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季落接受的教育而言,她以前很勇敢,那时候开朗大方,情绪也会表达出来,没有如今含蓄。 人的性格一旦改变,再想往回回溯,都变得艰难,中间经历过的那些事情都不是假象,怎么都在心上留下了印记。 她无法做到欺骗自己,只能努力跟自己和解,慢慢接受现在的自己,找到与身边人相处平衡的点。想要对在意的人传达关心、喜欢的情绪,不想因为表现得过于冷淡,而被认为她太过冷漠,捂不热那颗心。 这一次发生得毫无预兆的聊天,持续时间还有些长久。 睡觉时都已经过了一点,两人却不约而同的笑了。 都说相处久的人,某些行为习惯上都会有些相像,她们也是如此。 一起长大,又多年从未分开,看起来性格和做事风格完全两样,但在一些生活小习惯,还有个人习惯的小动作上,却总有那种相似感。 第二天因为放假,宿舍都很安静,没有多少人早起。季落跟杨思思六点整起来,洗漱轻手轻脚,换好衣服就下楼出去。 吴梦迷迷糊糊睁眼,还梦话似得问了一句:“你们今天还上课啊?” 杨思思难得好心搭理她:“没有,我们回家。” 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很难注意到她这个人的其他特性,而在这种晨间迷蒙时,反而能发觉一个人的纯真可爱。 门卫已经不再阻拦学生进出,令她们意外的是,沈珩竟然已经在校门口等着了。 距离见面时间还有十分钟,这一片晚上热闹,白天萧条,车辆不进小巷胡同里,就不会拥堵,一路顺畅,关鸣是个体贴性格,不会出发太早,他等人倒是没有什么,就怕给其他人压力,所以这是真的要等上个十来分钟。 时间赶,季落没空跟他多聊,嘱咐了一句:“你在这边等会儿吧,关鸣哥很准时,我跟思思先回家一趟,晚点见。” 沈珩右脚稍稍挪动了下,然后站定,“行,晚点见。” 走出好一段路,季落发现杨思思还在看她,还疑惑:“怎么了?我脸上有什么吗?” 杨思思表情一言难尽,“你是真的没有发现啊……” 季落皱眉,“发现什么?” “沈珩啊,”杨思思冲她挤眉弄眼,“他刚才感觉是想说跟我们一块儿过去的。” 季落晃了下神,“没有吧?” 她语气中的不确定,让杨思思失笑,“算了,下次提醒他有事就要直说,不然谁都猜不着。” 沈珩看起来比较少年老持,但终究还是年纪轻,也因为生活太过艰难,说话做事的稳重,旁人难以了解他在这背后有过多少的计算权衡。 不能得罪人,也不能让人感觉自己很失礼,表达关系要合适,而这个合适的尺度是最难拿捏的,你以为跟某人关系很好了,实际上再他眼里,才不过是认识而已。 上辈子的季落跟沈珩在读书期间交集不多,毕业以后也没有怎么往来,正式有了联系时,两人都已经二十五六岁了。 那时候的沈珩身上气质更加沉稳了,但也有一种专属于他的青涩。沉稳是他从少年时期就一步步稳扎稳打出来的知识积累与自信,青涩是他终于可以摆脱“贫困生”、“弱者”、“需要被帮助的人”等等标签,可以堂堂正正做沈珩,多年努力,终于可以凭借自己赚取薪资,养家,报恩。 以前她也总是被杨思思这样提醒,问她是不是真的不懂沈珩的意思。 那时候的季落是懂的,因为那会儿她已经可以坦然面对身边的众多追求者,也能因为自己在江城扎根,与他们周旋,沈珩的一些示好行为虽然不过分,也相对隐晦,但被人追求多了,总会有所感觉,因为总体来说,在追求期间里,能为对方做的事情,统共也就那么多了。 只是没有想到,她现在重生一回,反而失去了这个能力。 之前是叶颖找她谈话,她才跟神额很难过之间有了那种奇妙的感应与默契,互相都不提。 现在又是因为杨思思的提醒,她才反应过来,其实他们之间,并不是她以为的那种,因为沈珩要靠这条路出头,他不能失败不能分心走神,所以不会想到其他,考虑其他。更没有她自己以为的,也许这个时候,沈珩对她并没有感觉,她的任何心事,小动作,都可能是自己单向追逐。 原来对方也有过这种试探靠近。 季落真实感觉到了自己的迟钝,她抬手看了眼自己的手腕上的红绳,铜钱是工艺品,不是真货,但品质还不错,没有生锈氧化。 她忘记上辈子有没有收到过这么一件礼物了,或许也有,只是她没有认真对待过。 杨思思看她在想事一样,就挽着她胳膊走路,防止她因为走神磕着绊着。 她以前也羡慕过季落,觉得她人生很完美,父亲博学儒雅,妈妈漂亮温柔,家庭富有,她自己又漂亮又开朗,会武术,会散打,会弹琴,会跳舞,也会画画,学习成绩也好。 她就只能抱着自己的那点整理家务做饭的能力苦练,因为这是她唯一能做好的事情。 现在没了,她昨晚跟季落说的,她知道自己的闪光点是真的。 她也希望季落能在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这不是说她能在某个舞台上跳舞,未来在艺考在高考上取得什么成绩,而好似季落自己认为的,她在那个环境下最舒服,最畅快,最有成就感,最满足的。这不是一个形式,形式是填不满的。 因为路上走得慢,她们快到小区的时候,路边关鸣的车也到了,听着喇叭季落跟杨思思同时扭头看,惊觉两人的墨迹,还一起瞪大了眼。 但是季落这个表情收敛很快,也就是车上三人都是一直看着外面,不然发现不了,以为只有杨思思会瞪眼。 关盛惊道:“你俩刚才那表情,一模一样!” 杨思思笑眯眯的,“那当然,我们一起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