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冯玉详的再次作乱。 吴斌突然想到一个人。 此人叫于右任。。 陕西籍素有名望之人。 同盟会元老。 深得中山先生器重。 所谓的陕西靖国军,便是他一手创建的。 可惜,靖国军内部矛盾重重,且地方军阀色彩太过浓重。 于右任感觉靖国军不能成事,便再度南下追随中山先生。 中山先生去世之后,他一直在南方国民军政权任职。 冯玉详投靠国民军之后,为奉系所败,下野去苏俄。 于右任奉命前往苏俄,劝说冯玉详回国起兵,并帮助冯玉详从苏俄搞到军火援助。 冯玉详五原誓师,率西北军将土全体加入北伐军,于右任被北伐军方面“二一三”任命为,驻西北国民军的代表,协 助冯玉详起兵。 后冯玉详战败,于右任被奉军抓捕,吴斌一直没顾得上处理他。 此番想起来之后,便命副官去把于右任从大牢中提出来。 毕竟在北洋政府眼中,于右任就是犯上作乱的贼子,不杀他已是格外开恩,想无罪释放是不可能的。 这期间,也有陕西籍的将领和民间土绅,向吴斌求情,网开一面,放于右任出狱。 但吴斌却没有理会,于右任这种有声望的人,不能杀,却也不能用。 历史上,张大帅下令杀了北平的李大钊先生,被史书给记上了一笔浓厚的仇恨 其实,张大师下令的时候,压根儿不知道李大钊是谁,手下人报上来,他见是乱法分子,签字处决即可 如果吴斌杀了于右任,对他半点儿好处也没有,相反,会引起士绅不满,以及原来的靖国军将领不满。 所以,他打算把于右任给供起来 一会儿后。 于右任被带到督办公署。 他蓄着长胡子,清瘦之极,年约五十岁左右,穿着一件文土长褂,褂子上打着补丁。 历史上,于右任是个老好人,多次参与国民政权的交替与过渡。 “伯循先生,久仰了。” 吴斌对于右任这种民间有威望的老书生,还是给予了一定尊重。 “吴督办。” 于右任抱拳一礼,微微点头。 吴斌能在二十郎当岁的年龄,成为一方霸主,足见其睿智与勇武。 “先生请坐。”吴斌喊来副官,给于右任泡一杯茶。 “茶就不必了,吴督办若是劝我归降的,还是莫开尊口为好,若是吴督办打算杀我,我项上这颗人头,就赠予吴督 办。”于右任表现的大义漂然,大有慷概赴死的气势。 吴斌微微点了下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欣赏。 一介文人,尚有如此风骨。 值得他钦佩。 “先生多虑了,吴某请你过来,既不是为了杀你,也不打算劝你投降。” “先生是中山先生的追随者,以中山先生的三个主义为救国救民的理念。 “而我是无主义者,不信虚的,我只信实际。” “今日请先生过来,主要是讨论一下,给先生换一个舒适的居住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