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若咱在凤阳有几亩良田
在一旁,方孝孺轻轻笑出了声,先行向朱元璋深深鞠了一躬,随后道: “微臣认为,皇孙关于中原的见解并无偏差。我们应当超越地理的局限来定义中原,应以中原百姓的角度来认识中原。” “无论何地,只要中原子民生根发芽、耕耘居住,那片土地便是吾辈心中的中原。” 见到方孝孺挺身而出为自己辩护,朱允熥点头微笑。 这位在礼乐儒家思想上,不懈倡导周礼之人,此番言论自然而然地源自“入华夏则华夏之”的深远哲思。 言之凿凿,无懈可击,让人无可挑剔。 朱允熥接续话题,朗声道:“先生所言甚是,学生铭记在心。大明朝能有今日九州版图,全赖先民们在蛮荒中披荆斩棘。” “以简陋之石对抗猛兽,开拓疆土,培育沃壤,方成就了今日的中原盛世。” 言及此,朱允熥眼神一凝,话锋陡转,准备引出他真正意图探讨的政治理念。 他沉声说道:“我汉族大明威震四海,粮仓丰盈,皆因先祖开疆拓土,皇爷爷自淮西崛起,重振中原正统。” “倘若我们这些后人忘却了先民对土地的渴望与奋斗,我们又凭什么让后世评价?莫非我们还不如那些拓土开天的先民吗?” 言至此处,朱允熥语调更低沉:“土地,乃是我大明江山永固的基石。若要大明千秋万代,就必须如先民那样,怀揣对土地的无限渴望与重视。” 言罢,朱允熥的目光缓缓转向自始至终沉默不语的朱元璋。 他心里明白,这一番话断不会触动朱元璋的逆鳞。 对大明子民而言,土地天生就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而对朱元璋来说,这份吸引力更是无比强烈。 试想,若早年朱家在凤阳中都有土地,今日的大明王朝是否存在或许都是未知数。 果不其然,朱元璋的面色透出一抹不同寻常,在四周惊诧的目光中,他深叹了口气,悠悠道。 “想当年,若是咱家能有几亩良田……” 言罢,朱元璋轻轻摇头。 转眼望向朱允熥,他的脸上绽放出一抹笑意:“你之前提过南疆有地一年三熟,可是真的?” 朱允熥郑重其事地颔了颔首,“回皇爷爷,孙儿未有半句虚言。” 糟糕。 一旁的刘三吾心头猛地一紧,急忙回头,目光飞快地扫过身后几位朝廷重臣。 朱允熥没有停顿,继续言道:“我大明立国24载,百姓逐渐安宁,生活富足,粮仓渐满。” “但这皆因我大明初立,万民久经前元压榨,又逢元末乱世,战事连绵,人口剧减。我朝推行鱼鳞图册,均田于民,这才使得人皆有田可耕。” 朱元璋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狠厉:“前元的滔天恶行,实在可恨。” 本在一旁静待朱允熥受责的朱允炆,心中几乎要呼喊出声。 怎会如此? 画风突变,皇爷爷竟与朱允熥这般默契十足。 而自始至终,朱允熥的目光未曾掠过朱允炆半分。 他依旧思路清晰,语速平缓地道:“尽管现在大明子民皆能耕作,但将来人口繁衍,若疆土不变,我朱家又凭什么养育亿万苍生呢?” “眼下,南疆之外即有土地一年丰收三次,那里的人如同未开化的林间猴子,不知礼仪,懒惰成性,舍弃肥沃的土地,野外觅食。” “我大明文教兴盛,兵马强壮,人口日益增长,怎能对这样宝贵土地视而不见?” “应派遣皇族镇守宝地,大军平定顽固势力,让百姓前去耕种,让学府大儒教育边陲之民,传授中原礼仪之道。” 那广袤无垠的无人认领之地,你们不想要吗? 朱允熥话锋一转,巧妙地将儒家理念融入其中,透露出将儒家文化推广至边疆之外的想法。 他话语方落,背后的一众皇室亲王已然站出。 “父皇明鉴,儿臣斗胆请愿,愿领旨南下,亲率雄师,光复故疆,永固南陲。” 十三皇子朱桂跨步上前。 紧随其后的朱楧,朱权,朱植,朱栴这五位皇子并肩而出,躬身行礼,拳心向前。 五位龙子齐声请命,愿赴南疆,誓守边疆。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连朱元璋亦难掩讶异之色。 南疆,蛇虫遍野,崇岭险绝,瘴气缭绕,自古便是罪臣流放之地,一般人若得岭南之封,无异于遭贬。 而大明皇族,循祖制以来,除已分藩北疆,镇守边界的塞王外,其余皆享膏腴之地。 今朝何故? 皇族子孙竟争相请缨,愿赴那荒僻南疆,踏上无人愿往之路。 朱桂等五人倡议一出,更幼小的皇子们亦不甘落后,竞相呼吁朱元璋将他们同样封往南疆,誓要为大明收复疆土。 此乃穷兵黩武,意图以武力治国乎? 刘三吾心头一凛,急声道:“陛下需知,国之根本在于社稷与万民,征战虽勇,未闻常胜不败。大明立国24载,陛下披荆斩棘,方有今日之盛。” “若南北双线作战,国库将不堪重负,百姓亦将苦不堪言,大明盛世或将转瞬即逝矣。” 陪同朱元璋而至的户部尚书赵勉,听刘三吾此言,忙不迭抱拳上前。 “陛下,近年来连番北伐,国库已显空虚,全赖陛下统筹帷幄,方保国家运行无碍。此时若再兴南疆之战,国库必无法维系。” 见二人连连提出异议,朱允熥连忙接口道:“爷爷明鉴,孙儿明白当下我国正北伐不息,必然要先根除元人势力。” “南疆失地的收复虽急,却也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十三叔等人心系大明,勇于担当,正是皇家的楷模,百姓心中的英雄,其精神自当大力弘扬。” 此刻,他已赢得诸多武将世家的青睐,并有大学者方孝孺为师,如能进一步赢得皇室叔辈们的认可和支持…… 朱允熥的目光这才轻轻掠过站在朱元璋背后的朱允炆,意味深长。 朱允炆感应到那份注视,抬首望了望朱元璋,随即步出队列:“皇爷爷,南疆远隔万里,若要发兵,后勤补给线漫长且艰险。” “纵使国库充盈,半数财力也可能消磨于路途。此等消耗,国库恐难承其重,朝廷压力倍增。” 语毕,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朱允熥,其中含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