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乞巧节
因为做了这个决定,他们还做了个说明的牌子放在门口,及时的阻挡了更多想要来占便宜的人,因为这件事不光是在村子里传出来,连隔壁村的都想来掺合一脚。 不是傅南寻他们的及时止损,真的要亏的吐血。 教书是善行,但善行,也是要吃饭的。就带着这批孩子,已经让傅南寻忙的够呛的了。 而南容辰逸那边,种植玫瑰终于也有了新的进展。 本来从夜府里挖过来的时候,好些都是萎靡的,而花草虽然有分别,但精心伺候起来,还是能起死回生的。 有充足的露水,养料,终于让这些玫瑰舒展了枝叶,有茁壮成长的样式。 花瓣都变得鲜艳起来,枝头也冒出了好些喜人的花骨朵。 “相公!你也太棒了,我就知道你可以的!” 看了这二十来株玫瑰的状态,傅南寻是真心的佩服,赞赏。 南容辰逸没有飘,但也是高兴的,“我也琢磨出来了,虽然玫瑰花娇嫩一些,但按照别的方式来养,也是能成功的。我觉得我们可以开办玫瑰园之类的。” “不急。” 傅南寻笑眯眯的。 “先把我们眼前的生意给做了再说。” “眼前?眼前能有什么生意?” 南容辰逸都忙晕了头,专门记录玫瑰花状态的记录都有了厚厚一本,给未来打好了基础。 傅南寻笑的无奈,“相公,你还真是一点浪漫细胞都没有,你是不是忘了,乞巧节就要到了?” 乞巧节就是七月七日,也是七夕节,坐看牛郎织女星就是这一天,那日街上会十分的热闹,心有所属的年轻公子,姑娘,都会在这一日大胆的会面,互表心意。 这样浪漫的一天,玫瑰花是最适合出现的了。 也是叶封找的巧,在刺牙山发现的玫瑰,都是红色的,更给予了它表达热烈爱意的灵魂。 不过其实,在这样的时代,送花其实不是那么流行的,互赠个香囊什么的才最是正常。 而就算是送花,也有更多其他有意义的花朵,比如芍药,别名将离,代表爱情和思念,代表情有独钟依依惜别。 不过办法都是人想的,傅南寻故意让人四处散布关于玫瑰的消息,说这是代表最炙热真诚的爱意,非她不可之类,叫许多人都对此动心,但找来找去,都没有能找到门路。 种植这种的自然很少,毕竟种花家美丽的花太多了,争奇斗艳,因为玫瑰天生带刺,花期又短,时常会认作不好长的月季之类,在这时,反倒还不如月季受欢迎。 哪怕是皇宫内院,也多的是能和牡丹媲美的月季花。 不过此时,傅南寻就是要把玫瑰的利益放到最大化,后世,这些个节日就很能割羊毛,现在,终于轮到她来大赚一笔。 而大家都在找寻的时候,有聪明的,摸到了门路,主动的上门。 “你们这些玫瑰,都卖给我,开个价吧。” 看着是挺诚心的,不过可惜,南容辰逸和傅南寻都没有这个意思。 找过来的人还不肯死心,觉得面前的就是两个模样不错的农户。 这些花也就是他们碰巧在养的,哪里能想得到,街市上被炒热的玫瑰花,就是被他们暗暗操控的。 “这样吧,我给你们一百两,你们也算是赚了。这些花,在你们手上,你们也不会懂得价值的。” 越是有地位的,就越是谦逊,南容辰逸如今便是这样,竟然都没有发火,只是再次表示拒绝,那人只能失望的离开。 傅南寻很新奇的盯着南容辰逸看,感觉到男人此刻是真的有了改变,或许,也是从‘自食其力’之后开始的。 脱去了一些光环和身份,心态也变得大不一样。 离乞巧节越来越近了,花枝还没有修剪,在把玫瑰花整理之前,傅南寻还有些别的想法,她找来一些宣纸和丝带,打算用来装扮。 包装效应一直都有,就像京城里的胭脂铺子,描画的精致小瓷盒装着的,就总是比普通瓷盒的贵上几十文,即便里头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也有人甘心购买这个包装费,和后世如出一辙。 不管时代怎么轮转,人心总是不会变的。 简单的卖玫瑰,和把玫瑰包得精致又浪漫,就更加不是一个概念。 为了让包装更好看些,她还要把宣纸换个样式,涂点颜色,提点诗句之类的,叫整个的档次都变得很是不一样。 她忙的头都不抬,丝带买回来,也是需要钻研一下的,不是简单缠绕就能管用,不过这也并不着急,先要把宣纸给解决才好。 孩子们都很喜欢在这里读书,也是傅南寻的脾气和教导,让他们现在变得听话懂事,看见人在忙,都涌过来,主动,“老师老师,我们帮你!” 虽然也不知道人到底在干嘛,但看她在涂色之类的,觉得他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然而傅南寻可不打算让他们插手,也把脸板了起来,“让你们来读书,是让你们做别的事吗?今天的书背熟了没有?我有没有说过今日要默写的?” 她教书的态度一向都是有理有度,可以对孩子们都很和善,但是要完成的功课也是一定要完成的。 让他们背熟的文章,也是前段时间熟读,又理解了意思的,每个字也都让他们写会,读背写,完整的一套下来,才会叫他们对这篇文章有深刻的记忆。 这让很多孩子都叫苦不堪,但有些,也是很认真用功,很喜欢现在读书的日子。 看见孩子们跟蔫吧的小鸡仔一样,傅南寻还是没有和缓,非得要树立威严,和学堂里肃穆的环境,哪怕只是在棚屋里,只要是读书的地方,就一定要有读书的环境。 “你们都回去继续背,待会我来默写,默写不出的,不准回家。罚抄两遍才准离开。” “知道了老师。” 有孩子乖巧应答,有孩子鬼哭狼嚎,但最后也就只能按照人的进度走。 有些贪好处的村民,也是知道孩子在这里是真的好,绝对不会让他们回家的,防止被劝退,孩子们只能体会教育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