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室外丝竹声悦耳。 雅室内,李念嚼肉都渐渐缓慢下来。 但她筷子没停,仍然夹着桌上饭菜,神情轻松。 “不是有北侍卫在么,有他在,这事何时轮得上我啊?” 她说这些时,眼角带笑,看起来大气蠢萌,天真的仿佛不谙世事的少爷公子,是那种被人挑两句就会气血上涌的年轻模样。 但自从两人相遇,李念在荒山野岭中夜观星象也能辨别青州城的方向,之后又无意中透露出自己要办书院,甚至还对素未蒙面的楚阳郡公,心性了解颇深后,沈行之就觉得看她已经不能只看表面了。 她咧嘴大笑,偶尔干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故意说一些尴尬的话和玩笑,表现得自己似乎只是个普通人的样子。 却根本不能解释她为什么动探案,会推算,明明长在深宫内院,却敢当着人面玩心机。 如今咧嘴笑着,仿佛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也就只能骗骗邵侯家那个满脑子带她远走高飞的二少爷,根本忽悠不住他沈行之。 毕竟沈行之可是朝野里号称,道高一尺,魔能高一丈的难缠角色。 他没回答,只淡笑回礼,之后望向门口。 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却好像什么都说了。 站在门口的佩兰迟疑了一瞬,立马面露难色,同李念回话道:“主子,那北侍卫在楼下喂马呢,要我下去叫他上来么?” 闻言,沈行之看着李念微微怔了下。 嗯,心眼是有,就是脸上还做不到不动声色。 他瞧着李念的样子,故意惆怅道:“天刚下雨,马草带泥,但若是吃不饱,我们可能就得走回去了。不如,把你这贴身的丫鬟先同他换一换?” 李念咀嚼的嘴巴都要歪了。 “……我这丫鬟清贵,没喂过马。倒是鄙人不才,有些经验。”她撸起袖子,放下自己的筷子,拾起沈行之面前一整晚都没动过的那两支,不情不愿地夹起一块肉,“来,沈大侠,张嘴。” 沈行之忍着笑,看着她为了噎死他专门精挑细选出的一大块肉,摇摇头:“马不吃这个。” 李念鼻腔里出口气。 给你夹菜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 她放下肉,又夹了一筷子青菜。 “这总行了吧?” 沈行之又摇摇头:“马吃草,人不吃。” 李念半张着嘴,看着他蹬鼻子上脸的模样,一股摔筷子的冲动直冲脑门。 偏偏沈行之又拿住了她的命脉,忽然慢慢悠悠道:“说起来,我倒是想起一件事。” “白日在青楼里,林建成私下同我讲,说你……看起来同在长乐宫住了几年的长公主李念,非常相似。”他说得缓慢,却像是碾在李念的心口上一样。 李念抿嘴,深吸一口气。 沈行之慢慢悠悠又道:“我当时便厉声斥责他,饭可以多吃,话不能乱说。” 闻言,李念还什么摔筷子的冲动,全都飘到九霄云外去了。 她一片肉配合着素菜,搭配得当,添进沈行之的碗里,之后追问:“然后呢?你还说什么了?” 沈行之看着她,摇摇头:“没了。” “没了?” “嗯。”他点头,“他一介知州,最是清楚长公主的地位,如今大魏,太后早逝,后宫无主,别说皇后,连个答应婕妤都还没有,长公主自然便是最最尊贵的女人,不是他能诋毁的。” 李念边听边点头,起身给他又添了半碗汤。 “沈兄可真是博学多识,相当通透啊,李某佩服。” 沈行之看着她,又故意补了一句:“再说了,长公主若是真微服私访,人在民间,又怎么可能会用自己的本姓本名,出现在这呢?” 果然,李念是个聪明的。 沈行之藏在话里的台阶,她立马就能找出来,并且顺着溜下去。 她赶忙接话,硬把话题又扯回案子上。 “没错,也正如那银库主人一样,是不会用本名的。” 沈行之微微淡笑,左手端起汤碗,送到嘴边。 却听李念边琢磨,边兀自小声念叨句:“这件事,会不会和盐案有关啊……” 沈行之一愣,碗碰到嘴边,却没喝下去。 世帝借着李念出逃一事做掩护,表面上看起来是将自己的心腹楚阳郡公弃用,甚至还让原本官至三品的沈谦,领了个六品的活,颇为侮辱。 但实际上,他们两人这一出配合,是为了私盐一案。 这事情沈行之连北息都没透露分毫,而长公主离京之后四个月,盐案才发,是江浙一带密奏甘露殿的消息。 除了围在世帝身边总部超过四位臣子知晓外,长公主是怎么知道的? 李念偏着身子,慵懒靠在引枕上,还一手支着下颚,手指头有一搭没一搭的点着面前桌子。 她全然没有意识到,沈行之看她的眼神都变了。 她其实有些担忧。 历史上的太平五年,除了长公主李念嫁给楚阳郡公后,间接推动《女德》之外,还发生过不少大事。 其中一件,便是农民起义。 他的导火索,则是当时的自贡盐案,史称“盐乱”。 李念并非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所有和盐乱有关的记忆,一半是从高中历史书中得来。 另一半,则是自己毕业上班后,在通勤时间刷历史UP讲故事给拼出来的。 隐约记得是经历战乱夺权后,刚刚站稳脚跟的李氏大魏,突然冒出一批来路不明的私盐。 若只是普通盐还好,问题是那盐有毒。 李念觉得那大概率就是现代社会说的工业用盐,在古代提纯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吃死人的概率极大。 大魏太平五年,内陆穷人大量死亡,罪魁祸首便是这盐。 只是它坏就坏在,不毒富人,只坑穷苦人。 战乱刚平,百废待兴的时候,穷人还没积累出几分家业,性命便已堪忧。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既然横竖都是死,不如造反博一把。 李念想了很久,确实想不起来最初的起义是谁带的头,又是从哪里先发展出来的。 但她记得这事情的结果,盐是官商勾结,唯利是图,最终酿出大祸。 之后由楚阳郡公和建宁公世子领兵平定,次年在京城,盐乱一批,加上谋反一批,合起来斩了不少人的脑袋。 楚阳郡公因此才拿到了能弹劾长公主李念的,属于自己的功勋。 李念转头一想,这么说来,如果她能顺手解决盐案,似乎对自己更有利一些。 他楚阳郡公能用盐案来搞什么女德。 那长公主李念,若是手握盐案的功劳,不说搞夫德,退婚应该还是稳稳能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