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鞑靼入寇大同
经过几个月的历练,此时一众老工匠的技艺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制作出的玻璃镜,就连后世见过世面的霍启,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霍启暂时也没有将更高级的玻璃瓶、玻璃杯、玻璃碗等制作工艺,传授给他们。 因为玻璃镜的市场才刚刚开始,远远没到饱和的时候,此时不宜开辟新的产品,浪费了玻璃镜的商机。 随着李俊卖出的第二批玻璃镜,美轮美奂的镜框,明亮无瑕疵的镜面,江南各地的豪商巨贾,勋门贵族,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蠢蠢欲动,开始谋划抢夺霍启的玻璃秘方。 只是随着武林大会上,霍启的绝世勇武传扬开来,所有人都偃旗息鼓,踌躇犹豫起来。 他们这些老奸巨猾,老谋深算的上层巨擘,深知这等绝世凶人,绝对不能逼急了,万一逼得霍启落草为寇,凭着他的绝世武力,横扫江南也不是不可能的。 等第二批玻璃镜卖完,霍启又收获了八十万两白银,可谓是和抢钱没什么两样。 眼见着戒备日久,并无哪个不长眼的前来抢夺秘方,霍启以为暗中的宵小之辈,被他的绝世勇武给震慑住了,渐渐的也就没在意,却不知后面的事情让他追悔莫及。 此时的草原上,王保保已经组建了两万汉奴军,巨大的物资消耗,让部落里怨声载道,他几乎都快弹压不住了。 好在阿达汗没让他等待多久。 六月中,阿达汗对各部下达了集结令,准备入寇大同。 得知阿达汗准备进攻大同的消息,王保保赶紧派人给霍启传递消息。 然后他集结了本部一万五千精骑,抽调一万五千汉奴军精锐,组成三万骑兵,向阿达汗大本营,丰州滩集结。 三日后,集结了鞑靼各部的阿达汗,率领着二十万铁骑,浩浩荡荡的朝着大同进发。 大乾自开国,成祖五征漠北起,满朝文武,以及天下百姓就极度厌恶鞑靼人。 历代都严厉禁止大乾与鞑靼的边市贸易,而群臣们也都认为大乾为天朝上国,地大物博,鞑靼人为夷狄,无需贸易,更不可将战略物资流入草原。 然而,隆正帝登基之前,上至康平帝,阁部重臣,下至边防守备将领,几乎无一人忧心军备,他们似乎天然的认为,野蛮的鞑靼人根本不可能是大乾边军的对手。 他们早已经忘记了,让大明亡国的“土木堡之变”,正是草原瓦剌部的首领也先造成的。 如今,距离明朝“土木堡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多年。 不论是皇帝还是大臣们,都已经忘记了那种外敌入侵,将要亡国的切肤之痛,大乾朝相比于明亡时期,并无任何进步。 而阿达汗对于能否攻入大同,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只不过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更多的是想劫掠中原地区的铁、布匹等物资,扩充势力。 然而,让阿达汗没有想到的是,大乾边军竟糜乱至极,如此不堪一击。 他率领的大军还未抵达长城,大同总兵张达、副总兵林椿,就被派出数万鞑靼前锋精骑,伏击杀死。 眼见大同边军虚弱至此,阿达汗遂命令鞑靼大军,涌入大同各堡,杀人放火,肆意劫掠。 一时间,大同各地,烽烟四起,百姓遭难,堡毁人亡,遍地狼藉。 一封封边疆急报,六百里加急送往神京,寻求援兵。 大乾,神京 自大乾开国定都于此,一百多年以来,全天下的人才,奇珍异宝,漕运货物,不停的涌入京师,造就了神京非同一般的繁华。 此处人烟阜盛,街市繁华,货物来自四面八方,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谓是夺天地之造化,聚万物之奇珍,全汇于此。 百年来的安逸生活,让出生在这里的市井小民,勋贵子弟,都习惯了懒散悠闲的生活,平日里不是喝茶听曲,就是流连烟花柳巷。 今天中午终于被一阵紧急的马蹄声,再次打破了往日应有的宁静。 “大同急报,六百里加急!”。 声音随着一股烟尘,由远及近,让城墙上的士兵犯了嘀咕,前几天听闻鞑靼的阿达汗,进攻大同,难道是大同陷落了? 虽然心中满是疑惑,但是没有人敢怠慢,六百里加急,阻拦者死,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城门尉赶忙将附近进出城的人群驱散,给信使让开一条大道,一面安排人向城内疏散人群。 很快送信急使就纵马冲过了城门,留下一溜的背影,和漫天的烟尘,还有那一声声的宣号。 很快信使就来到皇宫门前,城门守将赶忙让人通报皇帝,然后几人上前扶住信使,架住往朝御书房而去。 神京,御书房。 坐于主位的隆正帝,正皱着眉头看着奏折。 自去年末,太上皇病重禅让以来,隆正帝登上皇位,初看貌似毫不起眼的四皇子,像是捡了个大便宜,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 如今过了大半年,隆正帝才终于知道,自已那个老谋深算的父皇,为什么不选势力深厚的老六和老八,而是偏偏选中了自已这个透明人。 恰恰是因为自已在朝中势力薄弱,便于太上皇在背后遥控,才让他做了这个傀儡皇帝。 如今过了半年,太上皇身体稍有好转,又开始频频插手朝政,搞得隆正帝稍微屁大点事,都得向太上皇请示、汇报,一点自主权都没有。 而朝中还有隆正帝的那些好兄弟,个个都对他的皇位虎视眈眈,经常在朝堂上和他对着干,让隆正帝越发的步履维艰。 更糟糕的是,前些时日大同总兵张达密报,鞑靼阿达汗似乎有集结大军,入寇大乾的打算。 而三日前,这一担忧终于变成了现实,根据张达的奏报,鞑靼阿达汗已经集结二十万大军,朝大同进发,双方大战已不可避免。 刚刚隆正帝,还在和众位阁臣商议着大同的战事,众人一致认为,鞑靼此次入寇极不寻常。 因为自六年前,阿达汗继任鞑靼大汗以来,就开始一直不断骚扰大同、宣府、延绥等地,杀伤、掠夺人畜甚众。 但几乎都是小股部队,几千骑兵而已,连上万骑都没有,这次阿达汗竟然集结二十万大军,所图甚大。 因此阁臣纷纷奏请隆正帝,应速速调派大军,往大同、宣府等边镇增兵,防止局势崩坏。 隆正帝深以为然,正在思虑如何调兵遣将,好报于太上皇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