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五棵树,重量在几千斤,好几吨的重量,对角马来说,还是很宽松的,主要是杨林今天要来回跑十几次,所以不能一次把它累着。 回到自家的院子,把木料拖到一个角落存放,晚上再考虑怎么处理。 这些刚砍伐的木料是不能马上使用的,必须经过干燥,山村里的人都是放在院子里,自然风干,100天左右,就差不多能用了,也就是地球一年左右。 但杨林显然不可能等那么久,所以,只能另想办法。 毫无疑问,使用热处理来干燥是最好的办法。 在刚才伐木的时候,他就有了计划,首先,就是把木料堆放在一个地方,然后在附近烧火,利用热量来烘干木料的水分。 当然,理论是理论,实际上要复杂的多,这种技术在地球,可是到了18世纪才成熟的,不是那么好掌握的。 而且,需要很多专业设备,建筑,比如烘干窑等等。 稍有不注意,就会造成冷热不均,木材开裂,也就废了。 这些杨林都懂,所以,他打算下一次金手指,就搜索木工技能,和木材处理,木质建筑技能等一系列知识。 到时候,自己一定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案来处理。 有金手指,就是这么自信,没办法,前世的地球,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给了他最大的底气,不管自己需要什么,都能拥有最好的解决方案,复杂的,简单的,应有尽有。 当回去的时候,杨林特意来到捕鱼陷阱处,打开陷阱,果然,又有几十条入账。 于是,角马懵逼了。 我今天啥也没干呢,怎么又给我吃,心里好慌啊,别这样,我会接受不了的。 最终,它还是炫了一半,第一次,吃鱼吃到饱,吃肉吃到撑。 当又一次回到伐木场地,角马充满了干劲,左瞅瞅右看看,到处找能干的活,实在是拿的太多,烫手,不干点活,心对不起。 但显然,伐木就不需要角马,反而让杨林很是嫌弃 。 “去,去,去,一边待着去,别在这晃悠,耽误事。” .......... 黄昏,山村开始热闹起来。 狩猎队回来了,出去了整整一天,70多个小时,收获当然不能跟昨天比,但却也还能接受,每人多多少少都有几十斤的大小猎物,起码够一家人吃饭了。 这才是常态,不可能每天都有大收获的。 已经很不错了,在外面,其他村子能吃饱肚子都不多,敢修炼的都没几个。 当杨林赶着马车回村的时候,很多人都稀罕的到处打听。 “他今天都伐木了?” “可不是,我跟你说,一天了,最少有10趟。” “是个过日子的,过两年就让他进村里的狩猎队,拉一把。” “这也变化太大了,听说昨天晚上拆家,干了半个晚上,今天又伐了一天木,身体能吃得消吗?” 村里的人都嘀嘀咕咕,更多的,是好奇和欣赏。 都喜欢勤快的,喜欢有能力的,你要是个懒汉,混子,谁也不愿意搭理你,躲着你。 杨林满脸笑容的打着招呼,他故意如此,要潜移默化的尽快融入这个村庄,自己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要待在这里,不能给自己找罪受。 聪明人要利用环境,千万别想着跟环境对着干。 每天忙忙碌碌,勤勤恳恳,让村里人都看见,然后,就会形成口碑,在这个比较封闭的社会里,没有比口碑更重要的了。 这关系到他不久的结婚生子计划,到时候人家一打听,好家伙,是个烂人,那不能嫁,多好的条件也不行。 可要是口碑好,那就不一样了,到时候人们会说,这小伙子很不错啊,虽然条件一般,但非常勤劳,特别能干,性格好,会过日子,而且啥都能做,会木工,会盖房,会种菜,会养殖,还能做一手好饭。 那还说啥,就算有点远,也不是问题,那些有好姑娘的人家,都愿意嫁过来。 这就是人设,来自现代的杨林,可是深得其中三味。 所以,每一次干活回到村里,都特意放慢脚步,露出和善腼腆的笑容来跟村里的人打招呼,别管认不认识,也别管关系好不好,反正又不掉块肉,就当是npc,做任务了。 果然,效果极好,这才2天啊,杨林就已经在这个1000多人的羊角村出了名,口碑也起来了。 起码人们路过见到,都会露出笑容点点头,打个招呼。 再过几天,十几天,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是最后一趟,回到院子后,他就开始清点起来,今天可是干了不少事,统计下: 1,50公分以上的木料55棵,都在15米左右的长度。 2,砍下来的枝干,足有5000多斤,都是去除了叶子的,这些都是一趟一趟回来夹带的,为的就是储存木柴,烧火用,将来干燥木料都能用的到,杨林觉得还不够,明天可以多带点回来,反正顺路,别浪费了,就算自己用不完,也存着,或者跟其他村民交换点东西。 毕竟,木柴这东西,还是很需要的,虽然不值钱,但你缺少了还真不行,村里有的人是懒得浪费时间去砍。 3,猎物23只,分别是野鸡13只,野兔7只,蛇2条,类似于黄鼠狼的动物1只,全部下来,足有200多斤,全是活的,杨林把它们都带回院子,给绑起来,养着。 4,水产300多斤,有鱼有虾,有螺有贝,都是杨林挑选的精品,一般的货色,都给了角马,就这,它也不中用,根本吃不下,还有好多实在没地方处理,他只好都放了。 杨林看着这么多的收获,心中满满的成就感,一天时间,他就白手起家,攒下了偌大的基业,真是太爽了。 当然,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串门。 别惊讶,这就是他最应该做,最重要的事情。 光干活。不说,那是棒槌,自己享受,不分润,那是二货。 杨林看着满地的收获,琢磨了半天,挑挑拣拣了一些,放到马车上,拉着就去了何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