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驾驶赛
www.xbiqugu.la杨覃脱下自己的运动鞋,换上这双褐黄色的静步之靴。 从品相上来看,这双鞋的款式并没有它的功能那么奇特,有点类似于添柏岚皮靴的经典款。 起身,先做了两个抬腿踩地的动作。 接着整个人跳跃至半空,而后重重落地。 迈着碎步小跑,甚至用力去蹬地。 杨覃尝试了多种制造声音的方式,但自始至终,整个房间都静如止水。 “很好。” 确定靴子没有违背它的简介后,杨覃将其塞到了鞋柜里。 这是为数不多无需他进行遮藏的“高科技造物”。 打开光幕,杨覃开始选择下一个想要攻克的目标。 【当前排名:1】 在还剩余五项赛事的情况下,他排在了比武大会的第一位。 按照之前的顺序,杨覃点开了【任务2:驾驶赛】。 虽说系统将几个比赛项目排上了序号,但并没有强制要求他一板一眼地完成。 不过为了页面齐整度,杨覃还是决定顺着数字有序推进。 【你来到了驾驶赛比赛现场。】 【作为本次比武大会的热门选手,你此前的表现并没有辜负众人期望。】 【在赛场周围,教官们对你微微颔首,一些女兵则对你展现了开放的一面。】 【甚至于现场督战的军长,也向你进行了致意。】 【你大方地回应了众人的热情,而后将注意力投入到比赛当中。】 【驾驶赛分为浮空车和陆地车两类项目。】 【由于驾驶证书限制,你参加的是陆地车的技巧较量。】 【任务2:向前行驶47公里,避开障碍,禁止使用强化单元。】 【第一名:17分59秒】 【第二名:18分06秒】 【第三名:18分31秒】 【奖励:0.006%源能碎片,匿形膜】 或许是由于赛道原因,任务中要求的路程并不是一个整数。 相比体力赛单纯的奔跑一万米,驾驶赛中还多了一个“避开障碍”的额外要求。 至于奖励,不谈蚊子腿的源能碎片,匿形膜倒是个好东西。 除了光束军刀外,杨覃现在还有不少需要进行隐形的装备。 但这项道具的价格又让他没有能力大批量购买。 琢磨了片刻,杨覃决定将这个任务的执行时间安排到夜里。 明天是周日,他有一个晚上的空班时间。 理论上来说,系统并没有明确要求比赛的车辆类型。 如果杨覃费点心思,借辆摩托或是电瓶车来进行敷衍倒也不难。 但细想之后,他还是打算用自家的汽车来完成比赛。 既不用欠人情,开起来还比较顺手。 这辆车在杨覃上高中时就已经存在,户头落在父亲名下。 平日里的大多数时间,父亲都开着它上下班,夜里则停放在家附近的露天停车场。 每年600块的管理费,省去了被贴罚单的麻烦。 唯一的缺点就是环境比较脏乱,不时有鸟粪、泥垢会糊在车身及挡风玻璃上。 不过这已经是目前生活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了。 ...... ...... 傍晚时分,杨覃算了算时间,距离上一次吐金箱开奖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四小时。 目前处在摸索阶段,他也不确定两天时间孕育出的奖励会比三小时好到什么程度。 “明晚再开吧。” 如果明天还是开出一些歪瓜裂枣,那么杨覃就只能把后续的开奖时间延长到以“周”为单位了。 “但愿不要让我失望。” 坐在客厅心不在焉地看着电视,等父母和表弟表妹到家后,杨覃和他们共进了一顿久违的晚餐。 自从入职博行小区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在家里吃过午饭和晚饭。 酒足饭饱后,杨覃以练车为由,问父亲拿到了汽车的钥匙。 他的驾照在刚满十八岁那年就已经拿到,不过上路的机会一直比较稀缺。 除了偶尔参加宴席,或是回农村老家看望姥姥姥爷,车子基本都是父亲一个人在用。 “哥,你要去哪玩,带我一个呗。” “我也要去。” 见杨覃要出门,伊博伊菲也躁动了起来,这段时间他们确实憋坏了。 在学校里不让出教室,到了家还是只能对着一堆模拟卷和辅导书。 “你俩作业做完了吗?”杨覃问。 待会自己要进行的是长距离飙车,他并不想带着俩人。 “做...做完了。”伊博支吾道。 “我的...没有。”伊菲犹豫一刹,还是说了实话。 “我就出去溜达了一圈,你俩还是别去了,回来给你们带宵夜。”杨覃食指甩着车钥匙,拒绝道。 两个小家伙陷入了思考,似乎是在权衡“宵夜”和“放风”的优先级。 但很快二人反应过来,这二者是可以兼得的。 伊菲用撒娇的语气道:“哥,你就带我去呗,现在学习压力实在太大了,再不出去透透风我感觉自己快要抑郁了。” 无奈地摇摇头,杨覃只能走到自己卧室前,推开门:“你俩上回的双人成行通关了吗?” 游戏终究是高于一切的大杀器,在得到进入“梦想之地”的许可后,俩人终于妥协了。 “我不想和她玩,她太菜了。”进了门,伊博却直言。 “行,那你俩一人一台机子。” 杨覃把自己的游戏机搬到客厅,连上电视,再帮伊菲开了电脑。 解决了两只跟屁虫,接下来的事情就轻松多了。 步行到停车场,他把车子开了出来。 想要在18分钟内完成47公里的飙车,城市里肯定是行不通的。 顺着市区的主干道,杨覃把车开到了怀东市郊区——南市区的壵山机场附近。 这是一个废弃了近十五年的旧机场,自从搬迁到西渡区后,这片区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荒郊。 除了几个相距较远的城中村,附近找不到任何人群密集区。 过去的很多年,壵山机场也成了怀东市一些飙车党们的“团建地”。 不过这会儿杨覃来到附近时,并没有预期中的轰鸣声。 附近的道路上,除了几辆缓缓驶过的私家车,倒也没有机车崽的影子。 物色好路径后,杨覃打开光幕,确认开始比赛。 望着远端稀疏的星月,他眯了眯眼睛。 踩油门,加速。 这辆出厂了十五年的老车,得到了久违地释放性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