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司马氏可为,吾如何不可为

第475章 诸葛果

   “诸葛侍中,大将军在府院竹林中下棋,请随下官来。”    “有劳了。”    身穿青色深衣、风度翩翩的诸葛瞻微微颔首,他向对方执了一礼,随后踏入府内。    他乃诸葛武侯之子,在诸葛亮继子诸葛乔早逝后,作为丞相长子,从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诸葛瞻十七岁迎娶公主,任骑都尉,次年便升为羽林中郎将,后多次升迁,如今越升侍中之位,成了刘禅的近臣。    今年年仅二十一岁。    诸葛亮在蜀中受人敬仰,追思异常.....    人们爱屋及乌,故而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    绕过正堂,越过廊亭,诸葛瞻来到的竹林,远远看见两位公卿正在对弈。    费祎遥见诸葛瞻身影,挥了挥手中羽扇。    诸葛瞻走至近前,拜礼道:“费公、吕令公。”    “思远来得正好。”费祎的笑容如春风般和煦,“不如陪老夫下一盘棋?”    诸葛瞻身材随父,个头很高,并且他气质儒雅,颇有武侯年轻时几分神韵。    时年诸葛瞻出生之际,费祎作为相府参军随诸葛亮屯于汉中。    那时为诸葛瞻取名之时,费祎、蒋琬、马谡、杨仪等人皆“出谋划策”。    然武侯最终皆未采纳,自已定了一个“瞻”字,有为高瞻远瞩之意。    看着这孩子一天天长大,变成了如今的谦谦君子,而当年汉中的那些人,如今只剩下了自已,费祎满是感慨。    “费公,请恕下官搅了您的雅兴,下官此行是为公事而来。”诸葛瞻恭敬地说道。    费祎将棋盘上的棋子拿起,一个一个地放回棋篓,淡淡道:“所为何事?”    诸葛瞻道:“费公不常在成都,陛下近日听闻魏、吴之动荡,忧心忡忡....尤其是曹魏雍凉连换两将,陛下想请您进宫问计,看费公对此事有何见地。”    费祎含笑道:“巧了,老夫正欲明日进宫,为陛下解惑....”    “思远如若今日回宫面圣,不妨转告陛下,汉中‘重门’,各据险要,白帝虎踞夔门,易守难攻。”    “魏、吴家事难断,短期能不会有战,叫陛下宽心。”    “是。”诸葛瞻拱手,“那下官先告辞了。”    “好。”费祎点点头,继续收拾着棋盘上的棋子。    直到全部收纳完毕,诸葛瞻的身影也消失在竹林之中,才对吕乂说道:“陛下这是想问我,何时回汉中。”    吕乂望着干净的棋盘,不知所言。    送别吕乂后,费祎请了一位相士来到府上。    此人擅长望气,即观云气测人之吉凶。    一番占卜后,那相士对费祎道:“都邑无宰相位。”    费祎苦笑,决定处理完朝中诸事后,复屯汉中。    .......    诸葛瞻向刘禅转告了费祎的话后,便离开了宫城。    驾车来到位于成都城西南的一座道馆。    此观名叫朝真观,建于蜀汉建兴十一年,道观建筑宏大,有藏经阁、仙祠、云堂、大殿、配殿、茶寮、方丈之室等。    咚!    午时,一声肃穆的钟声在道观中响起。    伴随着这声钟响,诸葛瞻迈入了正殿。。    “诸葛君。”一中年道士手持拂尘,揖礼道。    “敢问道长,她人在何处?”诸葛瞻认得这中年道人,出口便问,知道对方一定知道他在找谁。    “诸葛君可是找乘烟子?”    诸葛瞻微微点头。    中年道人将拂尘搭在臂弯,微微侧身:“乘烟子在二楼邸阁,君可自去。”    踏踏踏~    诸葛瞻拜别道长,顺着木梯向二楼攀去。    走完最后一阶楼梯,一间宽敞的阁邸映入眼帘,但此间光线昏暗,看不清全貌。    他本能地向着阁外光源处一望,发现有一道倩影。    缓缓走去,来到阁楼的露台,那女子正立在栏杆处,身穿素雅的白色道袍。    “阿果。”    诸葛瞻唤了一声。    诸葛果转过了身子。    她今年刚满十八,肌肤白玉无瑕,纯白的束带系在腰间,勾勒出纤细的身段。    乌黑的青丝挽起,挽成玲珑小巧的“丸子头”,配合着莲花冠,可谓仙气飘飘,同时还带着几分清冷。    传说当年她出生时,成都郊外仙气缥缈、白鹤环绕。    “阿兄。”    诸葛果眼中闪过一丝落寞,她知道对方三番两次来找她是为了何事,还没等对方开口,她便坚决地说道:    “我一心向道,此生不会嫁人的,阿兄若还是为此事而来,就请回吧。”    她的语气有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然而诸葛瞻却不吃她这一套,顿时以大人的口吻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何况你是我诸葛家的女子,定能找一良婿,又何苦是追求那虚无缥缈的东西。”    “阿兄,你不懂我。”诸葛果清清冷冷地说道,似乎早已看破红尘。    诸葛瞻脸上闪过一丝不悦:“是,我是不懂你,我也不想懂。”    “我只知道,当今天下纷乱,益州疲弊,我诸葛家当不改父志,内不负国,外据强敌,方能忠孝存焉。”    纵使阿兄说得慷慨激昂,却打动不了她。    “那是阿兄的志向,不是我的。”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乘烟子,车驾已在观外备下,敢问仙姑何时起行?”    没等妹妹回话,诸葛瞻瞪着眼睛,讶异道:“起行?你要去何处?”    “汉中。”诸葛果简单答道,她想着反正今日便要辞行,不妨跟兄长说清楚。“我要加入正一道。”    她步履轻盈地走了两步,衣袖随风摇曳。    “张仙姑于观子山得道飞升,传闻她曾浣衣于山下,有白雾蒙身,因而孕焉,得龙子一双,遂送于汉水之滨,女殡于山,后数有龙至,其墓前成溪。”    诸葛瞻还在思索着这虚乎缥缈的故事,回过神来妹妹却已不见了踪影。    ..........    洛阳,丞相府。    “修道?”    夏侯献若有所思地看着席间的曹宇,“想不到舅父竟然对此有兴趣?”    曹宇喝了一口酒,面色微醺道:“奉明可有兴趣入道?”    “我可不入。”夏侯献当即摆手,而后打趣地说:“我不过凡尘俗子,眼中只有世俗之物。”    曹宇笑了笑:“老实说,我也没兴趣,只是.....”    他叹了口气,“不知奉明可听说过张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