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

第1272章 选择

   “嘿嘿……”刘备笑了笑随即起身给刘恢倒茶。  “谢谢!”面对刘备递过来的茶,刘恢说道。  刘恢接着说道,“今天我去了一趟老师那儿?”  “哦?郑院长身体如何?我都好久没去看他们了。”刘备从桌子烟盒里拿出两支烟,递了一支给刘恢。  “挺好的。此前议论小学课本一事,你如何看?”  刘备抽了一口烟,随即说道,“华夏采取的是全民教育的考试模式,这种方式最好的一点就是相对公平。  不好的一点,就是家长和学生变得比较功利,不过,这并不怨他们,换成我也一样。”  刘恢微笑着看向刘备,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刘备接着说道,“华夏人口众多,区域差异较大,注定了考试对于大家来说公平一些。  不过,想要引导家长学生认同,只有对课本知识进行合并。”  “哦?你的想法和元放公有些像。”  “元放公?”刘备一时没有想起是谁。  只不过也不怪他,华夏年轻一辈的人很少用字了,尤其是华夏推广白话文以后,取字的人更少了,就算有些有字的人,字也会撞车。  例如:华夏司法大学校长胡昭字孔明,原华夏电力总公司负责人诸葛亮字孔明;左慈的字和陈纪的字也是一样。  “陈长文父亲陈纪。”刘恢提醒道。  “哦?陈公说了什么?”  刘恢就将陈纪的原话转给了刘备。  “大统领,我想去拜访一趟他。”刘备显得有些高兴,他没想到,陈纪居然和自己不谋而合。  刘恢有些无语,别人说卸磨杀驴,你现在磨都没有卸,就开始赶人了。  “好吧!”刘恢站起来离开了。  刘备也跟着刘恢下了楼。  “大统领,周末来家里吃饭。”临走时刘备对着刘恢说道。  “还有哪些人?”  “就是皇室长老院的几个人。”  刘恢摆了摆手,“算了,下次我请你吃饭。”  刘备也意识到了什么,他也不勉强。  刘恢的顾忌是,自己儿子刘新是华夏名义上的皇帝(傀儡),如果自己私下和一帮监管皇帝的人吃饭喝酒,难免会引来舆论的谴责,自己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  曹操从赤谷城出发,只花了三天时间就进入了赵国。  “赵国虽然也在变革,但是和华夏差距太大了。”曹操明显能感受到,赵国道路破败,房屋破败,百姓整体消瘦,和华夏到处都有胖子形成鲜明比较。  “夫君,你这要求也太高了,赵国改革都没完成,怎么和华夏能够比较?”丁氏白了曹操一眼。  进入赵国,曹操夫妇只能坐马车前往。   “赵国道路坑坑洼洼,没有华夏坐车舒服。”曹操调整了一个坐姿。  “你开口华夏闭口华夏,莫非你真的想学华夏?”丁氏可是清楚,曹操对于权力虽然谈不上疯狂,但是也十分看重手中的权力,他不相信曹操这么快就想通了。  “实话实说,华夏的确有可取之处,但是魏国不能完全学习华夏。  我担心我们手中没有权力以后,百姓不放过曹家的人。”这一点一直是曹操的心病,华夏和魏国不一样,自从辽东开始,华夏就在变革,就在朝着这条路变革,而魏国完全不一样,此前告诉魏国百姓的事情,突然让百姓知道是子虚乌有的,那么百姓信仰必将崩塌。  赵国能改革成功,是因为有袁熙这个背锅侠,大家可以把之前的事情甩给袁熙,这基本形成了赵国王室和大臣之间的默契。  丁氏虽然不懂政治,但是他也明白,以前朝廷时期,如果家族中某个人官职被贬,必然会家道中落一样。  曹操接着说道,“不久前,鲁王孔融一番话值得不少人深思。”  丁氏十分好奇的问道,“什么话?”  “这段话是鲁国左仆射王修和鲁王孔融之间的对话。  王修问孔融:大王,您如何看待华夏和仲国这两个国家。  你猜孔融如何回答的?”  丁氏翻了一个白眼,随即一只手伸向曹操腰间。  “嘶……”曹操瞬间感觉腰间赘肉火辣辣的痛。  “你这个娘……”曹操正打算骂人,就迎来了丁氏不善的目光。  “好,我说,我马上就说。”对于曹操而言,无论他找多少女人,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永远属于自己的发妻。  曹操接着说道,“孔融想了想,说道:仲国袁术无外乎是觊觎我们土地、钱财和人口,万不得已时,给他点就行了,反正对于鲁国而言,少两万人多两万人无所谓。  而华夏则不一样,华夏不要我们土地,更不要我们钱财,也不要我们百姓。  华夏要的是我们鲁国还政与民,这怎么可能?这不是要鲁国的命吗?贱民也配拥有权力?”  “二人对话一定很机密,你是如何得知的?”丁氏看了一眼曹操,在她看来,这是曹操编的故事。  “这个事情是华夏报纸几天前刊登的,我在长安下火车时买的报纸。  你不知道,华夏的间谍和记者可以说无处不在。”曹操每每想起华夏,心里直打鼓。  “鲁王这话虽然不好听,但也是实话。  就拿魏国来说,你愿意损失一点土地?还是愿意放弃权力?”丁氏看向曹操,仿佛是在灵魂拷问。  曹操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如果动摇魏国国本,我宁愿放弃一些土地。  说句难听的,放弃土地以后,亡的不是我家人,而是别人,而魏国国本动摇,亡的必然是我曹家人。  死一万个庶民百姓我也不在乎,但是,死十个家人,我恐怕会发疯。”  曹操的话不好听,但是说得很实在,现实中往往就是这样。  历代以来,统治者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惜一切代价。  然而,回过头来看,真正充当那个代价的往往就是天下普通百姓,而不是达官显贵。  因为在他们心中,普通百姓的命是自己恩赐的,他们原本就不属于自己。  丁氏没有反驳,也没有赞同,华夏这一圈下来,让她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