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凌游出手,百家姓
高士廉与韦挺等数位同僚,经过数轮深思熟虑的磋商,最终尘埃落定,决定将李氏皇族,以及王、卢、崔、郑这四大望族,共列氏族志之巅峰,置于首等之列。 “高大人,此举陛下若知晓,是否会心生不悦?”岑文本面带忧虑,轻声问道。 高士廉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胸有成竹:“陛下之意,确欲削弱世家之势,但吾等已将皇族李姓尊为首位,此非正合陛下心意乎?” 岑文本眉头紧锁,言辞恳切:“然而陛下之意,分明欲对几大世家有所制衡,我等此番作为,岂不是有违圣意,和光同尘?” 高士廉轻轻摆手,打断了岑文本的忧虑:“若不顾及五姓七望之情绪,一旦激起波澜,谁来平息?此举虽非激进,却也是权衡之计。” 岑文本欲言又止,终是叹了口气,妥协道:“也罢,便依大人之意。” 半日时光匆匆而过,众人齐心协力,终是将纷繁复杂的氏族一一排序完毕。 高士廉手持这份沉甸甸的氏族志,正欲入宫面圣,不料在宫门偶遇了刚自御前退下的魏征。 “高大人,别来无恙。此番可是携氏族志新篇,欲呈陛下御览?”魏征拱手为礼,语调平和。 “正是,魏大人亦是刚从陛下处归来?”高士廉回礼,言语间带着几分客气。 魏征目光一闪,似有话在喉:“高大人,可否让魏某先行一窥氏族志之貌?” “自然无碍,魏大人请。”高士廉大方地将氏族志递于魏征手中。 魏征接过,细细翻阅几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随即将氏族志奉还。 “高大人,魏某斗胆直言,此氏族志若呈于陛下,恐难逃一番责难。”魏征语气凝重。 高士廉闻言,眉头微蹙:“魏大人此言差矣,陛下之意在于提升皇族地位,老夫已将李氏置于首位,何来责难之说?” 魏征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道:“高大人误会了,陛下重修氏族志,意在重振朝纲,削弱世家影响力,而非单纯排序。大人此举,恐未能深得圣心。” 高士廉脸色一变,他深知魏征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不禁陷入沉思。 魏征继续说道:“依在下之见,可将氏族志中各大姓氏依据其对朝廷贡献、品德操行等方面进行评定,而非简单以门第划分。如此一来,既可体现公平公正,又能顺应陛下旨意,若是高大人还觉得不妥,我建议高大人可以去找一找蓝田侯,或许能得到一个答案。” 高士廉思考片刻,觉得魏征所言不无道理,于是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去找凌游询问一番。 高士廉轻步踏入凌游府邸,目光不经意间捕捉到凌游正温柔地拥着胞妹凌子衿嬉戏,那画面温馨而纯真,令他不禁微微摇头,心中暗自思量,此行是否过于唐突。 然而,既已听了魏征的建议,前来向这位少年侯爷求策,便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搭话。 “蓝田侯,老夫此番冒昧造访,多有叨扰。”他的话语中透着几分谦逊与客套。 凌游闻言,迅速将凌子衿稳妥地交予一旁侍立的茯苓,随即转身,笑容可掬地引领高士廉步入客厅,“高大人言重了,请上座。” 宾主落座,茶香袅袅间,凌游轻啜一口,方缓缓问道:“不知是何等清风,将高大人吹至寒舍?” 高士廉轻叹一声,道出原委:“蓝田侯非外人,自当知晓陛下命老夫编纂氏族志之事。然新志初成,魏大人阅后却觉诸多不妥,老夫这才斗胆前来,欲向蓝田侯讨教一二,看是否有良策可解此困局。” 凌游闻言,故作谦逊:“高大人过誉了,诸位重臣尚感棘手之事,小子何德何能,敢言有解?” 高士廉却是不依不饶,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蓝田侯何必自谦,老夫观你行事,常有独到之见。若你能赐教一二,老夫愿欠下你一个人情,日后定当厚报。” 见高士廉言辞恳切,凌游也不再推辞,微微一笑,道:“既如此,小子便斗胆献丑了。不过,所言若有不妥之处,还望大人海涵,权当今日未曾提及。” “蓝田侯请畅所欲言。”高士廉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依小子之见,氏族志应着重考量各家族对社稷之贡献,而非囿于门第之成见。如九品中正制般,按德、才、功三者综合评定,方能使天下士子心服口服。”凌游微笑着说道。 高士廉连连点头,面露赞赏之色,“此法甚妙!如此一来,既可彰显公平,又能使陛下满意。” 凌游轻笑道:“李姓,乃皇室之尊,自当倍加尊崇。在下偶得一启蒙稚子之物,或能助高大人一臂之力,还请笑纳,权当参考。”言罢,他眼波流转,似有所指。 高士廉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好奇,温文尔雅地回应:“哦?侯爷之物,必非凡品,老夫求之不得,愿闻其详。” 凌游微微一笑,随即转身,假意去取所言之物。 不多时,他手执一册‘百家姓’归来,其上墨香犹存,透着几分书卷气。 “此乃在下为庄上童子启蒙所编,虽是小物,却蕴含教化之意,高大人不妨细细观看,以作参考。”凌游边说边将书册恭敬地递上,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高士廉接过书册,细细翻阅,口中轻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初时似觉平常,但随即眼神一亮,赞道:“蓝田侯果然大才!此书虽简,却寓意深远,妙哉!” 凌游谦逊一笑,压低声音道:“高大人若欲呈于陛下御览,或可稍作调整,将‘赵钱孙李’易为‘李赵钱孙’,以彰陛下之尊,亦不失为妙策。” 高士廉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连声道谢:“侯爷所言极是,老夫受教了。此番人情,定当铭记于心,不再多扰,告辞!” 凌游送至门外,拱手相送,目送高士廉带着那册‘百家姓’缓缓离去,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高士廉返回府衙,即刻召集韦挺等一众官员,围绕‘百家姓’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与修订。他们依据各家族的实际贡献、德行操守及功勋大小,重新排列了姓氏次序,力求公正而又不失皇家颜面。 数日辛苦,新的氏族志终于问世,其中不仅排名有序,还在高士廉等人刻意的编纂下,将五姓七望压低了排名,做到了李世民想要的效果。 高士廉满怀信心地将它呈递至李世民案前,李世民翻阅之下,龙颜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