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坦然接受了任命
“唉,昔日我赵国远远不及啊。” 李牧心中叹息,彻底放下了过往。 自今而后。 他不再是赵国之臣,而是秦国之臣。 “恭喜。” 赵烈也向李牧投去目光,为其感到高兴。 李牧目光一转,与赵烈的目光相遇,轻轻点头,似乎在回应。 对赵烈而言。 李牧驻守代郡,统领三十万大军,便是他的外援,他与李牧曾在代城前有过约定。 那是只有他们两人知晓的约定。 “韩非。” 在任命李牧之后,秦始皇的目光转向了韩非。 虽然今日是首次见到韩非,但秦始皇曾阅读过韩非的著作,关于治国、法家之道,即便是秦始皇也有所涉猎。 秦始皇能够执掌大秦,增强国力,所依靠的绝非一己之见,而是广纳百家之长,取他人之优,融入己道,化为己用。 “臣在。” 韩非出列,态度恭敬。 “三年多来,您辅助冯去疾治理韩地,使得韩地安定如山,让我大秦彻底将韩地纳入我大秦版图,再无分离。” “您功不可没。” “以您的才能,自然不应留在韩地虚度。” “因此冯卿推荐,朕将您调至咸阳,让您的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发挥。” “今。” “朕封您为代少府,掌管山海池泽之税,掌管我大秦税收,封为右更,赐金千两,赐布千匹,待您在此职位为我大秦尽心尽力,再立新功,便可正式封为少府。”秦始皇威严地宣布。 “臣韩非,定不辜负陛下所望。” 与李牧不同,韩非直接坦然接受了任命。 听到秦始皇的任命,李斯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 今日的朝堂对他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先是蒙武的针对,接着是韩非被封为代少府。 虽然有个“代”字, 但只要韩非在这个位置上待上一年,必然能够顺利成为真正的少府。 少府啊。 九卿之一,可以说韩非一来就与他地位相当了。 “可恨。” “赵烈,韩非,蒙武。” 李斯紧握的拳头藏在袖中,满是怒火与憎恨。 “大将军王翦。” “大将军桓漪。” “大将军蒙武。” “消灭韩国和赵国,你们都有巨大的功劳,现在赐予三位将军爵位提升一级,并且每人赏赐黄金千两。” 嬴政接着转向王翦和蒙武说道。 “臣感谢陛下的恩宠。” 王翦和蒙武立刻弯腰行礼。 爵位再提升一级,就成为了驷车庶长,在当今整个秦国,也是最高的爵位了。 “赵烈。” 在对所有人进行封赏之后,嬴政的目光转向站在台阶上的赵烈,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温暖。 “臣在此。”赵烈立刻回应。 “消灭韩国,消灭赵国,你都有巨大的功劳。” “特别是这次消灭赵国,你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 “现在。” “我赐予你再提升一级爵位,成为驷车庶长。” “并在咸阳赐予你一座上将军府,府中赐予千名仆人,赐予黄金五千两,布匹五千匹。” “我希望你继续为秦国建立功勋,将来能够晋升为彻侯。” 嬴政对赵烈进行敕封时说道。 话语中充满了对赵烈的重视。 “臣赵烈,绝不会让陛下失望。”赵烈大声回答。 “我相信你。” 嬴政也笑了一声。 他的目光扫过所有大臣:“消灭韩国,消灭赵国的功劳,诸位都有份,晋升爵位和封官的事情应该由相邦拟定名单,然后交给我来决定。” “老臣领命。” 王绾立刻回应。 “好了。” “诸位大臣还有没有其他事情要启奏?” 嬴政点点头,威严地问道。 “臣等没有其他事情要启奏。” 所有大臣齐声回答。 “既然如此。” “那就退朝吧。” 嬴政威严地说道。 “臣等告退。” 所有大臣弯腰行礼。 嬴政也缓缓从王位上站起,准备离开。 “今天已经见过秦始皇了,应该可以回雍城了。” “终于可以回家了。” 赵烈慢慢地走下台阶,心中非常高兴。 但就在他这样想的时候。 “赵卿,你稍后去章台宫一趟。” 嬴政的声音从高位上传来。 “啊?” 赵烈的表情一变,有些无奈地转过头。 当他遇到嬴政那洞察人心的目光时,赵烈又感到有些尴尬。 他就是急于想回雍城啊。 “这个年轻人。” 看着赵烈那无可奈何的样子,嬴政的表情没有变化,但心中却是一笑。 与自己单独在章台宫相见,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但赵烈竟然有些不情愿,这真是与众不同。 “赵烈。” “冬儿。” “唉,或许我想得太多了。” “但如果真的有冬儿的消息,那我一丝一毫都不能放过。” “二十年了。” “我真的不能再等了,我不想在我死之前都还没有找到你。” 嬴政心中默默地想着。 离开秦王殿后。 百官也逐渐按照官阶次序散去。 “韩兄。” 李斯带着一脸的喜色,向韩非走去,面庞上挂着一抹愉悦的笑容:“恭喜你,我早就跟你说过,归顺大秦才是明智之举,韩国太过弱小,终究难逃被吞并的命运,如今我的话应验了,你现在加入大秦,效忠陛下,我们终于成为同僚了,我真心为你感到高兴。” “真的吗?” “你真的为我感到高兴?” 韩非听到这些话,笑了,但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丝讥讽:“黄鼠狼给鸡拜年?” 听到韩非的话,李斯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 显然,他是来试探韩非是否知道针对他的事情,现在看来,韩非已经洞悉了一切。 “韩兄为何这么说?难道我李斯有什么地方得罪了韩兄?” “难道韩兄忘记了我们曾在稷下学宫的同窗之情?” 李斯装作一副无辜的样子,表现得十分委屈和不解。 “能被你李斯称为韩兄,真是我韩非的‘荣幸’,不过,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你在韩地的所作所为,只有你自己清楚。” “不过,我们过去的同窗之情,已经不复存在。” “话已至此。” “今后在这大秦的朝堂上,我会与你一争高下。” “这一切都是你逼我的。” “李斯,我们走着瞧。” 韩非冷哼一声,没有给李斯留下任何情面。 在韩地的时候,李斯多次企图杀害韩非,如果韩非能忍受这样的背叛,那他就不是韩非,而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