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天才美术生宋朝再就业

第90章 宋徽宗

   李科,一位在民间素有“画坛新秀”之称的才子,因机缘巧合,得到了书法大家米芾的赏识与引荐,有幸踏入了北宋皇城的巍峨门槛,面见了那位在艺术上有着非凡造诣与独特偏好的帝王——宋徽宗。    此时的宋徽宗,不仅是一位君主,更是诗词书画样样精通的风雅之士,他对艺术的热爱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尤其钟情于绘画,常于深宫之中,与诸多画师探讨画理,共赏佳作。    那是一个春日午后,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宣德殿内,为这庄严的殿堂增添了几分柔和与暖意。    李科身着朴素却整洁的儒衫,心中既忐忑又充满期待,紧跟在米芾身后,缓缓步入大殿。米芾轻咳一声,向正沉浸在一幅山水画中的宋徽宗介绍道:“陛下,此乃微臣近日于市井间发掘的青年才俊李科,其油画技艺独步一时,颇具新意,特来引见,望陛下品鉴。”    宋徽宗闻言,缓缓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    他放下手中的画笔,示意李科上前。李科恭敬地行礼后,缓缓展开一幅精心准备的油画作品,那是一幅描绘市井生活的场景,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明而不失和谐,既有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又巧妙地融入了西方油画的透视与光影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宋徽宗仔细端详着这幅画,时而蹙眉沉思,时而点头微笑,显然被画中的世界深深吸引。“此画技法新颖,色彩丰富,非我中原常见,朕甚感惊奇。”他轻声赞叹道,随即转向李科,“卿可曾研习过何种画法?此等技艺,从何学来?”    李科闻言,心中一暖,知遇之恩莫过于此。他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微臣自幼酷爱绘画,初时学习传统国画,后偶得机会,接触到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油画技法,便潜心研习,试图将二者融合,以求创新。”    宋徽宗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一个融合创新!朕观历代画作,多以山水、花鸟为主,虽有佳作,却难逃陈规。卿能跳出窠臼,实乃难能可贵。朕欲与卿探讨一二,不知卿意下如何?”    李科心中激动,连忙答道:“微臣荣幸之至,愿闻陛下高论。”    于是,一场跨越古今、中西合璧的有趣对话在宣德殿内悄然展开。宋徽宗先从传统国画谈起,谈及笔墨纸砚之精妙,再到山水意境之深远,言辞间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随后,他又转向油画,询问其材料、技法、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细节,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接纳。    “卿之油画,色彩之丰富,层次之分明,确有独到之处。然则,朕观之,似觉其过于写实,少了些意境之美。”宋徽宗沉吟道。    李科闻言,思索片刻后答道:“陛下所言极是。油画之所长,在于能细腻捕捉物象之形态与色彩,然过于追求真实,确易失之于意境。微臣亦在尝试,如何将国画之留白、写意融入油画之中,以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宋徽宗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好一个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卿既有此心,朕便拭目以待。朕欲设翰林书画院,以广纳天下英才,共襄艺术盛举。卿既有此等技艺,何不加入其中,为朕效力?”    李科心中一喜,正欲谢恩,却听一旁一位朝臣突然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微臣斗胆进言。翰林书画院乃皇家重地,画师之选,需谨慎行事。    李科虽技艺不凡,但未经考核,直接授以待诏之职,恐难服众。微臣建议,不如先令其入画学,磨砺一番,待其技艺更加精进,再行提拔,方显公正。”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李科心中一沉,却也明白这朝臣之言不无道理。宋徽宗闻言,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卿言有理,朕亦不愿因一时之喜,坏了规矩。李科,你意下如何?”    李科心中虽有不甘,却也知此乃必由之路,遂恭敬答道:“微臣遵旨。愿先入画学,虚心求教,以待将来。”    宋徽宗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卿既有此心,朕便成全你。米芾,你且安排李科入画学事宜,务必使其学有所成。”    米芾领命,与李科交换了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场风波,就这样在宋徽宗的睿智与宽容下得以平息。    自那以后,李科便踏入了翰林书画院附属的画学,开始了新的求学之旅。他深知,这不仅是对自己技艺的考验,更是对心中那份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的证明。    在画学中,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仅深化了对国画的理解,更将油画的技法与理念融入其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而宋徽宗,亦时常关注着李科的成长,不时召见,与之探讨画艺,共赏佳作。每当李科有新作问世,宋徽宗总是第一个品鉴,并给予高度评价。    在宋徽宗的鼓励与支持下,李科的画艺日益精进,最终成为翰林书画院中一颗璀璨的新星,为北宋的艺术殿堂增添了新的光彩。    这段经历,不仅让李科实现了个人价值的飞跃,更见证了宋徽宗作为一位艺术爱好者的宽广胸怀与深远眼光。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段跨越古今、中西交融的艺术对话,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一段佳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