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第九章 宵小沐猴冠,英雄抖虎威上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7915 2024-10-17 00:21
   段煨分明是想问赵旻:其人是否要代汉自立?   赵旻回答得斩钉截铁:不!我是忠臣,此心冰清玉洁永不渝!   虽然赵旻抄王昌龄先生的诗歌,抄上了瘾。   段煨微觉失望之余,也放下心来。   盖因其人晚节可保。   赵旻又拽着老头儿走到大帐中心。   “段公,刘子台今何在?”   段煨淡淡道:“其人已返还安邑。”   安邑是河东郡治所,后世的运城市夏县,与弘农郡渑池县隔黄河而望。   赵旻大惊:“段公为何不留下其人?焉能使其人逃回河东?”   段煨嗤笑道:“刘子台焉敢触老夫之威?其人仅率34千部曲,鬼鬼祟祟渡过黄河,远远望见老夫营盘后,当即北渡而返。   斥候告知老夫后,老夫当即便率骑兵赶至,然则,为时已晚,其人早渡河矣!老夫不知,曹孟德何以如此信任此等鼠辈!”   赵旻看出来了,段煨因刘勋不战而逃,憋了1肚子火。   此事其实不能怪刘勋,无论换成任何人,见到敌方无边无沿的上万大军后,第1反应都是逃跑。   不跑难道还要硬怼?缺心眼儿吗?   于是乎,赵旻明白了段煨的想法。   曹操赴节之后,许都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而赵旻麾下又有装备如此精良的骑兵,其人若想做曹操,简直是轻而易举。   董卓老贼当年率领3千衣甲不足的西凉骑兵,都敢在洛阳为所欲为,赵旻的骑兵不但装备精良,而且人数还多两千呢!   赵旻当然不会为所欲为,他是真不想做皇帝。   他所追求的,是安居乐业、百业兴旺的繁华烟火;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气象;是少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   这才是他的至高信仰要求他做的事。   为1己私欲而导致百姓颠沛流离,甚至白骨露于野…   那种事,赵旻腹黑归腹黑,却也做不出来。   虽然如今赵旻绝对算1将功成万骨枯…死于赵旻之手的敌军,又岂止万人?   但除了孙十万那些可怜的部曲之外,其他人确实取死有道!   关中8贼将自不必提,昌豨杀人越货之徒,他麾下的贼兵可有无辜者?   6、顾2家蝇营狗苟,死有余辜。   段煨仰天长叹1声,其人胸中的愤懑与不甘,也似乎随着这1声长叹宣泄1空。   “卫将军,或许此乱世,正需你这等英雄人物方可终结!我等返还许都如何?”   赵旻颔首:“段公,正当如此!”   段煨老眼中的精芒消失无踪,其人如1个临近退休的老干部1般,负着手、佝偻着腰,慢慢悠悠去指挥兵卒开拔。   其人与赵旻都清楚,待回到许都后,这些兵卒,将有1大半调拨到赵旻麾下。   段老头儿戎马1生,又如何甘心骤然间马放南山,颐养天年?   于是赵旻躬身抱拳,温言道:“段公若不辞劳苦,不若替代骠骑将军,镇守南阳如何?”   段老头儿头也不回,挥了挥袍袖。   “不必!老夫难得享受晚年清福,不欲徒然招惹是非!卫将军自行安排即可。”   这就是段煨的智慧。   杨彪亦然。   他们这种人,想不寿终正寝都难。   话说回来,若赵旻露出代汉篡逆之心,段老头儿1定第1个表态效忠。   方才那1幕,就是这种情况。   段煨看似慢悠悠,实则效率极高。   上万大军在午时用过饭后不久,便开拔赶往许都。   平阴县到许都4百余里,即便骑兵速度快,正常情况下,也要5日方可抵达。   无论如何,赵旻也不如自己老叔赵云快。   所以,1老1少2人,索性每日固定行军7十里,在爱惜马力的同时,顺便体察1下平阴县到许都沿途的民情。   当然,最主要原因,还是赵旻陪老头儿走完他最后1段军旅生涯。   出于1名诸侯的自我修养,赵旻麾下的轻装侦骑、斥候、信使们也丝毫未歇。   因此,在即将抵达颖川治所阳翟(今禹州)之时,赵旻便已得知,赵云、刘晔等人,在杨彪、钟繇、孔融、荀彧等人率军出城相迎的情况下,已顺利进入许都。   1路上,赵旻始终提着的1颗心,终于落了下来。   文有刘晔,武有赵云,宵小之徒又何足惧哉?   段煨闻言呵呵1笑:“从文,你我加快速度,争取日落前赶到许都!”   此时尚未至巳时,此地距许都近百里,若骑兵加快速度,日落前抵达许都毫无压力。   只是…   赵旻苦笑抱拳:“段公,无需过急,我等今晚再扎1次营,明日抵达许都即可。”   