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优哉游哉走在小路上,倒是完全没有在意正面战场那边的情况。 他其实早就离开了正面战场,带着浓重的偷感,做出了和攻打王朗城池时候差不多的事情。 其实也就是在士卒们在山头上用树枝和石头营造千军万马离开的时候趁着乱子离开的。 这才是袁耀这些计划之中为了推行的一步。 第二次的佯攻便是计划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坚实的打底。 它一来是为了让袁耀的部曲可以在正面的战场上有着赚到更大利益的可能性,而来则是为了后面的计划作出一些铺垫。 而作为第二个计划当中的重要一环的减灶计则是为了让刘繇察觉到他们的目的,从而调动士卒们前往后城,让他们可以在前城得到显著的工程成果。 而这个时候刘繇的部曲若是不拉回来,他们就通打落水狗。 反正他们的阵型布置和装备实力都远超对方,只要对方兵力不足,他们就可以一直无伤对城池造成攻击。 但若是刘繇按照他们的想法拉回士卒,他们就离开,反正也是无伤,何乐而不为? 而第三个计划就是派人和减灶计相互映衬,在山头上造成一些动静,便是为了达成减灶计让对方觉得是自己失误的前置条件。 而第四个计策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袁耀只是挑了不到二百余精锐部曲和雷薄这个没什么用的吉祥物将领从山头上借着“假”而做的“真”。 刘繇部曲当然会知道山头上的那些动静是袁耀故意做出来给他们看的假象。 他们甚至还因为这个假象损失了不少士卒和城墙的耐久度,自然不可能想得到这个假的计策当中还包含了一个真的计策! 那么等到时候山头上一直没有任何动静,刘繇就肯定不会觉得他们这些士卒当中有人绕道,自然也不会派兵前去后城。 那么等到袁耀到达了他们的后城,便能如法炮制上次面对王朗的时候所施行的计策。 所以。 这些计策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让他们不把士卒调到后城。 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展示出来的,和刘繇所能看出来且深信不疑的,其实是他想让刘繇把兵调到后城去。 “让他们把兵调到后城”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不让他们把兵调到后城”。 这句话看起来很难理解,实际上却是很简单,无外乎也就是利用了一个信息差以及人的思维惯性,而且绝无可能翻车。 刘繇已经因为把兵调走而翻车一次了,在袁耀这边没有任何动静的时候肯定就不会再对自己的士卒分布做出任何改变。 那么袁耀就完全可以大摇大摆带着兵直通后城,毫无一丝一毫的顾忌。 也就没有了可能因为自己不熟悉地形而被刘繇早就埋伏好的士卒而截击的可能性。 这才是这样几个小小的计策组合起来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效果。 如此,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好的计谋,而并非是一个普通的堆叠。 他早就摸准了刘繇和许劭不敢赌这一把。 所以他们如果猜对了,那就接受一次佯攻,然后假装若无其事,两边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如果他们猜错了,那就要接受一次迅速的变阵转化,无能为力地看着自己的城墙被打出一个又一个破洞。 不过无论是猜对还是猜错,只要他们不敢去赌,袁耀这边就不可能输一个大的,最多小输一把。 所以心大的袁耀也压根就懒得去管正面战场的情况。 就算是输了,那也不会影响这边的情况。 这才是袁耀真正的打算。 他的目的既然是为了让刘繇等人城破人亡,那就一定是想着办法在达成这样的一个目的的。 单纯的两个计策叠加在一起,也只能为了一个小小的胜利,那么这样的计策就只能算是中上的计策。 上智为间,这样的计策才是最为管用的。 不过袁耀现在显然做不到以这样的计策前来让对方心生嫌隙,但是他可以勉强复刻这样的一个操作,做到和反间计差不多的计策。 反间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从内而外产生骚乱。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就是因为一旦内部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很难抽出心思和精力去对付外来的威胁和敌人。 袁耀从后路绕到对方城后直接狠狠插入,直接进入敌人内部造成混乱,也算是一种上智为间的平替。 怎么不算是一种让对方先从内部产生骚乱,然后在外部变得不堪一击,被一举攻破呢? 这次袁耀倒是没带几个将领。 毕竟大家要么就是在前线佯攻,按照他所计划好的计策而稳步前行。 要么就是在别的城池中还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 总之这一次袁耀只带走了雷薄。 毕竟雷薄这个人在对方的眼里肯定也是可有可无的,哪怕是被自己带走了去,刘繇那边的人应当也看不出来的。 “公子,你说我们的前线真的能获得你说的胜利吗?” 雷薄行军行的无聊,开口没话找话地问道。 袁耀倒是笑着,回答道: “其实我们现在,不是已经三胜了吗?” 雷薄有些好奇。 他和袁耀一同离开,没有看到这场战役的胜负。 可就算是这场战役真的如袁耀所料取得了大胜,那也只有二次胜利,何来三胜? 袁耀缓缓道: “我们之前的佯攻取胜,而刘繇被我们玩弄于鼓掌,暴露了自己全部的有生力量,让我们之后的攻击可以对症下药,减少损失,加强对对方的攻击,此为一胜!” 袁耀说的很有道理,雷薄睿智地点了点头。 他觉得袁耀所说确实没错,这一次的胜利他也是极为认可的。 袁耀没理会雷薄,继续道: “我们这一次佯攻转变为强攻,以极小甚至没有的伤亡对对方的城池造成了不小的损伤,此为二胜!” 雷薄默默点了点头。 虽然不知道这次到底有没有胜利,但是假定胜利,也可以算作一胜。 那么最后的一胜在哪里? 看着雷薄的眼神,袁耀自信道: “我们二胜,对方二败,此为三胜!” “三胜三败”论,就此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