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不愿再看他们这些做作的表演
“这个燕丹一直将陛下视为眼中钉,更多的是出于嫉妒。 他曾与陛下一同在赵国做人质,但现在陛下已经权倾天下,而我大秦国力日益强盛,他却仍是太子,这让他心中的嫉妒愈发强烈。” “而且,随着我大秦吞并三晋,国力大增。” “燕丹自然不愿坐以待毙,他深知大秦的野心,意图统一天下,若任由我大秦继续发展,燕国将无力抵抗。” “因此,他决定冒险,采取刺杀之计。” “目的是为了刺杀陛下,搅乱大秦。” “当然。” “在燕丹心中,还有着极大的私欲,他不愿再看到陛下如此,嫉妒心作祟。”赵烈带着讽刺的笑容,揭露了燕丹的内心想法。 听到这里,辛胜立刻明白了。 “武安君真是高明,竟然将此事的根源看得如此透彻,末将佩服。”辛胜立刻表示敬意。 嬴政没有言语,但目光中流露出对赵烈的赞赏。 尽管与燕丹只有一面之缘,却已洞察其性格。 一直以来,燕丹都自认为比嬴政强,却未曾想到,他的心胸过于狭隘。 “不过。” “虽然此次危机重重,但对于我大秦来说。” “却要好好感谢燕丹。” 赵烈突然一笑,对嬴政说。 “确实要好好感谢他。” 嬴政立刻表示同意,脸上露出了笑容:“现在三晋已被我大秦吞并,我正愁如何对齐楚燕三国采取行动,燕丹就提供了这样的借口。” “我大秦出兵攻燕,将有正当理由,齐楚两国即使不满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没有出兵的理由。” “他们不是一直以正当理由来指责我大秦吗?” “那么这一次,我倒要看看他们如何应对。” 话音刚落,嬴政与赵烈对视一眼,彼此心中所想已是不言自明。 燕国。 即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而这一切,都是燕丹亲手送上的。 “禀告陛下。” “诸位殿下求见。” 此刻。 在殿堂之外,赵高的声音响起。 “准他们觐见。”嬴政淡然回应。 显然。 关于嬴政遭遇刺杀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这些子嗣们想必也已得知,必定会前来慰问一番。 无论是出于真心还是为了形式,若是被嬴政记恨,对他们而言绝非好事。 殿堂之门缓缓开启。 扶苏、胡亥、公子高等嬴政的子嗣们急匆匆地涌入殿堂。 一见到嬴政。 戏剧性的一幕随即上演。 “父皇。” “儿臣听闻父皇遭刺客袭击,父皇可安好?” “呜呜呜,燕国刺客,胆大包天,竟敢袭击父皇,儿臣忧心如焚。” “父皇龙体安康否?” “父皇” 这些公子们一进入殿堂。 有的表现出关切,有的则大声哭泣,整个章台宫中呈现出人生百态。 赵烈站在一旁,看得头皮发麻。 “秦始皇的子嗣们,果然都是‘人才’。” 赵烈心中不禁感叹。 看着眼前这些哭泣的子嗣们。 唯有扶苏表现得还算得体,面带忧虑,并未失态,其他人则各显神态。 嬴政看在眼里,心中并无感动。 与自己对烈儿的感情相比,这些在王宫中长大的子嗣们对自己并无亲情,只有恐惧,或许他们也希望他死去。 只有他死去,他们才有机会争夺那个位置。 但除了黑冰台,无人知晓嬴政早已布下后手。 若他真的遭遇不测,一切也不会由这些子嗣继承大位,他们还不配。 想到这。 “今日的刺杀事件也足以证明我提前立下遗诏的英明,若我真的有任何不测,他们这些人根本不足以保我大秦安定,除了烈儿,他们无人有资格和能力。”嬴政此刻也佩服自己当初立遗诏的明智。 这是最坏的打算。 回过神来。 嬴政威严而冷漠地扫视这些子嗣一眼。 “朕无恙。” “你们退下吧。” “朕与武安君有要事相商。” 嬴政不愿再看他们这些做作的表演。 因为他看不出他们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 但对于自己的烈儿,嬴政倒是看明白了。 重情重义。 三天三夜的千里急行,若非他,自己恐怕已经命丧黄泉。 相比之下。 嬴政越发看不上这些宫中的子嗣了。 “遵命。” 听到嬴政的话,这些子嗣们才稍微收敛情绪,然后一一弯腰行礼,向殿堂外退去。 但他们的目光扫过赵烈,似乎都在暗自思量。 “辛胜,你也退下吧。” 嬴政对辛胜说。 “君主,这对刺客该如何处理?”辛胜谦卑地询问。 “或许君主可以将它们赐予我?” “这对匕首乃是稀有的宝剑。”赵烈恰当地插话。 徐夫人铸造,鱼肠,这些都是历史上记载的名剑,特别适合刺客使用,将来将它们赐予顿弱,必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既然武安君想要,那就赠予武安君。”嬴政自然不会推辞。 未来这庞大的大秦帝国都将属于赵烈,更不必说这区区两把匕首。 “遵命。” 辛胜没有迟疑,将手中的荆轲恭敬地递给赵烈,后者自然毫不推辞地接了过去。 “臣退下了。” 辛胜鞠躬行礼,离开了章台宫。 其他人离开后。 嬴政又恢复了轻松的态度。 “这些不孝之子,表面上虽然担忧,但可能内心希望我死去。” 嬴政忍不住抱怨道。 “君主怎能这样说。” “至少其中还是有人真心担忧的,比如扶苏,虽然性格古板,但他确实真心担忧你。” 赵烈诚实地回答。 站在一边。 刚刚观察了那些公子们的神情。 真假一目了然。 比如历史上的秦二世胡亥,哭得泪流满面,但眼神中毫无情感,显然只是在做戏。 可以看出这人还是有些心计的,否则在历史上也不可能篡位成功。 “扶苏当初不是与你为敌,你竟然还为扶苏说话?”嬴政笑着问。 “这算什么敌对。” “说到底只是他性格上的问题,如果因为几句口头上的争执我就记恨他一辈子,那我的心胸也未免太狭窄了。”赵烈笑着回答。 说到底。 扶苏并不是坏人。 而且在历史上的名声也不错,当然,这名声与国政无关,而是他个人的名声,历史上有所记载,扶苏性格纯良,也很仁义,深受百姓爱戴。 被秦二世胡亥赐死后。 甚至六国的残余势力都以扶苏的名义来反抗秦朝,可见历史上扶苏的名声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