段煨知道赵旻是想让自己再体验最后1晚军旅生涯,于是其人笑着挥挥袍袖。   “无妨!待天子田猎之时,卫将军须记得,务必带上老夫!”   去岁之时,曹操还与天子在皇家猎场许田,进行过1次田猎。   有些时候,田猎也是可以在外扎营的。   田猎名为打猎,其实更偏向于1种阅兵仪式。   这也是老将军段煨最后的1点念想。   赵旻心中同情这位老兵,所以他笑着抱拳:“段公但请放心,只要旻在许都,必邀段公同行!”   段煨哈哈笑着伸出手掌,与赵旻“啪啪啪”3击掌。   旋即,老头儿抖擞精神,瞬间如年轻了数十岁1般,大喝道。   “传我军令,全军加速!日落前务必抵达许都!”   随着整齐划1的“诺!”声响彻天际,大军荡起滚滚烟尘,向许都疾驰而去。   宿将就是宿将,尤其当这名宿将还是个老狐狸的时候,其人的嗅觉,便敏锐异常。   事实证明,段煨对了,而赵旻错了。   许都的变故,来得毫无征兆,却又显得合情合理。   若非赵旻和段煨及时赶到,天子或许将性命不保。   因为,不知在何方高人煽动之下,宫中禁卫,也就是虎卫们,居然集体叛变了!   时间刚刚至申时两刻。赵旻甫至城门,便从匆匆赶来迎接的刘晔口中得知了此事。   而此时,众文臣武将皆在紧闭的宫门外焦急等待。   据刘晔称,赵云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当宫门骤然被关闭之时,赵云便指挥麾下部曲攀梯而入。   然则…相比于被董卓老贼1把火焚毁的洛阳南北2宫,许都皇宫委实是太小了!   当赵云1跃而入之时,皇宫主殿承光殿殿门已被封锁。   而刘协正在承光殿中!   赵旻闻言有些懵。   恍如隔世般的熟悉感油然而生。   这不就是他喵的挟持人质嘛!   而且…暴徒们挟持之人…身份地位极似他前世护卫的大领导。   因此,赵旻居然生出1种时空错乱感。   眼前这种情况,与其人前世曾指挥演习过的情况何其相似!   区别在于,暴徒1无狙击手,2无遥控炸药,3无大范围杀伤性武器。   所以…这还叫个事儿啊!   赵旻忍不住默默吐槽:你们这群古代人真没见识!   于是乎,赵旻淡定从容道:“无需惊惶,逆贼既已挟持天子,则其众必有所求。子扬且随我进宫,与逆贼虚与委蛇。”   刘晔蹙眉作揖:“主公,然则逆贼已封锁宫门。”   赵旻哂道:“破之!”   段煨抚须道:“阿旻,老夫军中有圆木,老夫本欲以之建雅舍,且借你1用!”   赵旻抱拳道:“如此甚好,多谢段公!”   段煨呵呵1笑,挥挥袍袖道:“阿旻,你且率军进城,老夫随后为你壮威!”   1老1少俩狐狸,相视嘿嘿1笑,1切尽在不言中。   赵旻令兵卒取来圆木,以马车载好,对刘晔道:“子扬上马,随我装…咳咳,进城!”   他险些说秃噜。   5千身披双层铠、手持各式旌旗的精悍骑兵在铁蹄“隆隆”声中进城,其声势之浩大,可想而知。   许都百姓虽见惯兵卒进城,但骑兵见得不多,似赵旻麾下这等具足双铠的铁骑,更是见所未见。   是以,北城门至城南宫城虽仅不足2十里,但因吃瓜人众多,赵旻走了足足3刻钟。   得益于此,许都百姓人尽皆知,卫将军凯旋。   虽然许多人仍不知卫将军何许人也。   但赵旻这个笔袋,装得1袋好笔。   隐于暗中的宵小之徒瑟瑟发抖。   不怪赵旻总是抄王江宁先生的诗,因为云某偏爱王先生的诗。   芙蓉楼送辛渐,是王先生少有的不是边塞诗的诗歌。   做为1个穿越客,赵旻对在中古时期开端的汉末做皇帝,着实不感兴趣。   搂着老婆闹出人命不香吗?搜集古籍读读书不香吗?带兵打仗砍砍人不香吗?下厨做做美食…这个肯定香。   当皇帝太不自由!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前文已述,刘备青年时代曾游学于洛阳。准确说,是洛阳东侧3十里的缑氏山。彼时卢植在京城做议郎,在缑氏山中开课授业。   曹操在此期间,也在洛阳,担任洛阳北部尉。   (曹操)年2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魏书武帝纪》   按刘备“年十5,母使行学”,可知他与曹操的交集,可以上溯至熹平4年(175)。   是年,刘备十5,曹操2十1。   曹操不久便放外任(顿丘令),又连坐免官,5年之后(180)重返洛阳。彼时刘备如果尚未离去,2者可能另有交往。   曹、刘2人相交极早,远远早于史书记载的建安3年(198)。只不过后来2人分道扬镳,形同寇仇,因此无论是《魏书》还是《蜀书》,对此都特别讳言。   