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1979文艺时代从高考开始

第80章 《拾月》抢稿(求订阅!)

   “张旭,中午就在这吃饭吧。”    师母沈淑圆抱着两颗锄坏的大白菜,进了屋里。    她嗔怪的瞪了吴祖湘一眼,随后笑眯眯的对张旭说道。    “谢谢师母。”    “到你老师这里了,客气什么,今天中午我做了臭鳜鱼。”    沈淑圆慈祥的笑着,转身去厨房端菜。    “师母,我来帮你。”    张旭赶忙要上前帮忙。    “不用你去帮忙,本来厨房就不大,你再进来都转不开身了。”    沈淑圆摆了摆手,不让张旭帮忙。    这时燕大不光学生住房条件不好,教职工的住房条件同样差劲。    像吴祖湘这批资历老职称高的老教师,住的还是五十年代修的平房,面积不大,多年沉降后地势低洼。    夏天雨下的大些,很容易被水淹。    前段时间下大雨,张旭还来帮忙倒过雨水。    沈淑圆在厨房张罗饭菜,吴祖湘就带着张旭在屋里研究从哪个方向下笔。    不一会,徽菜名菜臭鳜鱼就摆上了餐桌。    这道菜一上桌,屋子里便弥漫着一股特殊的香味。    并且沈淑圆在烹饪的时候,采用了红烧的方式,更是让这道臭鳜鱼色泽红亮,一看就让人胃口大开。    张旭刚才只顾着思考小说题材,午饭没吃就跑了过来。    现在臭鳜鱼的香气加上引人垂涎的红亮色泽,口水不自然的分泌出来。    “来,来,张旭,坐过来。”    看到家乡名菜上桌,吴祖湘兴致勃勃的叫道。    说话间,沈淑圆又端了一盘红烧肉出来    “多吃点。”    沈淑圆给张旭盛了满满一碗米饭,递到他手里。    “谢谢师母。”    “你这孩子,到你老师这就当是自己家,客气什么。”    沈淑圆笑着责怪了张旭一句。    “不客气,不客气。”    张旭呵呵笑着,开始埋头干饭。    红烧的臭鳜鱼,每一口都充满了层次感,让张旭顿时胃口大开。    不由自主的吃了两碗饭,等他准备再盛第三碗时,就看到吴祖湘和沈淑圆正看着他笑。    张旭顿时有点不好意思。    “能吃就多吃点,像我们现在这个年纪,想吃都吃不了多少了。”    吴祖湘笑着说道。    此时吴祖湘已经七十二岁,沈淑圆也七十一岁,两人都已是古稀老人。    却没有一点暮气沉沉的样子,精神状态完全像个年轻人。    在先生那里蹭了顿午饭,张旭来到燕大图书馆。    写改革小说的事情,现在只是规划,要等假期实习体验过后,他才开始动笔。    眼下最急的是《洪岩》和《燕京文学》的两篇约稿。    也不用查什么资料,张旭直接确定了一个中篇一个短篇。    题材还是他最拿手的农村题材。    没办法,插过队的人就是这么豪横。    中篇小说名字叫《山路弯弯》。    主要描写在位于西南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金竹的丈夫王大猛在一场矿难中不幸丧生,留下金竹和女儿欢欢两人相依为命。    王大猛有一个弟弟二猛。    长嫂如母,金竹不仅在生活上照顾着二猛,还为二猛找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凤月。    可是,二猛和凤月之间的价值观相差巨大。    二猛想要努力在矿上工作报效国家。    凤月却担心他的安全问题而不支持他的工作。    就这样,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实际上,二猛一直默默的喜欢着金竹,在凤月离开后,二猛将自己的爱慕之情统统倒出,金竹又羞又怒,拒绝了二猛。    但二猛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帮助金竹,渐渐的,金竹对二猛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中篇小说写了嫂子和小叔子之间的感情纠葛。    短篇小说则描写一个发生在古木河边青瓦木楼里,年过花甲的掌墨师老桂木匠、徒弟兼未婚女婿桥桥以及独生女儿阳春之间的故事。    这是新生代与守旧老人之间的对抗和纠葛。    小说的名字就叫《远山的伐木声》。    确定好两篇小说的内容,张旭拿出随身带着的稿纸,开始奋笔疾书。    他下乡插队的地方就是小说中故事发生地,那里有多达二十几个少数民族。    张旭接触最多的是土家族和苗族。    掌墨师老桂木匠就是土家族。    而掌墨师是木匠中核心人物,相当于总建筑师、总工程师角色。    在当地有着非常高的权威。    《山路弯弯》中的金竹,同样是张旭插队时,听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张旭写起来自然运笔如飞。    不到三天的时间,中篇小说《山路弯弯》和短篇小说《远山的伐木声》,就在他的笔下完成。    