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平行大唐之吾为世宗威皇帝

第105章 灭倭(三)

   李恪这边不急,打造码头和运送人员物资都需要时间。   至于中大兄皇子……   李恪得问问他懂不懂倭国歌舞,大唐将士们在这里待着有点无聊,需要歌舞振奋一下士气。   既然想到,李恪就要做到,就派亲兵带着通译来问中大兄皇子了。   中大兄皇子当然不同意。   听到亲兵的回报后,李恪微微一笑道:“你回去告诉他,如果他不跳,破了难波城后,他们天皇绝嗣和大唐无关!”   亲兵见礼后立即去找中大兄皇子了。   中大兄皇子脸色立即变得煞白,李恪的意思很明白了,如果他不跳,攻破难波城后,大和天皇一族包括他中大兄皇子都会去见他们的天照大神。至于用什么方式去见天照大神,那就不知道了。   “我跳、我跳!”中大兄皇子嘶声吼道,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李恪看了一会倭国舞蹈就离开了,辣眼睛。   倒是大唐将士们,一个个看得兴致勃勃,不时还评头论足一番。   就这样,中大兄皇子歌舞团在大唐的军营里演出了半个月。   半个月后,一个能够容纳十艘大船停靠的码头建成了。这里面,不仅有大唐将士的功劳,还有附近倭人的功劳。   哦,为什么会有他们的功劳?   因为长孙涣觉得吧,这些倭人个头是矮了点,但应该也能弥补一下大唐在这儿的人手不足吧。然后,长孙涣就发现,他不过每天提供两顿白米饭,白米饭上一条鱼干,就招来了一大批倭人来修码头。   要知道,那两顿白米饭的量,也就相当大唐将士一顿饭的三分之一。至于那鱼干,就是水军就近打捞的海鱼熏制而成。而且,一天还只有两顿。   李恪带领的唐军,一天三顿饭,顿顿有肉有菜,虽然肉都是肉干鱼干,菜除了韭菜蒜苗其余是泡菜酸菜,但真的是管够啊。哦,还有就是茶水管够,果酒一人一天二两。   直到长孙涣无意中看到了一个新来的倭人自带的饭食。   两个不知道什么野菜配着不知道什么粮食捏成的应该称之为饭团子的玩意,大概就是长孙涣的半个巴掌大。一顿一个,一天的饭就解决了。   看着那饭团子,长孙涣很无语。如果是乱世或者天灾人祸朝廷赈灾没有及时到来,人们吃这玩意撑着活下去,长孙涣不意外。可这里是倭国,好像也没什么战乱吧,人日常就吃这玩意?   难怪一个个又矮又瘦。   长孙涣很是明白,为什么后汉世祖皇帝刘秀,赐的是汉委(通倭)奴国金印了。果然,倭这个字真的很形象。   点齐了一万两千名将士向着难波城进发,其余的将士负责沿路的后勤安全。   此时的苏我氏,通过这半个月,也硬生生纠集了三万大军。   然后,苏我虾夷在得知唐军向着难波城开进的时候,也赶紧命令麾下大军前去迎击。不得不迎击,虽然纠集了三万大军,但苏我虾夷可还没有弄到能支撑这三万大军长时间作战的粮草。   目前搜集到的粮草,只能支撑这三万大军一个半月。   所以,必须和外面的那支唐军决战!   是的,苏我虾夷知道外面那支军队不是中大兄皇子的外援了,而是大唐的军队!之所以知道,是小野林道告诉他的。   而且小野林道也告诉了苏我虾夷,这支唐军是来灭掉大和国的。是战是降,苏我虾夷自己决定,而小野林道要去和地方豪强们打交道去了。因为此次出征的唐军主帅,是当今唐皇的第三子,要见见大和的地方豪强。   苏我虾夷心里头很清楚,要弄死自己的地方豪强太多了,毕竟,谁不想主政朝堂!   李恪看着列阵而来的倭军,双眼中满是兴奋,终于,有一支大军可以充当李恪新式武器的试验品了。   没错,李恪能够大规模量产火药了。   至于火药暴露在秦怀道程处默他们面前,这是早就计划好的。没错,李恪对于火药武器没打算藏私,是打算大大方方送到长安去的。   但是,送过去的只是火药配方,还是比较初级的那种。   早在派人登陆台湾岛半年后,李恪就在台湾岛南部建造了火药厂。但是,当时有几个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火药的原料,大规模且便宜的原料从哪来。   木炭是最容易解决的,不过硝石和硫磺就不好说了。   大唐目前的硝石主要产区是陇右,硫磺主要产区是四川。当然,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产区,但都比不过这两地区的产量。   在弄到木炭硫磺和硝石后,李恪在杭州也通过道士们,找到了几个醉心于炼制掌心雷的道士。然后,通过他们弄出了比较初级的火药。   弄出这些初级的火药后,李恪就没有让这些道士参与对火药配方的改进了,而是送到了自己在台湾岛南部的火药厂,交给那里的工匠进行改良。而那些弄出初级火药配方的道士,李恪也没让他们闲着,而是让他们研究硫磺硝石的提纯。   再说了,就算长安那边得到火药配方后也研究出了更合理的火药配比李恪也不怕。因为,李恪只会敬献火药配方,火炮和火枪李恪是自己留着。而且,这次出征李恪也没有带火枪和火炮,带的是手榴弹。   什么样的手榴弹呢?   从样子上看,就是一个易拉罐下面装着一个木柄。不过,李恪没有弄出拉发引信,这还在让人研究,因此,这种手榴弹只能用明火点燃引信后再投掷出去。   这支军队投掷手榴弹的军队只有三百人,是李恪让薛礼秘密训练的掷弹兵,连身为薛礼副手的秦怀道都不知道。   薛礼的忠诚度不用怀疑,李恪对薛礼的信任,尤其是李恪回长安那次直接让薛礼总揽杭州南海两地的军务,让薛礼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觉悟。   可以说,谁和李恪肩并肩战斗到最后一刻,除了李恪的妻儿外,就只有薛礼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