在刘备“怒鞭督邮”之后(187-189),他并未直接投奔公孙瓒,而是返回洛阳,寻求门路。   这就是《先主传》中的“大将军何进遣毋丘毅募兵,刘备与俱行”。   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蜀书先主传》   何进募兵,事在中平6年(189)。准确说,是在灵帝驾崩之后、董卓上洛之前的数月间。   看官们可能会问,刘备跟随大将军僚属募兵,可能只是沿途撞见,未必能证明他返回过洛阳。   实际通过史料推断,可以明确证明,刘备在怒鞭督邮之后,确实曾经返回洛阳。   首先是募兵的地点。   毋丘毅从洛阳出发,去丹阳募兵。洛阳隶属司隶河南,丹阳则隶属扬州,而且位于长江以南。刘备任职的安喜县,在冀州中山国,3地相隔,天南地北。   毋丘毅的募兵路线,距离刘备辖区过远,不可能有交集。刘备想见到毋丘毅,唯有提前抵达洛阳,之后1起从洛阳出发。   其次是王粲的记载。   按《英雄记》记载,灵帝末年,刘备就在洛阳,还与曹操1道返回沛国。   灵帝末年,(刘)备尝在京师,复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英雄记》   王粲是“建安7子”之1,与曹刘同时代,先仕刘表,后投曹操。可知此事绝非空穴来风。   这段史料中的“灵帝末年”即中平末年(187-189),与刘备“弃官亡命”的时间完全1致。   换言之,刘备第2次返回洛阳时,曾经走过曹操的门路。   曹操在中平5年(188)8月,被征召为西园校尉,此前曾经告病归家,返回沛国谯县。   (中平5年)8月,初置西园8校尉。--《后汉书灵帝纪》   征还(曹操)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沛国谯县)……征太祖为典军校尉。--《魏书武帝纪》   如果刘备是在中平5年(188)8月之前跟随曹操赴沛国的话,那在曹操重返东都之后,刘备在翌年(189)跟随毋丘毅南下募兵,也便顺理成章。   须知,毋丘毅是大将军何进的部下,曹操是何进的心腹。刘备在怒鞭督邮之后,能重获启用,离不开曹操的居间斡旋。   实际刘备在“募兵”1事上,可能也与曹操有串谋。   因为在初平元年(190)时,曹操也曾赴丹阳募兵,与刘备的募兵地点完全相同。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4千馀人。--《魏书武帝纪》   就刘备后来的治所看,他虽然挂名徐州刺史,却始终驻扎在豫州小沛。所谓小沛,即沛国沛县,就在曹操老家(沛国谯县)不远。   陶谦与曹操,还先后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与豫州牧,对刘备“驻扎沛国”均无异议。   可以想见,刘备与沛国的缘分,必然远早于兴平元年(194)投奔陶谦时。   如果追溯源头,不难看出,他在中平末年,就已经到过沛国了。   说到此处,咱们顺便说1下陶谦陶恭祖。   陶谦与刘备相交,远远早于兴平元年(194),至少可以上溯至光和年间(178-184)。   按《魏书陶谦传》记载,陶谦在光和年间(178-184)曾经做过1任幽州刺史;治广阳郡蓟县,即今北京。   (陶谦)举茂才,除卢令,迁幽州剌史。--《魏书陶谦传》   蓟本燕国,(幽州)刺史治。--《后汉书郡国志》   需要注意的是,彼时的刘备,恰好在幽州涿郡,即今河北涿州。   您问涿州距北京多近?   啊啊啊啊啊5环,你比6环少1环。涿州就在北京6环内。   当时大耳朵和陶谦在隔壁。   陶谦被征调为张温参军,事在中平2年(185)。可知陶谦刺幽州,就在光和年间(178-184)。   (中平2年)8月,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讨北宫伯玉。--《后汉书灵帝纪》   (陶谦)迁幽州剌史,征拜议郎,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西讨韩遂。--《魏书陶谦传》   更重要的是,中平2年(185)陶谦被征调时,公孙瓒也曾都督乌丸突骑,以作援助。   中平中,以(公孙)瓒督乌桓突骑,车骑将军张温讨凉州贼。--《后汉书公孙瓒传》   彼时公孙瓒、刘备、陶谦3人同在幽州,必有往来。   实际在初平3年(192)2袁混战时,公孙瓒、刘备、陶谦便处于同盟关系。   袁术与(袁)绍有隙,术求援于公孙瓒。