵烈的声望。 “拟旨。” “赵烈灭魏,再立定国安邦之功。” “今。” “晋赵烈两级爵位,封为关内侯。” “并授予掌管赵、魏、韩三地军事之权,三地军事事务,悉由赵烈统管,遇紧急情况可先斩后奏。” “赐金万两,布万匹,增赐府邸一座,赐奴仆三千。” “另。” “赐赵烈封号,武安君。” 嬴政威严宣布道。 话音刚落。 朝堂之上再次哗然。 嬴政如此重赏,虽然众人心中早有几分预料,毕竟赵烈所立之功实在太多,此次灭魏之功,更是功高盖世。 爵位晋升两级,达到了关内侯。 也就是说,距离大秦最高爵位彻侯仅一步之遥。 但关键不在于爵位。 而是嬴政赐予赵烈的封号。 武安君。 这并非爵位,而是一种荣誉称号,对臣子声望,乃至于臣子在天下的声望的荣誉称号。 历代各国,能保国安邦、战胜敌人者,皆被称为“武安”。 “君”乃是卿大夫中的尊称。 纵观四海之内。 昔日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因此名号而声名狼藉,世人皆知秦国的杀神,武安君白起。 然而自白起逝去数十年后,这一称号已无人承继,至少在秦国是如此。 当然。 环顾各国之间。 也有一人被冠以武安君之名,那便是李牧,但这不过是随口提及,在秦国攻打赵国被李牧击退之后,便喜欢称李牧为赵国的武安君,与白起相提并论。 而如今。 新纪元的序幕已经拉开。 秦国,再次迎来了武安君。 那便是赵烈。 武安君赵烈。 这一称号彻底确立了赵烈在秦国首席将领的地位与威望。 未来。 赵烈武安君之名必将流传于世,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武安君。” “他竟然被封为武安君。” 李斯心中挣扎,紧握双拳,心中极为不悦。 对于蒙毅和韩非而言,此刻心中却是喜悦。 因为他们都是赵烈的部下,尽管两人都在暗中支持,即便是朝堂上的众人也只认为他们与赵烈关系不错,但并不深厚。 “封赵烈为武安君,诸位有何异议?” 嬴政环视四周,威严地问道。 “大王英明。” “臣等赞同。” 满朝文武无人敢于违抗嬴政的意愿,更何况赵烈此次立下的功劳太过巨大,若有人试图阻挠,那便是与秦国的军功制度为敌。 嬴政龙颜大悦,心情激动,若有人胆敢说不,必定会激怒嬴政。 “好。” “立即派遣使者将王诏传至魏国边境。” “同时,将赵烈定魏的捷报公布于秦国各地,向秦国百姓宣告秦国再次征服一国。”嬴政大笑道。 “大王英明。”群臣异口同声地说道。 “启禀大王。” “此次平定魏国的功劳,除了武安君外,王翦上将军也功不可没。” “应当奖赏。” 王绾站出,高声奏报。 “对。” “朕差点忘了。” 嬴政立刻回过神来,笑道。 他沉浸在自己儿子取得巨大成就的喜悦中,差点忘记了王翦的功绩。 对于现在的嬴政而言,虽然表面上十分兴奋,但他内心的喜悦更是无人能及。 武安君赵烈,三次定国之功的赵烈,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这是他嬴政的儿子。 试问天下君主? 谁能拥有如此杰出的子嗣,除了嬴政之外,再无他人。 想到这一点,嬴政心中充满了自豪。 “王翦辅助赵烈灭魏,功不可没。” “赐予爵位晋升一级,赏金五千,布匹五千,奴仆千人。” 嬴政随即下令赏赐。 在对赵烈的奖赏方面,王翦所获得的自然是相对较少,但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赵烈,王翦始终扮演着辅助的角色,主次之分,自然要分明。 “陛下英明。” 众臣异口同声地说道。 “启禀陛下。” “魏国的局势尚未完全稳定,正如武安君所言,至少还需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吞并魏国,但魏国一旦平定,还需有理政大臣来管理魏国的政务。”王绾站起身,高声启奏。 “在赵地不是已经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了吗?” 嬴政微微一笑。 “陛下。” “冯大人已经外派多年,难道还不召回他吗?”王绾有些迟疑。 “有能力的人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嬴政一笑:“冯卿的能力非凡,而且与赵烈也共事多年,彼此已经非常熟悉,他们两人的合作才能让我大秦的疆土得以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