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 )袁竹著第三十七章
公元686年,武后垂拱二年的深秋,九月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却也夹杂着几分收获的喜悦。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才华横溢、心怀天下的麟台正字陈子昂,在经历了首次随军北征的洗礼后,踏上了归途,回到了繁华而又厚重的东都洛阳。 北征的日子里,陈子昂亲眼目睹了边疆的烽火连天与将士们的英勇无畏。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疾苦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也让他对国家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战场上,他不仅用笔记录下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更用心灵去感受那份属于英雄的悲壮与荣耀。 归途之中,陈子昂的思绪万千。他回想着北疆的寒风凛冽,战马的嘶鸣,以及那些为了国家安宁而舍生忘死的将士们。这些记忆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他的脑海中缓缓展开,让他既感到沉重又充满力量。 当陈子昂终于踏入东都洛阳的那一刻,他仿佛穿越回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是繁华的帝都,是权力的中心,也是文化的瑰宝之地。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声鼎沸;宫殿之中,金碧辉煌,气势恢宏。陈子昂望着这一切,心中既有对家乡的亲切感,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深知,自己虽然只是这庞大帝国中的一粒微尘,但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华。于是,他开始更加勤奋地研读诗书,积极参与朝政,用自己的笔触去揭露社会的黑暗面,歌颂那些为国为民的英雄人物。 当年的春天,金微州都督仆固始的叛乱如同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南下的铁蹄践踏了无辜的百姓,哀鸿遍野,生灵涂炭。面对这国家危难之际,陈子昂毅然决然地以麟台正字的身份加入了北征的西路军,担任幕僚之职,誓要为国家平定叛乱,还百姓以安宁。 他的挚友,诗友乔知之,则以代理侍御史的崇高身份,被委以西路军监军的重任。两人从繁华的洛阳出发,一路北上,穿越了险峻的陇坂,途经张掖,再折向西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边塞重镇同城。在那里,他们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见证了将士们的英勇与牺牲。 幸运的是,西路军在陈子昂与乔知之等人的协助下,迅速而有效地展开了军事行动。叛军很快就被击溃,首领也被斩杀于马下,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终于得到了平息。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一场不公的阴云却悄然笼罩在了两位友人的头上。 陈子昂,这位才华横溢、满腔热血的文人,本以为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告诉他,他的努力与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奖赏。更令他痛心的是,年近五十、经验丰富的乔知之,也同样遭遇了不公。他不仅未能获得应有的荣誉与奖赏,反而还遭到了小人的谗言与诋毁。 面对这样的不公与黑暗,陈子昂的心中充满了愤慨与无奈。他深知,自己与乔知之都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志士,却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于是,他提笔蘸墨,将满腔的悲愤与不平化作了这首震撼人心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陈子昂不仅表达了对乔知之遭遇的深切同情与愤慨,也抒发了自己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慨。他痛斥那些小人得志、谗言惑众的奸佞之徒,也赞美了那些为国捐躯、英勇无畏的将士们。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即便前路漫漫、充满荆棘,他也要坚守初心、勇往直前,为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子昂《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 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首句“汉庭荣巧宦”,诗人以“汉庭”代指当朝,借古喻今,直接揭露了朝廷内部的一个普遍现象——那些擅长逢迎、钻营取巧的官员往往能够得势,享受荣华富贵。这里的“荣”字,既是对巧宦们得意洋洋之态的描绘,也是对朝廷用人不察的讽刺。 次句“云阁薄边功”,笔锋一转,将视线投向了那些为国家边疆安宁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们。云阁,作为古代表彰功臣的圣地,本应是对边关将士的最高赞誉之地,然而现实却是“薄边功”,即对他们的功绩视而不见,甚至轻视。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凸显了朝廷赏罚不明的问题,也表达了对边疆将士深深的不公与同情。 三、四句“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是全诗情感的升华。骢马使,是古代对御史或出使官员的雅称,这里特指乔十二侍御。诗人以“可怜”二字开头,直接抒发了对乔知之遭遇的深切同情。乔知之,一位本应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却因朝廷的偏见与不公,只能白首沉沦,空有一身才华与抱负却无处施展。这里的“白首为谁雄”,既是对乔知之个人命运的悲叹,也是对时代悲剧的深刻反思——在这样一个是非颠倒、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代,究竟还有谁能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不仅展现了陈子昂对朝廷用人不当、赏罚不明的愤慨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友人乔知之功高无赏、白首沉沦的深切同情与无奈。同时,这首诗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公正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陈子昂的诗篇,如同他心灵的河流,流淌着对友人的深情、对高洁志向的追求、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以及对旅途中的点滴温情与壮志豪情的抒发。这些诗篇,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时代见证 陈子昂的归途,不仅是一段地理上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深刻探索与自我发现。