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让人抬回来的尸体是那个锦衣卫。 说尸体也不准确,这家伙运气不错,守门兵也只开了两枪,要是打成筛子,自然死的不能再死。 两颗子弹没有命中要害,所以残留一口气被同行锦衣卫抬着去医馆找郎中救治,然后被一直在医馆门口蹲守的邓府小厮截了胡。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练胆,不见血怎么行,所以这锦衣卫非常合适,而且还没死,便还有救治、学习、研究的价值,没救过来也没事,抬出去埋了便是。 邓平得道消息后,只是一声长叹,有位学医的老婆,委实令人惆怅。 “洪鸿要见我,见我做甚,不见。” 朱常淦并不意外邓平的回答,微笑道:“洪鸿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深得崇祯帝信任,此番奉崇祯旨意剥夺属下王爵,还打算将属下锁拿去凤阳守皇陵,属下自然不会乖乖就范,只是如此一来,崇祯没准头脑发昏,会派兵来攻打黄安,仙使不想造反,只是如此一来,恐怕不反都不行了。” 邓平冷笑:“这岂不是正合你意?” “属下不敢。”朱常淦肃声道:“属下左思右想,仙使对局势的把控,让属下叹为观止,如今大明朝廷内忧外患,满清、李、张、朝廷,四股势力绞杀,形势错综复杂,确实不是举旗起兵的好时候,另外,仙使推行土改之政,恐怕用不了一年便会传遍天下,这土改伤及世家大族的核心利益,仙使要是夺他们的土地,估计都会和仙使不死不休,因此仙使若是起兵,世家大族也是大敌之一……” 说到这,朱常淦内心长叹,土改之政确实能获得民心,然而民心重要,世家大族就不重要了? 邓平要是真夺了天下,他终究还是要靠士族治理天下,难不成让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的泥腿子出来治政? 为了一县民心,让全天下的士族警惕乃至愤怒,在朱常淦看来,属实不智。 当然,邓平压根没争霸天下的心思,和他说这些貌似是对牛弹琴…… “属下觉得,黄安县终究不是邓家庄,仙使既然已经占了县城,也已经推行土改之政,那么再想韬光养晦,只怕难如登天,既如此不如堂堂正正……” “又想鼓动我举旗造反?”邓平斜了斜眼。 朱常淦心累…… “属下不敢,属下只是觉得既然仙使必然会引起天下忌惮,那就该拥有让所有势力忌惮的资本,现在黄安县加上新征的精壮和属下亲卫,总兵力也才一千三四,就算仙使拥有强悍火器,也不足以震慑天下宵小。” “你不是一直在征兵吗?” 朱常淦呵呵道:“仙使,征兵容易养兵难,而且火器配备也紧缺的很,另外属下觉得黄安太小,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仙使最不济也该拿下整个黄州!” 邓平无语,我只想在邓家庄当个土财主,然后被你这厮逼到黄安当了一县地主,现在你又怂恿我当黄州地主,下面是不是要我占了整个湖北。 还战略纵深,话说这名词现在就有,还是他不经意间说漏嘴过? “仙使秉承上仓使命降临人间,胸怀悲天悯人之心,否则仙使也不会行土改之政,此乃得民心之善政哉,然而天下纷乱,无数百姓被逆贼裹挟成为乱民,他们无辜,最后却成了逆贼崛起路上的堆堆枯骨,属下看来,救一人是救,救万人也是救,仙使有能力救一府,不该只庇护一县之域。” 邓平呵呵道:“照你这么说,我应该练强军,然后出去把逆贼全部剿灭,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朱常淦摇头:“三百年代有王者出,大明的根已经烂了,太祖皇帝定下的制度也有太多不合时宜之处,身为朱明子孙,自然不愿眼睁睁看着大明灭亡,可这天下如果终究要换个主人,属下希望是仙使。” 邓平:“……” 朱常淦叹息:“崇祯多疑,继位十四载,所作所为,万民苦不堪言,满朝官员不屑为其臣,就算仙使平定逆贼,那也是震主之功,崇祯必然会想方设法置仙使于死地。” 邓平好累,身心俱疲…… 你说的我都知道都懂,所以我才想当咸鱼啊,这天下乱糟糟的,让他们去厮杀好了,包括崇祯,别惹我就行。 “我当初就不该来黄安。”邓平叹气:“既来之则安之,你说的这些也不无道理,粮食,菜蔬,这些我会解决,至于枪械……这些可都是杀器,必须要对军事条例滚瓜烂熟,必须对我忠心耿耿,经过考核才会赐予,否则想也别想。” “属下明白。”朱常淦郁闷,按照邓平的意思,他的三百亲卫想获取枪械的难度可谓登天。 “属下觉得,要让兵将效忠,仙使应该时常去大营走动走动,威之以法,施之以恩,方为将主之道。” 邓平嗯了声,他现在在考虑是不是照搬后世军旅那一套,应该没什么不合适的吧? 后世的兵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万民的守护神,老百姓看到兵如见亲人,想当兵可没那么容易,要求多了去了。 可这年头的兵是杀胚,丘八,厮杀汉,是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百姓见了避之唯恐不及。 想要改变这种印象,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不过现在时间还很充裕,邓平觉得可以尝试尝试。 成了自然好,不成也没什么损失,惠而不费的事罢了。 邓家庄的庄丁就是这么训练的,所以几百庄丁是邓平死忠。 朱常淦突然道:“属下之所以想要仙使占据黄州,还有别的原因,现在大量流民涌入黄安,得知黄安的土改政策,很多流民都想落户,黄安未遭兵乱,土地本在各个地主手中,如今分给原黄安平民也只能说是勉强,这些流民若是分不到土地,土改之政便是名不副实,还有大量流民进入,能促进商道兴盛,只不过银铜缺乏,市面上已经开始以货易货,属下略懂经济之道,觉得这实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