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家
五一了,甜草号再次杨帆出海。 李林杨要回老家! 人员招聘,排在第一位的是石匠!他老家那块,二十一世纪都是相当出名的石匠乡。而且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村子的背后就有一座石山,石质细腻,适合雕狮子啊石碑什么的。 再者,李林杨也希望能招兵!靠小黑打仗,其实是很不靠谱的事情。那么多小黑,李林杨也才凑出四个拿得出手的兵。而且,还各有各的毛病。 甜草号出海三天,李林杨就看到了距离海岸不到五公里的石头山。那山上有一颗石头,如同利剑一般的指向天空。其实吧,李林杨小的时候,那块石头村民都叫狗牙石。后来县里为了搞旅游,硬是把这块石头叫望夫石,然后还编了一套故事。 商业社会,这种把戏很常见。 此处的航道,李林杨只看着那块狗牙石就能确定。不过,看似有河道码头,三百吨的甜草号却无法靠岸。只能在河口抛锚。 家乡:河口镇李家村。 夕阳西下,齐鲁大地正是春暖花开,但却让李林杨感觉一片凄凉。 太荒了! 由于甜草号抛锚的位置就在河口,因此归航的渔船不免从旁边驶过。 渔民们看着洋船,都尽量的躲得远点。但再远也不过几十米。 “老乡,我是李家村的,过来帮个忙。” “老乡,别怕,这黑的白的都是人,不是鬼。。。” “老乡,我叫李林杨,是李家村的。。。” “老乡。。过来,帮我带个话,我给一袋大米。” 总算,有渔船过来了。 “你是李家村的?我咋没见过你!” “流落海外好几代,隔了一百多年才回来。”李林杨道:“我是回来祭祖的。” 渔船上好像是父子,少年道:“真的吗?你是什么字辈?” “常名树世,我是树子辈。”这个李林杨当然知道的。 “你咋叫李林杨,没有树。” “林,树林。杨、杨树。这都两个树了,咋还没树?” “额,这样啊。”少年有点害羞了。 话说,二十一世纪很简单的事情,哪个姓都有什么字辈,网上一查就知道了。但是,这个年代,所谓字辈,差不多相当于族属的密码!这是古人生活的智慧,用以分辨“你我”。 此外说什么“同姓不通婚”,并不完全,只要字辈不同的同姓是可以通婚的。 总之能对上这些,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李林杨是自家人。 自家人,就好说话了。李林杨指挥水手吊下一袋大米。 然后对上年龄的那位自家人问道:“敢问大名啊。” 那中年人咕哝了半天,却没算清李林杨到底是什么辈分。字辈很清楚了,本来李家是十六个字的辈分,也就是十六辈一个循环,现在差了一百多年,差不多七辈。这个真不容易续辈分啊。 “我叫李天宏,宏字辈。”既然他搞不清李林杨的辈分是高还是低,很明智的把问题又推了回来。 这玩意,李林杨也不知道该如何排。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爷爷是常字辈,比这位低了四辈。所以,转换话题,对少年道:“那你应当是大字辈,你叫什么?” “李大明!” 不再在辈分上纠结,李林杨谈起正事儿:“我回来祭祖,听说这几年连年灾荒,带回来了三十吨大米,暹罗国的大米。” “三十吨是三十包吗还是三十石?”李大明问。 “三十吨是六万斤,一共六百石!” “好多!”少年的眼睛亮了。 “有两件事,一呢,请天宏同族帮忙叫人叫船运到村子里。二呢,我这次祭祖想风光一点,拜托同族组织一些吹鼓手,吹吹打打的热闹!” “没问题!”李天宏保证道,李林杨递过去了十块银元“这是费用”。 有大米啊,还是暹罗国的大米。李林杨虽然没说这些大米到底如何分配,但总之是要运回村子的! 李天宏当即回家,商量去了。至于辈分问题,这个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族老、里长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一点,李林杨相信,李宏也相信。 国人在变通方面的水平,绝对是世界第一。 等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果然,一群人吹吹打打的在码头上开始了迎接。十几条小船已经靠近了甜草号。 这边卸货不提,李林杨带了呼噜壮壮等人下船,为了壮声势,还叫了两个白人水手做护卫。这些水手,只要给钱,矜持那是没有的。歧视有,但只能藏在心里。李林杨这边的武力值太恐怖了。 欢迎人群以李天宏为首,还给李林杨准备了一匹马,哎吆,这马啊,好瘦! 一路上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李林杨一路畅通进了李家村。 竟然有寨墙!这个是李林杨所不知道的,他那个时代这玩意已经没有了。 在李天宏的引导下,李林杨进了祠堂。 几个族老唱礼,李林杨也没有一点心虚。这个祠堂虽然不大,但保存到了二十一世纪,李林杨确定以及肯定,这是自家老祖宗所在。 一拜再拜,三拜礼成! 就这么简单。李林杨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绝对的自家祖宗,障碍个屁。 礼毕,自然是酒宴了。 不过,在酒宴之前,李林杨得先把礼物奉上:“咱们村子,包括其他杂姓,一共多少人啊。” “四百多口子。” “那就好。我呢带了点大米,请族老代为分配,每个人,不拘老少,男女,一人一袋。” “呵呵,有心了啊,族侄。” 几个族老里长还能矜持,其他的族人都以及迫不及待,听了李林杨的分配方案,顿时喜笑颜开。 阳历五一这个时节,虽然小麦等农作物已经有了模样,田里也有了野菜,比前两个月青黄不接的时期好了许多,但是家家户户现在还是吃糠咽菜艰苦度日。一麻袋米一百斤,够一口人吃几个月了,更何况大人小孩全如此,凑合点,完全能满足村寨中所有人小半年的粮食。 而且,这还是暹罗大米,进口的。为了偷税漏税,甜草号乃是在长江口外洋人的商船上购买的大米。 虽然时间还短,李林杨已经确定了大清朝的农民很穷!村子中,除了有限的几个人,大多都是破衣烂衫,甚至有十来岁还光着屁股的孩子!至于健康,就别提了,人人都面黄肌瘦,整个村子,李林杨没看到一个胖子! 就李林杨一米八的身高,一百六的体重,在这个村子中,已经是第一号的壮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