在这一路上,他创作的数章《感遇》诗,成为了他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 《感遇》系列诗篇中,陈子昂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剖析了时局的动荡与不安。他忧心忡忡地审视着国家的命运,对于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给予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同时,他也对人性的复杂与多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既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也不避讳人性的阴暗与丑陋。这些诗篇,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面貌与人心的深邃。 此外,《吊塞上翁文》是陈子昂对边关逝去英灵的深情悼念。他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那些为了国家安宁而英勇献身的将士们的形象。这些英灵们,用他们的生命与热血,筑起了国家的钢铁长城,他们的牺牲与奉献,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陈子昂通过这篇祭文,表达了对这些英灵们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 而《燕然军人画像铭并序》则是对英勇将士们的最高颂扬。在这篇铭文中,陈子昂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燕然山下英勇抗敌的将士们的形象。他们身披铠甲,手持兵器,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陈子昂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对这些将士们的无限敬仰与赞美之情,也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奋发向前。 陈子昂的这些作品,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宣泄与表达,更是他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时代、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与洞察。他的诗篇与文章,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也启迪着后人的心灵。 这一年的边疆之旅,对陈子昂而言,无疑是他人生旅途中最为深刻与震撼的一段经历。它不仅仅是一次身体上的迁徙,穿越千山万水,历经风霜雨雪,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让他在广袤的边塞天地间,找到了自我,也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土地上,陈子昂亲眼目睹了边疆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了边关将士的英勇与坚韧,也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这些经历,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雕琢着他的心灵,让他对人生、对时局、对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于是,他的诗文如同泉水般喷涌而出,每一篇都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对时代的深刻反思。《感遇》系列诗篇中,他借古喻今,抒发对时局的忧虑与对人性的思考。 《吊塞上翁文》 居延海南四百馀里,有古城焉。土人云:“是塞上翁城,今为戍,其基扃趾迹,盖数千年也。”丙戌岁兮,我征匈奴。恭闻北叟,托国此都。子尚于叟,日月遐迈。及今来思,实获心契。欣问于叟,何德其愚?僻居幽漠,浩与代殊。忘情逸马,胡宁而知福?谢于邻人,何达而不淑?丁男既存,君子知复。人以为极也,伊怀兹土。既板且筑,扃禁天崇,墉隍云矗,今则荒秽。代亦不毓,其故何哉?贤叟之德,发叟之堂,天道何远?而兹理茫茫。人代自故兮,邱垄崩荒。魂魄何独,不归故乡?叟乎叟乎!我心之伤。 《吊塞上翁文》一文,以深邃的情感与悠远的意境,勾勒出一幅边塞古城与岁月沧桑交织的悲壮画卷。陈子昂借古喻今,不仅是对一位“塞上翁”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千百年来边疆战士及其背后无数牺牲与奉献精神的崇高致敬。 文中,那座位于居延海南四百馀里的古城,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见证者,其基石与残垣断壁,默默诉说着数千年的风霜雨雪与战火硝烟。丙戌之年,陈子昂随军征战匈奴,途径此地,心中不禁涌起对往昔“北叟”托国于此的敬仰与感慨。这位“塞上翁”,虽僻居幽漠,远离中原繁华,却以其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的精神,成为了这片土地上不朽的灵魂。 陈子昂与“北叟”虽相隔千载,却在心灵深处找到了共鸣,感叹其“何德其愚”却能于荒漠之中寻得心灵之福,这份超脱与豁达,令人钦佩。同时,文中也流露出对邻人未能充分理解“北叟”高尚情操的遗憾,以及对那些仍坚守边疆、矢志不渝的丁男与君子们的崇高敬意。 然而,古城今日之荒凉,与昔日之辉煌形成鲜明对比,不禁让人沉思:为何曾经繁荣之地会沦为废墟?是时代更迭的无情,还是人心不古的悲哀?陈子昂在此提出了对天道与人世哲理的深刻质疑,表达了对于历史兴衰、人生命运的无限感慨。 最终,文章以“魂魄何独,不归故乡?”的深情发问,将哀思推向高潮。这不仅是对“塞上翁”灵魂的呼唤,更是对所有为保家卫国而捐躯异域英灵的深切怀念。陈子昂之心伤,不仅是为个人的离去,更是为那些无名英雄的永恒牺牲,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深切渴望。 整篇文章,情感深沉而真挚,笔触细腻而有力,展现了陈子昂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愿景的坚定追求。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默默无闻的边疆守护者,用他们的生命与热血,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而《吊塞上翁文》则是对他们最崇高的颂歌。 这些诗文,如同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唐朝文学的天空,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让人们看到了陈子昂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与担当,也感受到了他对于国家、对于民族、对于人性的深切关怀与热爱。 因此,这一年的边疆之旅,对于陈子昂而言,是他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不仅让他成为了一位更加成熟、更加深刻的诗人,更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了后人敬仰与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