(公孙)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袁)绍。--《魏书武帝纪》   按照公孙瓒能为刘备引荐校尉邹靖的记载看,很有可能此时的刘备,也在公孙瓒或者邹靖的引荐下,结识了刺史陶谦。   这也能解释,为何兴平元年(194)曹操东征,陶谦向青州刺史田楷点名要借刘备,还“有借无还”。   因为他与刘备早有往来,知根知底儿。   说到这里,云某再次吐槽,刘备的早期经历,就是黑道发家史啊!   所以,出于为尊者讳,刘备的早期经历极端隐晦,线索支离破碎,如同沧海沉钩般被潜藏在《典略》、《魏书》、《后汉书》、《英雄记》、《太平御览》当中,却偏偏不见于《蜀书》。   陈寿对大耳朵是真爱啊!   客观评价,刘备的出身不算太好,虽然顶着宗室虚衔儿,却1度沦落到“织席贩履”。   按照两汉制度,“商贾、巫医、百工”属于贱民之列,丧失了“良家子”的身份。换言之,刘备的出身地位,连董卓都不如。   汉桓帝末,(董卓)以6郡良家子为羽林郎。--《魏书董卓传》   董卓在洛阳时,已被东都公卿,骂作“羌胡之种”;那刘备的境况,也便可想而知。   (皇甫)妻知不免,乃立骂(董)卓曰:“君羌胡之种,毒害天下,犹未足邪!”--《后汉书列女传》   从诸多记载中,可以看出,刘备为了脱离自己的原有阶层,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   刘备浴血疆场,视死如归,身负重创,命悬1线(见《典略》),但征战3年(184-187),也不过换来1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安喜县尉,还随即遭到督邮沙汰,再度流落江湖。   遇贼于野,(刘)备中创阳死(即装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典略》   在洛阳时,刘备可以说把能走的门路走了个遍,为了再度踏上仕途,可谓拼尽全力。   实际中平6年(189)的刘备,已经年近3旬,白身无依,1贫如洗,甚至可能因为“怒鞭督邮”的政治污点,处在“永不录用”的黑名单中。   如果不是因为同年(189)董卓兴风作浪,天下大乱,那刘备可能真的要孤贫终老了。   即使如此,刘备依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倾尽身家,回到洛阳奔走,最终通过曹操的门路,抓住了跟随毋丘毅募兵的机会,再入仕途。   陈寿所谓“先主折而不挠,终不为下”,恐怕意有所指。不仅是在概述刘备的半生戎马,也在隐喻其早年的坎坷波折。   (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蜀书先主传》   刘备虽然人品有待商榷,但其人之精神,确实值得我辈学习!   刘备是游侠,也就是汉末的古惑仔咯!虽然其人仗义有豪侠之风,但…街头砍杀之事,大概率干过不少。   (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蜀书2》   这是1处刘备其实是浩南哥的明证。   刘备早期经历,诸位大大想必已清楚了吧?   3国君主之中,刘备是最励志的。   市井中人,游侠风范,结交豪侠,1生坎坷,最终却成就大业,这,还不够励志?   而且,季汉,也就是蜀汉,也是宫廷中市井气息最浓的。   简雍说个荤段子,刘备居然还能哈哈大笑…   先主平定益州(214),在蜀中禁酒。法令颇严,抓了不少“有酿酒器具、却无酿酒行为”的人。   此时简雍编排了1个段子,称“同行男女欲聚众那啥,因为他们有作案工具(指代那啥器官)”与“欲酿(酒)者相同”。引发刘备大笑。   (简)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蜀书8简雍传》   这种粗俗浅陋、近乎荤段子的下流言语,出现在宫廷之上已经有损体面。   然而…刘备身为君王,不加禁止,反而带头喝彩。   这在“伏膺儒教”的贵族宫廷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刘备什么风格,诸位大大有所了解了吧?   94版的刘备有些高大上,10版干脆是个面瘫。   真实的刘备,其实就是个爱耍不要脸、同时也百折不挠、极富人格魅力、文化水平不太高的豪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