小说写好,张旭拿着底稿找到先生吴祖湘。    “先生,这是我写的两篇小说,想请您看看有需要斧正的地方没。”    接过张旭递过来的稿子,吴祖湘戴上老花镜,食指在嘴唇上沾了一点唾液,开始认真研读起来。    张旭闲着没事,就在旁边给吴祖湘把茶缸子里续满开水。    又给办公桌上的花盆浇了点水。    “快别浇了,再浇水花都死了,你在边上坐会,我一会就看完了。”    吴祖湘一抬头,看见张旭正在给花浇水,连忙制止他。    张旭这孩子就是勤快,眼里有活,每次到他教研室来,不是干这个就是干那个。    问题是,他来一次就给花浇一次水,眼看着生机勃勃的一盆君子兰,慢慢变得蔫巴巴的。    君子兰本是一种喜阴耐旱的植物,并不耐水涝。    张旭的好意,却让这盆花承受了过多的水分,导致叶片发黄,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再这么下去,恐怕这盆君子兰要夭折了。    想到这,吴祖湘摘下老花镜,招手叫过张旭。    “你看,这盆花的叶子已经开始发黄了,就是因为水浇得太多。    君子兰不喜欢太湿润的环境,以后要少浇一些水,让它的土壤保持微湿就可以了。”    张旭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吴老师,真是抱歉,我不知道这些。以后我会注意的。”    吴祖湘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不懂就问,不懂就学嘛。养花也是一门学问,慢慢来,你会掌握的。”    教完张旭养花的知识,吴祖湘接着翻看张旭的小说。    “这两篇小说质量都很高,尤其是《山路弯弯》属于涉及伦理题材,你在情节上处理的很好。”    吴祖湘摘下老花镜,开始点评张旭的小说。    “不过,在表现技巧上,我认为你还可以大胆一些,多用一些象征手法。    心理描写的成分还可以加重,增强金竹对待感情的纠葛......。”    吴祖湘花了一个小时,为张旭两篇小说提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这些东西,确实是张旭忽略的地方。    这也让他意识到,有老师教导,可以随时有人帮你把关,提醒你什么地方没写到位。    与以前他自己独立写小说,没人把关,出来的效果有很大区别。    “我这就拿回去修改。”    张旭认真记下吴祖湘提的修改意见,拿着稿子回到图书馆连夜修改。    第二天,他红着眼睛,再次把两篇小说拿给吴祖湘看。    终于得到吴祖湘的表扬。    写好了约稿,张旭离开燕大,径直来到《燕京文学》编辑部。    陈世冲这时正在办公室审稿,看到张旭过来,连忙起身迎接。    “陈哥,小说写好了,我送过来你审一下。”    张旭没客套,直接拿出《山路弯弯》递给陈世冲。    《远山的伐木声》毕竟描写少数民族的场景较多,如果放在《燕京文学》发表,会影响读者代入感情的。    毕竟燕京这种地处北方的城市,是不了解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    张旭在小说中使用了许多少数民族风俗语言,无形中增加了北方读者阅读难度。    不过放在《洪岩》杂志,相对来说阅读难度就要少很多。    看到厚厚一沓稿子,封面上写着《山路弯弯》。    陈世冲有点发懵。    “你这是早就写好的,还是现写的?”    “肯定是现写的啊!”    “你这也太快了吧。”    陈世冲有点难以置信,他找到张旭约稿,到现在手里拿到一篇中篇小说,这才不到一星期。    要不是张旭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都有点怀疑手中小说的质量。    “我先看看。”    陈世冲按下心中的疑惑,直接开始翻阅小说。    很快,小说中金竹的遭遇,她面对生活的重重艰难,勇敢面对一切挑战,不屈不挠的态度深深感染了陈世冲。    本来只想先看看小说质量,没想到一看起来就停不下来。    张旭对这种情况早已见怪不怪。    毕竟看小说,不是看新闻。    能够沉浸入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才能更好的实现作家写作的目的。    要不然,看着看着就出戏,那小说读起来就完全没有文学性和可读性了。    “你这篇小说写的实在太好了,我要让覃主编看看,可能的话我想这期就刊登,你等我一下。”    说完,陈世冲着急忙慌的找主编去了。    张旭倒是无所谓,只要他投的稿子《燕京文学》采用,他就算还了陈世冲的人情。    以后再有稿子,那就看各个编辑部的本事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