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青仙问道

第50章 抄家

青仙问道 中原五百 3148 2024-12-07 19:49
   两个护卫用看白痴的眼神一样看牛鹏,根本不回牛鹏的话。   这年头,山上的劫匪是偷偷摸摸的抢,官府可以光明正大的抢,都是出来混的,跟个最有前途的,它有错吗?   同样是抢银子,难道这银子还能分出高贵低贱来?   郭壮极是善解人意,找来布条将牛鹏嘴巴塞住,顺便扭歪了对方下巴。   这就是从巡捕房练出的绝活。   两大护卫暗自竖起大拇指。   随后,便是打道回府,善后的事。   与此同时,何知府让衙役在城里张贴公文,说本府已经识破莲花教妖孽的阴谋,抓住贼匪头领若干……   有个公文贴榜,安抚人心,纵然城里还有莲花教的余孽,知晓官府早有防备,且捉住赵熊等人后,也不敢造次了。   毕竟有赵熊这个地头蛇,他们才能在城里闹起来。   没赵熊,他们连县衙都不可能攻下。   只能瞎胡闹,损失有生力量。   何知府没有先回府衙,而是到县衙。   这里曾是赵家经营三代人的老巢,如果还有隐患,肯定在县衙。   因此他来此坐镇,便是要万无一失。   到了县衙后堂,何知府叫来吴知县、李典史、徐青,身边是自己的两大护卫。   来路上,徐青认识了两位护卫。   他们是师兄弟,大的姓王,小的姓马。皆是大禅寺的俗家弟子,那大禅寺是当世的禅宗圣地,亦是北直隶的一大豪强,黑白两道都吃得开。   只不过当今天子好道,佛门势力衰减,大禅寺的声势不如以前了。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古今如此。   王护卫和马护卫等何知府开始谈事,主动走到门口,防止外人靠近偷听。   厅堂里,只有何知府四人议事。   说是议事,实际上是分赃。   吴知县已经了解大概的战果,面上是遮不住的喜意。   最大的功劳肯定是何知府的,但他也不差,得了次要的功劳。与此同时,吴知县也知晓这是徐青送的人情。   “谋逆是天大的案子,来龙去脉都要说清楚明白,此事干系重大,就由本府亲自审问。”何知府定下基调。   徐青很明白,赵熊是不可能落在县衙手里的。   甚至赵熊是死是活,交代什么事,都得何知府来决定。   “吴县令。”   “下官在。”   “此番你亲冒矢石,力挫贼众,本府自会为你表功。”   “多谢大人。”   “李典史。”   “卑职在。”   “你的功劳,本府看在眼里,会寻个机会替你脱去贱籍,正好江宁河有个河道巡检的空缺,如无意外,那就是你的了。”   李典史喜不自禁,连忙叩谢。   其实河道巡检论在本县的影响力,不见得比典史强。但有个好处,卡着往来关税,有自己的衙门,而且是九品官。   而典史是没有品级的,更无升迁途径。   做了巡检,虽然是武官,地位卑贱,远不及文官,却从此有了升迁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脱去了贱籍。   要想做到这一点,最大的难度不是功劳。   功劳只是操作事情的借口,属于次要条件。   真正的核心是户部、吏部的关键位置有人,才能如此操作。   徐青心里明白,这是何知府给的封口费,亦是示威。能让你上来,也能让你下去,更是展示东洲书院雄厚的关系网。   另外,这河道巡检,亦是赵熊的大舅哥。   赵熊犯了事,对方肯定脱不开干系。   因此何知府才会说有这么一个空缺。   毕竟国朝的官位稀缺的紧,排队等官的人都不知有多少,哪能如此容易碰上空缺,刚好还能轮到你。   一个萝卜一个坑,拔出萝卜,自然就有坑。   何知府等李典史谢过,然后继续开口:“赵熊我亲自审问,但抄家的事,还得公圤你去。另外,巡检补缺,需要的打点,估计要两千贯钱,此钱你们自己想办法补上。”   “卑职领命。”李典史明白,这抄家是肥差,也是何知府考虑到他未必凑得出买官的钱,所以特意给了他这个差事。   真是青天大老爷!   作为老奴的他,更是打心底里感谢青哥儿。   爱拼才会赢!   看来他这辈子的拼劲,全让他老娘替他给拼了。不然咋全是躺赢。   其实普通的九品官,花个几百贯钱便够了。关键是这巡检卡着往来商船。国朝商税低,不代表巡检老爷和手下的衙役不吃卡拿要啊,这是两码事。   江宁府是直隶府,经济发达。   河道水运,流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当上巡检,心狠一点,一两年就能回本。   不过也得继续上下打点,否则位置坐不久。   上面看你不顺眼,一纸就让你去看鱼塘了,而且还是巡检,都没法挑理去!   何知府掌握大方向,具体部属,便是李典史的事。   当然,王护卫作为何知府的心腹,也是要跟着去抄家的。   赵家的金银财货地契房契这些,王护卫是一概不动,但重要的纸,李典史不能看不能碰。   抄家也是一门大学问,衙门专门有小吏负责清点。   徐青自然也跟着去。   至于何知府如何酬谢徐青,先前那句誓言,已经是保证了,再说其他的没意思。   反正后面事上见儿!   …   …   “大人,赵家的财货土地店铺以及各类字画古董文物加起来,合计一千八百两。”   “少了吧。”李典史惊讶道。   他要两千贯钱,才能补够买官的钱。   全贪墨了也不够啊。   徐青在旁边开口:“赵家原本是本地有名的土财主,又三代人做了本县的捕头,经营数十年,怕是不止一千八百两吧。”   小吏轻咳一声,垫着脚步,来到李典史耳边,悄声道:“余下的钱,大人拿两千两,县尊五百两、府尊八百两,余下便是小的们辛苦费用了。”   “我拿的比大老爷和府尊多,不合适吧。”李典史低声问徐青。   徐青点头:“这钱我们不拿。”   他看向小吏,似笑非笑道:“本县的典史之位,马上就要空下来。”   小吏神色一变,旋即露出喜色。   徐青又慢悠悠道:“叔父,咱们家里有一口前代的青花瓷,听人说,起码值三千贯钱,就是不好找个识货的买家。”   李典史一脸糊涂,家里哪来的青花瓷。   小吏恍然大悟:“莫非是顾老大人在宅子里无意间留下的古董,大人当真是有福气。”   李典史听小吏这么一说,半糊涂半清醒。   莫非家里真有这一口青花瓷。   因为宅子现在是李典史的,所以真有青花瓷,也是他这个宅子主人的。   至于顾老大人的后人会不会来讨要?   开玩笑,老大人的后人都早夭了。   真有旁系的顾家族人来闹,还不等于是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小吏继续开口:“小人家里是开当铺的,对古董颇有研究。要不,晚上过去掌掌眼,如果真是古董,那就作价三千贯收了。”   “嗯,有劳了。”徐青替李典史做下决定。   这一来一回,抄家的钱,李典史是等于拿到手了,但又没从中贪墨,留不下把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