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有气无力地开口道:“德祖,战报一时无法抵达许都,主公此刻必已忧心如焚。 何况而今韩遂既已密遣休屠各人至此,则天下诸侯已皆知某等远征匈奴左贤王也。 故而,某等不得不快马加鞭,速速返回许都也。” 乐进回头瞥了杨修一眼。 其人虽仍沉默寡言,但杨修分明看到了乐进眼中的嘲讽和鄙夷。 颜良从不惯着杨修,其人嗤笑道:“德祖,莫非你尚不如…” 塔读^小说[emailprotected]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其人突然闭口,只是兀自冷笑不已。 这时,杨修身后,那如冰雪仙子一般的蔡琰轻声道:“此番归京后,德祖尚需打熬筋骨方可。” 杨修悚然一惊,回过头时,只见蔡琰面色虽已极憔悴,但仍在勉力策马,追随着前方领头探路的赵云、张辽二人。 其人瞬间明白为何颜良突然闭口不言,心中不由得羞愧万分,再也说不出半句埋怨之言。 某…某堂堂七尺男儿,竟不如一弱女子乎? 诚然。 人家蔡琰一路疾行,犹未抱怨半句,杨修这个二十啷当岁的棒小伙儿,哪里还好意思再埋怨? 尽管他们此时刚刚过了安邑城,正欲自风陵渡过黄河,此时距许都仅不足七百里。 简言之,他们这支大军,平均日行三百里有余。 夏侯渊能将这支大军速度提到如此程度,其人不愧为将才。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但话说回来,大军可在数日之间疾行千余里而军心不乱,这也与赵云、乐进及张辽平时对兵卒的训练,以及对大军的约束力息息相关。 换句话说,这几人已足以跻身当世最顶级的名将行列,可与关羽、张飞、太史慈等人比肩。 众人疾驰间,这片山间旷野也渐渐为暮色所笼罩。 这时,赵云和张辽二人放缓马速,与众人并辔而行。 赵云眺望远方道:“暮色已临,某等当于此扎营,待天明后渡河为善,诸君以为然否?” 夏侯渊性子虽急,但其人亦为宿将,是以其人颔首道:“子龙兄所言甚是!” 荀攸和刘晔同时长出了一口气。 “此地实由河东望族卫氏经营,卫氏而今对主公忠心耿耿,某等于此扎营再好不过。” 乐进仍未开口,只是颔首。 见众人皆无异议,赵云便下令:“传某军令,就地扎营安歇!斥候不可松懈!”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刘繇在扬州的尴尬境遇,可以从太史慈的“地位问题”上略窥一二。 太史慈是刘繇的同乡,二人都出身青州东莱。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吴书刘繇传》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吴书太史慈传》 由于汉末“三互法”的限制,任官需要避籍,因此州郡的牧守,均由外州人担任。 这也导致了“外来和尚”为了“好念经”,会贴身携带一批老乡,作为自己的左右手。 比如扬州丹阳人陶谦,出任徐州牧时,麾下大将许耽、章诳、笮融等人,便是丹阳人。 陶谦字恭祖,丹杨人。--《魏书陶谦传》 笮融者,丹杨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吴书刘繇传》 (刘)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吕)布。--《英雄记》 塔读^小说[emailprotected]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太史慈作为刘繇的“乡里心腹”,自然被委以重任。 甚至在故主死后,太史慈依旧率领刘繇部曲,保山为寇,实际可以视作刘繇的继承人。 《吴书》也把太史慈放入了“群雄列传”(即《卷四》),实际是变相承认了太史慈的“诸侯地位”。 然而,太史慈虽然有二把手之实,却无二把手之名。 在有人提议任免太史慈为大将军的时候,刘繇不得不假意喝阻,称太史慈“名望不足”,还托言“许邵当讥笑之”以为遮掩。 孙策至(江东)。或劝(刘)繇可以(太史)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许邵)不当笑我邪?”--《吴书太史慈传》 许邵许子将是汝南名士,以清谈为务,即臧否人伦,品评人物,有点儿类似魏晋“中正”的雏形。 许邵与太史慈毫无联系。 太史慈之所以不被扶正,实际是刘繇顾及扬州大姓的感受,不敢彻底“用人唯亲”。 刘繇在扬州,大抵推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绥靖政策,与江东豪族搞妥协,这一点与袁绍、刘璋如出一辙。 塔读@^> 刘繇割据丹阳郡与吴郡,从他派遣笮融助战朱皓的记载(见《献帝春秋》)来看,他还试图将手伸往豫章郡; 注意:三郡均在长江以南。 一言蔽之,一个扬州两个牧,袁术牧江北,刘繇牧江南。 彼时的江北也写作江西,江南也写作江东,所谓“孙策东渡”,即江北的袁术,攻伐江南的刘繇。 从刘繇死后的宗族部曲待遇来看,孙氏兄弟与刘繇关系还算不错。 刘繇的继承人太史慈,被孙策收编,委以重任; 刘繇的儿子刘基,在吴国官至大司农,颇受孙权信重。 (孙)权为骠骑将军,辟(刘基)东曹掾,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迁(刘)基大农(即大司农)。--《吴书刘基传》 刘繇死后,孙策还曾假惺惺地对太史慈说:“昔日刘繇指责我替袁术攻打庐江,可谓不识大体。” (孙)策谓(太史)慈曰:“刘牧(指刘繇)往责吾为袁氏(指袁术)攻庐江(指陆康),其意颇猥,理恕不足。”--《江表传》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